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时间管理研究

2013-08-15 00:52叶国萍
关键词:浪费时间大学大学生

叶国萍

(贵阳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一、前言

时间是世界上最充分的资源,每个人都拥有24小时的一天;然而时间又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每个人只能拥有24小时的一天。高效的成功人士有两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管理时间的高手,而低效率的人则无一例外地都不擅于管理时间。

时间管理学者杰克·弗纳对时间管理的定义是:有效地应用时间这种资源,以便我们有效地达成个人的重要目标。时间管理实际上就是自我管理,它针对自己在时间管理上的种种困难,通过详尽的检讨,进而了解如何运用有效方式提升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于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而是在于从如何善用时间的角度来管理自己,自我管理才是时间管理的核心任务。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将直接影响其学业成绩及大学生活质量,也是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掌握的能力。然而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的能力还显得比较薄弱,已有调查也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策略都比较欠缺。为此,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希望能对大学生有所启发,从而改善大学生缺乏时间管理能力的现状。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一)存在比较普遍的时间浪费现象

某大四学生的临毕业感言:

其一,没事睡觉,浪费时间。

其二,沉迷网络,打网络游戏,浪费时间。

其三,和同学打牌,浪费时间。

其四,没事发呆,浪费时间。

其五,花太多时间学习了无关前途的课程,又浪费时间。

其六,老是一遍又一遍地看同一本书或同一部电影,又浪费时间。

其七,基础不行,老上外语角练口语,又浪费时间。

其八,追求一个不可能追上的MM,又浪费时间。

其九,报考一个不可能考得上的研究生,又浪费时间。

其十,看过不该看的影音品,都是垃圾,结果又浪费时间。

从以上毕业感言来看,我们身边的同学,时间浪费的现象确实还是挺普遍的,“4年的无知生活+15年的炼狱求学+4年的休闲浪漫=23岁手持大学文凭的失业者”。很多学生经过了高中的紧张和辛苦之后,进入大学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放松自己的心理,追求一种不同于中学时代的生活,甚至开始考虑“大学生活是不是可以在吃喝玩乐中度过”。当然导致大学生容易浪费时间的因素是很多的,除了大学生心态的转变,还有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个人的性格特点、恋爱或网络游戏等。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的计划性和监控性较差

计划性是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中最重要的因素,具有最高的贡献率。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中都会有一定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作的一系列活动安排和时间分配等,这一点在学生单纯的以学习为主的活动中显得更为突出,这些都是一种计划。但是由于大学里学生自由支配、发展的时间比中学阶段要多很多,突然面对这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很容易不知所措。说到初入大学的感受时,一位新生这样描述:“觉得太闲了,每天都不知道做什么,基本上每天只有半天的课,然后就是干巴巴地坐在宿舍等着食堂开饭、等着宿舍熄灯睡觉。”同时,大学阶段不再只是单纯的学校学习,各种活动增多,使得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上更难以把握。特别是对各种活动的时间分配与计划,很多情况下还是随机的、随意的。另外,很多学生即使制定了详细的时间安排,但是对于计划实施的监控能力却比较弱,出现“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现象。

(三)重视时间的普遍性比较缺乏

时间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共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发展,大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渐趋完善,具有很强烈的独立自主及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需求,这使得大学生更珍视时间的价值,对时间的认识更加清晰、具体,能够感受到“此时此刻”、“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等时间概念的含义。但是,这种重视时间的时间价值感只有在面临具体事情时,才更容易对学生的行为监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英语四级考试快来了,就会争分夺秒地看书。而一旦离开具体情景,面前没有具体的任务要完成的时候,又很难避免重蹈“忽视时间价值”的覆辙。

以上现状极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所以,改革以上现状刻不容缓。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科学合理地使用时间,对大学生尤为重要。然而,在身边,时常会看到一些同学或上课迟到,或者寒暑假没有规划得过且过,或者零散时间不懂得充分利用等现象,这都是没有进行时间管理的表现,是对宝贵时间、年轻生命的浪费。时间管理能力是大学生在学习、求职、就业等各方面都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时间管理能力,不仅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也是个人成才的必然要求。那么,大学生应怎样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呢?不妨试试以下几点:

(一)做好大学四年总体计划

通过老师和高年级同学,提前了解大学四年每学期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保证自己在制定计划时与学校的教学秩序不相冲突。大学生应当主动关注大学四年学校的教学计划,每个学期安排了哪些教学课程,避免学习盲从和浪费时间。有些学生不清楚教学具体安排,自己报名参加了一些培训和社会实践,结果二者发生冲突,打乱了计划,影响了成绩,也没有达到培训或实习的目的。这种事情要避免发生。

