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以信息组织原理课程教学为例

2013-08-15 00:47沈同平储节旺郭春侠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课题教学方法信息

沈同平,储节旺,郭春侠

(1.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教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在课程内容确定以后,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填鸭式”方法,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不注重培养学生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教学质量广受社会诟病。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被众多高校广泛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它就是课题式教学方法。本文结合课题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探讨该教学方法在我校精品课程信息组织原理中的应用。

1 课题式教学方法

课题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拟定若干个研究重点,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教学活动,其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从图1的课题式教学方法过程中,我们知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参与者,而且还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力量。在老师帮助下确定好选题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广泛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从中进行分析、整理,并最终形成学术研究报告。因此,通过课题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得到培养和提高[1]。

2 信息组织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信息组织原理课程,是校级精品课程之一,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经过将近10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支拥有合理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的教学队伍,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在多年的《信息组织原理》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教材使用

信息组织原理课程一直选用储节旺教授的《信息组织学》(2007年版)教材。该教材是目前国内信息组织学领域编排体系较完整的一本教材,基本内容按信息组织原理、方法到应用这一模式编排,不仅更为深入地介绍了传统的信息组织,对信息组织研究的最新成果,如web2.0、语义网、本体论、虚拟现实技术、学科门户、信息构建、知识组织方法和原理等,尽可能予以收录[2]。这些课程内容非常适合作为单独的课题进行研究。

2.2 教学团队

信息组织原理课程已经建立了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这支教学队伍拥有合理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本课程教学队伍由博士与硕士构成,均为中青年教师,在8个成员中,具有信息管理专业知识的为4人,占50% ;图书馆学2人,占25% ;计算机2人,占25%。35岁以下5人,占62.5% ;硕士以上6人,占75% ;教授职称2人,占25%。所有成员都是专职教师,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教学团队专业知识深厚,在课题式教学方法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研究帮助。

2.3 教学方法

信息组织原理课题组,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形成了一系列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案例法、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方法。这一系列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如学生性格问题、课堂时间有限等因素),不能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课题式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子”式教学方法,教师不再是课程讲授的唯一主体;反而更多的依赖于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活动,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全过程,让其体验科学研究的甘苦,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3]。

3 基于课题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设计

3.1 教学的对象及安排

(1)教学对象:管理学院200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60名本科生(本文仅列举一个例子,其他班级人数可能不同,选题也可不同,但教学过程是一样的)。

(2)教学时间安排: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3)教学内容安排:信息组织原理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18周,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30学时,课题教学为24学时。理论教学主要是对信息组织原理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组织的相关概念、信息组织的技术以及发展历程等知识;用24学时对师生共同制定的学术专题进行课题研究式教学,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通过课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科学研究,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为以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3.2 教学过程设计

3.2.1 班级分组

将班级60位同学分成10组,每组6人,由课题组的5位老师指导,每位老师指导2个课题小组。学生根据自己意愿组成小组,每组并选举一个小组长,负责本组课题研究的协调工作。为了分析的方便,现将这十组分别命名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J组、K组。

3.2.2 确定选题

课题式教学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课题的选择。结合信息组织原理课程的内容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特点,拟定若干个信息组织方法的研究专题,如网络信息检索的技术和方法、搜索引擎信息组织的实例分析、电子商务网站实例分析、虚拟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实例分析、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等。

利用一周时间,每个小组对上述选题进行选择,而且每个小组自己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行确定选题,但必须经过指导老师的审核。经过充分的协商和讨论后,10个小组分别确定了各自的研究课题。分别如下:

A组: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技巧研究

B组: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进展

C组:GOOGLE和百度搜索引擎分析与评价

D组:虚拟图书馆中多媒体信息的组织与利用

E组:电子商务网站实例分析——以淘宝网为例

F组:我国政府网站信息构建研究

G组:知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H组:竞争情报系统构建机制研究

I组: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J组:知识管理软件比较分析

K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难点及对策

3.2.3 研究流程

以课题小组为研究单位,小组长进行任务安排。小组内安排3个人负责调研信息的收集,2个人负责信息的整理、分析,确保每位同学都切实参与到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中。

课题调研时间安排为3周。教师指导各个课题小组利用图书馆、Internet网络等资源,查找各自课题的相关信息,形成各自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并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交给指导老师。以I组“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现状”为例,I组成员掌握了文献计量的常用软件的运用,如Ucinet、Excel等软件,并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系统的分析国内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现状。通过各自课题的研究,每位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信息收集、信息分析的基本能力,并对常用信息分析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3.2.4 成果评价

每个课题组对各自的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并以课题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各自的指导老师,在经过指导老师的修改后,最终形成纸质报告交给授课老师。授课老师以及全体学生对每个小组的研究报告进行打分,打分内容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课题研究的流程、课题最终的研究结果等方面,每个打分选项分别占不同的比重。通过对每个课题报告最终的得分进行评比,对那些优秀的课题小组进行表彰,并将优秀的成果以论文投递到相关专业杂志进行发表,提高学生的科研热情。

3.3 教学效果评价

3.3.1 学生层面

学生是课题式教学方法的最大受益者。因为课题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等过程,自己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将来的毕业论文设计以及研究生求学都奠定了基础。

3.3.2 教师层面

课题式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教师不但需要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还需要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前沿知识。这就促使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不但要上好课,还要做好科研工作,从而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地提高。而且,通过课题式教学方法,教师有机会发现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和兴趣,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4 课题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总结

课题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的确很不错,而且也在一些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正式使用。和任何教学方法一样,课题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4.1 教师素质需要全面提升

课题式教学方法的开展,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学生的研究兴趣可能很广泛,涉及到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因此教师需从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转向全面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课程教的非常好,但很少做科学研究,因此在课题式教学实践中,教师显的很吃力,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工作,从而也影响了课题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开展课题研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充分地准备,提前深入了解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加强自身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指导能力。

4.2 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课题研究式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变成了知识的发现者,这样就要求学生要主动的去进行探究学习,由于课题研究是以小组为研究单位,一些学生没有很好的参与进来,自己的研究工作要其他同学替自己完成,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在这种新的教学中,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收获。因此,在课题式教学方法实践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3 培养科学研究氛围

每一个课题的研究,实际上是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对基本的科学研究软件不熟悉等问题。这对课题式教学方法的开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多举办一些科研讲座,传授学生基本的科研方法;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层次的科研比赛,提高他们的科研素养。

5 结语

通过课题式教学方法在信息组织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新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效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课题研究式教学方法必将会在更多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

[1]姜明.关于课题式教学的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4(4).

[2]储节旺,郭春侠,吴昌合.信息组织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王丹,等.课题式教学在《信息组织学》课程中的应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4]康华,徐军英.研究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检索教学整合尝试[J].化学教育,2009,30(4):58.

猜你喜欢
课题教学方法信息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订阅信息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展会信息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