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2013-08-15 00:51
时代金融 2013年6期
关键词:贷款风险小企业商业银行

姚 智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广东 广州 510045)

自从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小企业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促进了科技创新,增加就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一、小企业贷款与融资现状分析

自2010年来,为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央行连续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大规模回收流动性。在这种背景下,实体经济贷款难的问题今年更加严重。由于在银行难贷到资金,众多企业和个人纷纷寻求民间金融借贷。比如,根据中信银行建投调研样本可知,当前北京等地小额贷款公司月利率在1.8%至2%之间;担保公司月利率在3.5%至6%之间;典当行月利率在3.3%左右。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融资困难。在发展道路上,小企业不仅面临着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的困难,而且还面临着所有制歧视、社会信用崩溃、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及风险管控体系不健全等影响更为慎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小企业贷款风险特点和成因的研究,提出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改善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企业贷款是一个国际难题。我国支持小企业的发展,这对小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机遇。从地区的发展来看,我国小企业发展很不平衡,在东南沿海地区及长江流域等发达地区的小企业的贷款力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内地大部分不发达地区的小企业。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资金的匮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商业银行都会要求利率上浮,此外还有大量的中介费,使得小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要高于大型企业。

二、小企业贷款风险成因的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贷款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带来了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这也是导致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最主要原因。

信息不对称就是指交易的双方对相关的交易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和真实的了解。在金融市场,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有可能造成不利结果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银行一般会按照平均的风险成本对小企业设立统一的贷款利率。高质量低风险的小企业因不愿意接受较高的利率而离开信贷市场,而那些低质量高风险的小企业却愿意承担较高的利率,这样商业银行将面临大量低质量高风险的申请贷款小企业,从而导致逆向选择。

(二)“道德风险”问题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益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的现象,资金的使用受到的制约更少,随意性更大,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后要经常关注企业的资金使用和财务风险状况,对企业的贷后监督要加强。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在借款人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切情况,而银行却只能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做出风险评估。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很多,从客观上来说,会计准则中对资产,负债要素的确认是以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原则,而对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则不能确认。小企业的道德素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些小企业信用道德意识较低,积极贷款却消极还款,随意拖欠贷款,甚至少数企业恶意抽逃资金,逃废银行贷款,严重危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三)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发展不稳定的问题

规模小,产品单一,生产经营不科学,自主研发能力有限,市场占有率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小企业效益不稳定,发展前景不明朗,因此大大增加了银行收回贷款的不确定性,即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对其贷款的风险较大。我国大多数小企业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且存在为追求收益,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现象,导致资金需求量不断增长。目前小企业的经营缺乏科学性加大了银行对信贷资金的专款专用的监管难度,这种挪用公款的行为危害非常大,一方面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另一方面企业把本应用于生产上的贷款资金投到别的方面,一旦发生投资失误,银行贷款将陷入不能收回的困境。小企业制度不完善,管理不科学,在我国的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的比重较大,而这些民营企业虽然有些已经改革体制,但是仍有许多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加大了银行对其贷款的风险,尤其在财务制度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使得银行难以真实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样给贷款带来风险。

三、控制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对当前小企业贷款融资现状及其风险成因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控制机制

正所谓不规矩不成方圆,要控制当前小企业贷款风险问题,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银行可向企业的董事会派驻代表,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来往及管理层对未来经营的判断等,为银行的决策提供依据;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合理筛选,加强对贷款企业的经济实力调查,选择那些产品销路好经营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贷款对象,而且银行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适时地引导企业合理的调配资金,以免因企业资金使用不当而造成资金紧张。同时,要设计信贷合约,形成激励机制,银行应逐渐减少格式文本的使用,根据不同风险的客户,与企业谈判确定不同利率和担保条件组合的信贷合约,以激励企业按时还款。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监控贷款人的所有借贷行为,防止借款人通过多方借款实现循环抵押和循环贷款。密切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贷款物质保证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信贷转劣的苗头,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二)建立科学的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是一种为社会提供资信信息或者为单位自身提供决策参考的中介服务。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引导银行积极改进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是银行业调整发展策略、完善风险机制的需要。与银行发展小企业客户战略相配套,建立起一个适合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结合自自身发展实际,借鉴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先进经验,积极完善与自身经营战略和风险偏好相符的内部评级体系。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地致力于提高评级人员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评级人员的积极性。

(三)加强贷后管理

商业银行各级领导和信贷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贷后管理的认识,培养和树立科学的先进的信贷文化理念,解决好贷款与风险的关系,将贷后管理落到实处,要及时把握关键风险点,对不同的客户实行差别化的贷后管理和风险,推动小企业贷款业务稳健、持续、快速发展。

(四)创新贷款担保方式

小企业普遍存在着抵押资产不足等现象,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创新小企业贷款担保方式,比如:企业经营者可以以个人无限责任担保、群体担保以及将存货和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品等方式;同时,可发挥融资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功能,并推行和完善小企业贷款损失的政府财政补贴机制。这样,从多个维度和渠道化解贷款风险,才能更有效激发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总之,小企业贷款风险是企业和银行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要加强银行和企业的联系,完善相关的规范和制度,实现银行和企业的双赢,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浅析提高我国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J].市场周刊,2012(01)

[2]陆岷峰.提升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能力的路径选择[J].金融纵横,2009(05)

[3]刘拥文.小企业贷款服务创新[J].南方金融,2008(02).

猜你喜欢
贷款风险小企业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机制研究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银行信用担保贷款风险及有效控制
澳大利亚政府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
电镀厂涨价搬迁 卫浴小企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