(二)做好每天的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

大学生要抓住每一天的时间,每天、每周都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系统学习和记录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积少成多,增长见识;为自己准备一本时间记录本,以备随时检查自己的待办事项,避免“临时抱佛脚”情况的出现;在宿舍的台历上,标注自己每天应该做的事情,挑出每天应掌握的知识,做成学习计划表,也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设置闹铃,以便及时提醒;与别人进行换位思考,想想自己有没有浪费别人的时间,如果有消极情况出现,一定要及时纠正。另外,大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作息规律,选出每天思维最灵活、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去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可以将背单词等脑力活动放到这个时段,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克服“拖延症”

不同于中学时的紧张生活,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比较悠闲,很多事情做不完,明天还有时间可以完成,所以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拖延症”,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古语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所以,大学生要推行一种“限时办事制”,规定在限定时间内(如4小时、8小时、当天)将学习或工作办完;并且,制定好了,就应当立即去做。“没有状态”成为“拖延”这个陋习最轻易的借口。要知道,状态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另外,大学生要学会说“不”。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是经常遇到的情况。确实有很多时候,自己原本已安排好了计划,但是经常会临时出现一些变化。例如,朋友拉你玩游戏或喝酒,会占用你大部分自由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恰当地拒绝,这是时间管理中摆脱变化和纠缠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当然,拒绝时要讲究技巧,不宜直截了当,而要委婉,用他人觉得确实是合理的理由来拒绝。不要被无聊的人和无关紧要的事缠住,也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不要将整块的时间拆散。

(四)分清“重要”和“紧急”的事情

有些大学生总是在抱怨时间很紧张,一天忙忙碌碌,却又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事情。这种忙碌只是一种假象,应当属于是盲目的“盲”。原因就在于,分不清“既重要又紧张”和“紧张但不重要”的界限,二者的区别其实就在于,这件事是否有助于自己完成某种对自己重要的目标。如果有必要,就要赶紧解决好当下的事情,避免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五)好好利用课余时间

首先要利用好周末时间。如果问“周末你在做什么?”,大学生会怎样回答呢?是否这样把周末浪费掉了:睡觉、逛街、看电影、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很多职场人士,经过休息调整后,仍然会选择学习。大学的学习相对轻松了很多,上课时间玩,课余时间也玩,将来在职场上怎么玩下去?在别人“玩”的时候学习、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要合理利用寒暑假。寒暑假时间加起来近3个月,如果充分利用,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有的同学去打工,增加社会经验;有的同学参加培训,增加职业技能;有的同学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这些都是值得提倡的。不过还要注意: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要参照职业目标,有的放矢,集中力量,合理规划,统筹兼顾。

(六)合理利用崔西定律

所谓崔西定律,就是尽量减少工作的环节,因为任何工作的困难度与其执行步骤数目的平方成正比,例如完成一件工作有3个执行步骤,则此任务的困难度就是9,而完成另一个工作有5个执行步骤,则此工作的困难度是25,所以必须简化完成任务的流程。比如说完成一篇论文,可能需要查资料、拟提纲、撰写、修改等阶段,而且很自然地就根据阶段将其划分到四个阶段性的时间去完成。可是如果努努力,将这四个阶段两两合并,那可能时间就会缩短一半。

四、结束语

高等学校学生同中小学生不一样,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大好时光,就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在时间支配和管理上,大学生要考虑到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及个人生理、心理状况。如有的学生把一切时间都用在书本上,忽视课外其他活动,包括休息和身体锻炼;有时学生则从个人爱好出发,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文娱、体育活动,而减少学习时间,这些都是不合理的。能否有效地管理时间,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有高度的自觉性。学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头脑中内化为自己的需要时,才会产生自觉行为,否则只能被动地应付。同是四年的学习时间,有的学生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深感时间不够用,也有的学生时间抓得不紧,总觉得时间太多,不知道该怎么打发,结果两者的差异也很悬殊。总之,大学生培养起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必须对此引起重视。

[1]陈挺,李好永.时间管理倾向综述[J].红河学院学报,2009,7(5):109-113.

[2]丁浙英.时间管理倾向及其相关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28-29.

[3]赫云鹏.高等师范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697-698.

[4]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猜你喜欢
浪费时间大学大学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Pennises Make a Dime十分为一角
浪费时间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