倪瓒诗文考析

2013-08-15 00:44孙文莲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画谱云林倪瓒

杨 洲, 孙文莲

(石家庄学院a.马列部;b.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元代画家倪瓒(1301—1376年),幼名明七,原名倪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又字玄瑛、玄映,号云林.倪瓒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并列为画史上“元四家”,他的诗文题跋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与美学意义.

1 倪瓒诗文集的主要版本

(1)明天顺荆溪蹇刻七卷本《倪云林先生诗集》

明天顺四年(1460)荆溪蹇曦朝阳编集《倪云林先生诗集》六卷附录杂著乐府一卷,四周双边,白口,双鱼尾,软件字,半页10行,每行20字.有《四部丛刊》影印本.

(2)明万历倪珵刻七卷本《倪云林先生诗集》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八世孙倪珵刻《倪云林先生诗集》六卷附录杂著乐府一卷,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软件字,半页9行,每行20字.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本.

(3)明汲古阁《元人十种诗》八卷本《倪云林先生诗集》

明崇祯戊寅毛晋汲古阁刻《元人十种诗》第六种《倪云林先生诗集》六卷集外诗一卷附录一卷,左右双边,白口,宋体字,半页9行,每行19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至万历中,其八世孙珵等复为汇刊,凡十五卷.岁久漫漶,惟毛晋所刊十元人集本行世.”[1]

(4)清康熙城书室刻十二卷本《清閟阁全集》

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海上曹培廉城书室刻《倪高士清閟阁全集》十二卷,卷一至八诗,卷九乐府、赞、题跋,卷十序、疏、辞、尺牍,《外纪》二卷,巻十一云林遗事、墓志铭、墓表、传记、赠答、吊挽,下卷诸家品题诗画.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软件字,半页11行,每行21字.卷首有天顺四年钱溥序、万历辛卯王稚登序、万历庚子顾宪成序、高攀龙序、万历辛亥陈继儒序、曹培廉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国朝康熙癸巳,上海曹培廉重为编定,校勘付梓,多所增补.考朱存理《楼居杂著》有《题云林子诗后》一篇,称‘素爱其诗,每见一篇一咏,辄收录之.近得蹇氏新刻本,参校其所遗者,存而萃集成帙,多吴游之作.诗得诸体诗及杂文共若干篇,为《外集》一卷.’则蹇刻原非足本,故培廉更为搜辑也.凡诗八卷、杂文二卷.《外纪》二卷,上卷列遗事、传、铭并赠答、吊挽之作,下卷专载诸家品题诗、画语.毛晋尝刊《云林遗事》,于集外别行,培廉裒为一编.瓒之始末,备列无遗矣.”[1]

(5)四库全书本《清閟阁全集》

清乾隆《四库全书》录《清閟阁全集》十二卷,录自康熙城书室刻本.

(6)常州先哲遗书本《清閟阁全集》

清光绪二十一年武进盛氏思惠斋汇刊《常州先哲遗书》重刻《清閟阁全集》十二卷,左右双边,黑口,单鱼尾,宋体字,半页14行,每行25字.

(7)丛书集成续编本《清閟阁全集》

《丛书集成续编本》影印常州先哲遗书重刻《清閟阁全集》十二卷.

2 倪瓒诗文集主要版本的源流

(1)明天顺荆溪蹇刻七卷本《倪云林先生诗集》,为倪云林诗文集之祖本,明万历倪珵刻本等以后所有倪集版本,其最早根源实为此本.此本以诗为主,但是其中已附录有文.故称《倪云林先生诗集》,实即诗文集.此本不是足本,并不完善.

(2)清康熙城书室刻十二卷本《清閟阁全集》,为倪云林诗文集最完善之本.

《四库全书》本、《常州先哲遗书》重刻本、《丛书集成续编》影印常州先哲遗书重刻本等《清閟阁全集》,皆出自城书室刻本.

3 其他诗文

(1)《全元散曲》中录存倪瓒小令12首,现存于世的倪瓒作品还有多个版本的《云林乐府》.《全元文》录其文和题跋197篇,但仍有些散见于他人著录中的题跋,《全元文》未有收入,需要不断地搜集整理和考证其真伪.

