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2013-08-15 00:52蔡美平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系统部门

蔡美平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高校预算管理不仅影响整个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甚至影响高等学校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高校在营运过程中的存在着种种漏洞,导致高校内部贪腐案件频发,浪费现象严重。若要保证高等学校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规范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

一、现阶段高校预算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预算编制周期不符合实际

高校普遍在每年12月份编制预算报告,1月份上报,编制时间过于仓促,造成支出项目没有足够的技术分析和论证,甚至无法进行全面预算,从而导致预算偏差和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另外,由于新核定的预算一般在4~5月才下达,而高校开学时间大都在2~3月,造成高校至少有1~2个月没有可执行的预算,影响了各部门经费的使用,最终导致工作进度的延迟;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都是先行垫支一些紧急的预算,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还有,高校预算外收入的实际上是9月份的学费收入,而且教学年度也是从9月份开始,预算周期与实际严重脱离,拖累日常管理和监督。

(二)预算编制方法落后缺少总体的战略规划

高校在预算编制时主要采用增量预算法,这种方法只以基期数据为标准,缺乏对经费开支项目的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难以保证资源分配公平合理,造成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无法体现预算的激励与制约机制,不利于盘活高校的整体资源;同时,这种方法也无法编制中长期发展项目预算,如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大型设备更新换代规划等,导致高校发展滞后。

(三)预算执行与控制不严

高校在预算管理中,缺乏完整的预算管理系统,难以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另外,高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信息交流不畅,预算执行信息只在财务部门停留。有些高校虽然制定了预算管理制度却不遵循,预算执行时往往个人权力和人情凌驾于相关制度,无法进行有效的预算控制, 内部管理混乱;有些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与对应的预算项目相脱离,没有对预算项目进行审查及监控等。

(四)缺乏预算评价与考核体系

高校基本没有建立规范的预算分析评价和考核的体系,以及相应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使高校预算管理意识谈薄,无法调动全体员工加入理财的积极性。而且由于节约与浪费都没有相应的奖惩,造成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各部门只顾夸大支出项目,加大了预算审核的工作量,最终预算指标下达以后,使用资金时也不考虑效率与效果,无法体现绩优绩差的差距,导致资金的严重浪费。目前在高校存在一种通病:由于支出预算没有考核,有些经费不足的部门,人为地推迟工作进度;相反有些经费有结余的部门,大幅度的增加不必要的开支,造成资金浪费。最终真正的重要项目的资金得不到保障,破坏了预算的科学性和约束性,失去了预算的调控作用,导致学校无法实现预算总目标。

二、高校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扩大权责发生制基础

在现有的会计制度框架下,高校的记帐基础采用收付现实制,然而这种记帐基础严重制约了高校的财务管理。在高校推行权责发生制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预算编制周期问题,还可以对高校长期发展目标进行确实有效地核算。虽然高校执行的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但是现今高校大部分都是多元化、综合性大学,其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与传统意义的高校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高校会计核算业务不仅有公益性还有经营性,这种不同的经济业务实质要求高校采用不同核算方法,这样高校才能更加真实、准确、完整地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的发生。例如,高校的基建项目和校办产业核算就应该以权责发生为基础,与教育事业相关的经济业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有些涉及高校中长期发展教育项目应考虑两种基础相结合。

扩大权责发生制的记帐基础在高校内部各经济实体的运用,并与绩效管理理论相结合,才能对成本与效益的配比进行准确、公允地反映。与此同时,如何科学合理的建立绩效考评指标,也需要在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增强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在一个预算时期内预算会计主体实现各个目标所耗费的资源,才能将预期目标与实际成果进行比较,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二)改进预算的编制方法

1.运用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是对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起点,按照各支出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和判断每项预算支出的必要性。通过零基预算,能有效缩减高校经常性经费的开支,将有限的资源用在需要的项目上,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具体运用中,高校需要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在效益分析基础上,逐项审查高校各项活动,排列出各项活动的次序并进行资源的分配,按照重要性的原则并经过反复沟通测算出每个部门的预算需求。

2.试用滚动预算法

高校预算都是以一个年度为周期,基本没有考虑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和资金的规划;同时,高校的预算编制工作一般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编制时间太短,因此无法对整个预算编制过程进行详细地审查并及时调整,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这种情况下,高校的长期规划根本无法顺利实施。如果采用滚动预算法,为细化预算编制提供足够的时间,将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具体做法是:在每个月末或季末,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修正,按修正后的标准增加下个阶段的预算,通过逐期滚动及修复方式,连续不断地规划高校预算。滚动预算克服了传统预算方法一成不变的方式,将高校近期的规划目标与远期的战略布局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进行滚动调整,有利于增强高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透明度。另外,这种方法还可以按照高校教学周期的要求调整和修正预算,保证高校各项事业连续、完整地进行,充分发挥预算的控制及指导作用。