(2)不少学者认为,倪瓒尚著有《云林画谱》.目前一些相关画论论文或者著作大多认为此画谱为倪瓒所作.

《云林画谱》曾入清内府,有董其昌、乾隆等题跋,著录在《石渠宝笈续编》第二十九卷中,今画谱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共10页,10段,是研究其画学思想的重要文本.《石渠随笔》卷四有相关记载:“倪瓒画谱册惟画疏木乔枝,各种叶干及拳石立石之属,倪家画法略备于此,倪又有水竹居图卷,树石皴法大备与谱法同一苍秀,可以合观.”[2]

但《云林画谱》是否为倪瓒作品,学术界尚有争议.很多学者认为是倪瓒作品,例如温肇桐先生《倪瓒研究资料》介绍过《云林画谱》,认为是倪瓒所作[3].周积寅先生《倪瓒绘画美学思想》将《云林画谱》和常见的几段倪瓒画论放在一起比较研究[4],周先生的学生杜江写有论文《〈云林画谱〉研究——论倪瓒绘画思想的辩证性》[5].温、周等人所录的此画谱末端署名为沧州叟.章叔标、丘挺《倪瓒〈画谱〉评介》介绍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这本《云林画谱》曾入清内府,有董其昌、乾隆等题跋,《石渠随笔》卷四曾经有所记载,画谱末端署名是沧洲逸叟[6].

容庚先生则对于这本画谱是否倪瓒所作提出过疑问:“吾国山水画论,颇多伪作,此《画谱册》合画谱画理而一之,文笔不似,来历不明,疑乃晚明人伪作.不然山水画谱,当首推此书矣.倪氏无沧州叟之号,得毋又若《为希贤画设色图册》,以倪珽为倪瓒邪.”①

根据明代汪砢玉《珊瑚网》的记载,倪瓒曾用名倪珽,也曾经作过设色山水:

其一,“倪元镇设色图第六板:紫溪翁过甫里先生举酒属和而歌曰:‘一丘之木其栖深也,屋我容不辱;一溪之石其居平也,席吾劳以息;一窦之泉其音清也,絃吾方在.悬得乎?人得乎?天吾不知所以然而然.’先生弁而赓之曰:‘采江之鱼兮,朝船有鲈;采江之蔬兮,暮筐有蒲;左图且书,右琴与壶;寿与夭与,贵与贱兮,歌与而,’(以下缺)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春三月枌云隐倪珽书”②.

其二,“‘余为希贤作此图今已七年,(后)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秋希贤携以示余,不复记忆,因题诗于左方:怡神息繁阴,洗耳临长流.纵情邱壑间,聊以写我忧.瓉重题.’观此图知云林子初名倪珽,其书法初年精楷后乃流便,云林画世无设色者,此更一奇”②.

另外,根据元代郑元祐《遂昌杂录》的记载:“居久之,文光殁而子瑛呆,元镇出应门户.”③倪瓒有弟兄三人,长兄是著名道教人物倪昭奎文光真人,倪昭奎曾请老师给两位弟弟讲授儒学,次兄瑛,倪瓒排行为三.虞集《道园学古录》卷50《倪文光墓碑》载:“至顺二年夏,予(虞集)扈从上都,吴郡倪瑛与其弟珽使人持张先生贞居(雨)之书来,求制兄文光真人碑铭.”[7]可见,倪瓒就是倪珽,因此不存在将倪珽误为倪瓒的情况.