(三)构建高校预算管理系统

高校可以利用其网络资源先进及电子信息化管理程度高的优势,构建高校预算管理系统。应用预算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预算编制过程自动化及规范化,而且还可以实现实时监控预算执行的情况,并与部门预算系统和财务系统相联,实现系统集成化及数据共享。通过高校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实现及时、快速、准确、智能化的预算数据处理;也可以按照不同需求时时自动地获取预算数据,并通过与财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及时准确地计算和统计预算项目的预算数与实际发生额的差异,并进行分析与预警,为预算的编制、执行与监督提供技术保障。

在具体的预算管理系统构建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数据对接,并将预算项目与会计科目进行一一对应,这样才能将经济业务发生的实时数据反映到预算项目中,同时,才能判断经济业务的发生金额是否超出预算数,并提供预警信息。要实现此功能,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财务管理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集成到同一个系统,使用相同的数据库系统,在这种方式下数据处理效率高、系统资源耗费少,但是如果高校已经使用了财务管理系统的就需要对原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实现过程较为复杂;另一种是定义相同数据通道标准来实现交互,在这种方式下预算管理系统及财务管理系统中只要有数据导入与导出功能即可实现,缺点是数据传递会发生延迟,但是实现过程比较简单。

高校预算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设想:

1.数据自动提交和下发功能

为预算管理部门提供预算数据自动下发功能,为各部门提供在网络上录入预算数据的接口并自动提交,并对数据进行审核、计算、汇总。

2.接口功能

为部门预算软件提供数据接口,实现部门预算软件直接向预算管理系统下达预算指标的功能。为高校财务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实现预算项目对应会计科目,保证预算执行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数据查询功能和用户权限控制

为员工提供的查询功能,主要包括:查询各预算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包含本月、本年和历年收支情况等详细信息;查询科研项目款项入帐、实验项目款项入帐、其他项目款项入帐情况;部门负责人可以查询本部门预算使用情况;校领导等可查询全校预算执行情况。并提供相关财务政策查询和各项目的预算考核情况查询。

4.预算的追加功能

将预算控制和审批权限应用到系统中,各部门可以在系统中提出追加预算申请,系统自动提交财务审核,再由校领导审批即可追加。

5.预警功能

为预算项目使用情况提供预警和监控的功能,能自动发送电子邮件给项目的负责人。对非常规使用预算的情况实施监控。

6.数据的导入、导出及打印功能

为各数据录入界面提供数据的导入功能,方便各部门通过其他格式的电子表格将数据导入系统。为数据反馈界面提供导出功能,方便各部门下载和使用数据。为各报表提供打印功能,以便打印各类数据表。

此外,通过建立预算管理系统将大大简化预算工作的流程,缩短编制时间,使财务人员从繁琐的数据整理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预算审核和预算优化研究中。

(四)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考核和奖惩约束机制

预算绩效考评是对预算执行的效果及其影响进行评价的行为,主要通过定量评判与定性分析来实现。高校如何建立和实施绩效评价体系,首要任务是要组建专门、独立的预算执行绩效考核评价部门;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例如由谁来评价,怎么来评价,怎么进行监督等。另外,高校在制定相关考核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各个方面的效益,还要采用客观、公正地评价方法兼顾合理与公平。例如,对于高校重点教育支出、大型预算项目和部门的固定经费,应建立多种考核指标与标准体系,重点分析与考核各项经济活动与项目的相关性、合法性与可靠性,以及重大决策是否科学、合理等,并引进问责机制,与各相关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相结合,建立合并后的奖励措施和追责制度。对于一般预算项目的考评,应重点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比如考评专项工程预算,主要检验工程质量与节支程度。高校在考核评价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客观公正,才能调动全体员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还要注重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赏罚分明、不偏不倚。同时绩效考评应注意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如果有些项目评价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而取得效果甚微,这时不应拘泥于相关制度,应该找出关键点有针对地修复相关考核指标及方法,避免绩效考核无效化。

[1]杨元贵.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8,(5):27-28.

[2]索俊颖.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财会月刊,2008,(1):26-28.

[3]傅建雯.高校预算管理机制的改进与完善[J].山西大学学报,2011,(4):123-124.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系统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