黄苗子、郝家林编著的《倪瓒年谱》中认为容庚之论可以参考,但是不能就一定作为定论,因为如果是后人伪作,就直接署名倪瓒常用的名号岂不更增加其可信度?所以难以断定是后人伪作,作者指出:“但册中所云盖属倪家画法,非得乎心者不能有此论.且若后人伪作,何不署云林常用名号,独署此号耶?故容庚所言或未可作定论耳.”[8]

笔者认为,倪瓒名号非常之多,有的名号可能就只用过一次,所以难以从名号推论是不是他的文章,需要找出新的材料来考证是否为倪瓒作品.不过,根据画谱的一些画学思想,此画谱为倪瓒所著的可能性很大.试分析如下:

其一,文中“小树笔老,欲其古也”.又云:“余尝写竹树,而观者问余为何树,余为一笑,并图于后,不可法也”.文中表现了作者追求古意以及不太追求形似的理念,所以当作者画竹图而观者难以辨认为何树时,作者只是笑一笑,不置可否,并不辩解.这与倪瓒著名的画论文字即倪瓒在给张以中所画《疏竹图》(一说为《题自画墨竹》)上题跋所表现出的观念和画家个性具有一致性.该题跋云:“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9]此段文字表现了不追求形似的观念.观者认为是麻或者芦苇,但作者亦不强行辩解,有一种我行我素的个性,和画谱中的作者个性如出一人.

其二,谱中有多则文字来解释怎样可以做到士气,如何与画工画进行区分.如画谱有云:“松最易工致,最难士气,必须率略而成,少分老嫩正反,虽极省笔,而天真自得,逸趣自多.庸人多不取,大雅自不弃”,再如:“树上藤萝,不必写藤,只用重点,即似有藤,一写藤便有俗工气也”.不仅多则文字主张不要追求形似,而且显然有意与画工气保持距离.当我们再读一读倪瓒于至正四年十二月的一则题画文字“夏圭所作《千崖竞秀图》,崖岫萦廻,层见叠出,林木楼观,深邃清远,亦非庸工俗吏所能造也.”[10]就明白两种文本中倪瓒避俗以及刻意与画工画保持距离的观点是一样的.

第三,画谱中作者提到画茅屋时所云:“若要茅屋,任意于空隙处写一椽,不可多写,多则不见清逸耳.亭屋非竹,则小树为护,始见不孤.”文中追求清逸与尚简的思想固然为倪瓒其他诗文常有表现,而倪瓒作品诸如《雨后空林图》《紫芝山房图》《容膝斋图》《江岸枯树图》《江岸望山图》等画作中所画亭屋旁边的树木确为萧瑟小树.现存倪瓒画作中的树木多为一种画风,倪瓒画树木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画谱中所画树木枝干与树叶形象的风格清疏,与倪瓒现存多幅画作的树木风格很是一致.

综上所述,画谱为倪瓒所做的可能性很大.

注释:

① 转引自黄苗子,郝家林:《倪瓒年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48.

② [明]汪砢玉:《珊瑚网》,[清]纪昀等编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四十三,名画题跋十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

③ [元]郑元祐:《遂昌杂录》.成都:成都巴蜀书社影印,1993年.

[1][清]永瑢,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一百六十八,集部二十一,别集类二十一 [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清]阮元.石渠随笔 [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82.

[3]温肇桐.倪攒研究资料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1-3.

[4]周积寅.倪瓒绘画美学思想 [J].艺苑,1994,(2):14-18.

[5]杜江.《云林画谱》研究:论倪瓒绘画思想的辩证性 [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6]章叔标,丘挺.倪瓒《画谱》评介 [J].新美术,2000,(4):21-24.

[7][元]虞集.倪文光墓碑 [G]//四部备要:道园学古录.上海:中华书局,1920-1936:343.

[8]黄苗子,郝家林.倪瓒年谱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48.

[9][元]倪瓒.跋画竹 [G]//李修生.全元文:卷1440.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2005:582.

[10]倪瓒.题夏圭《千崖竞秀图》[G]//李修生.全元文:卷1440.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2005:589.

猜你喜欢
画谱云林倪瓒
[法]蒋友仁《中华造纸艺术画谱》中的造竹纸图(之晾干纸)
云林鹅
倪瓒题跋在书画作品中的意义
论晚明书籍的设计与审美
——以《诗馀画谱》为例
《宣和画谱》由宋入元传播考①
倪瓒 杨维桢 “洁”与“脏”的故事
云林水岸
云林石谱
古淡天真之美——倪瓒《淡室诗》
云林石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