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植物配置探讨——以河南教育学院新校区为例

2013-08-15 00:46韩鸿鹏夏铁骑张丽琴
关键词:园林植物树种群落

王 丁,韩鸿鹏,杨 雪,夏铁骑,张丽琴

(1.河南教育学院 生态学重点学科组,河南 郑州 450046;2.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河南 濮阳 4570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绿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城市绿地的生态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价值(增湿降温、降噪、滞尘、固碳、释氧等)和美学价值日益显现[1].高校校园建设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绿化是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绿地不仅是师生学习、生活、娱乐不可缺少的场所,更是一所高校风格、面貌的体现.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一所大学的文化内涵[2].因此,构建生态校园,形成和谐并有发展的校园绿色景观就成为新时期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1 校园植物配置的原则

1.1 适地适树原则

适地适树,通俗地说,就是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使其生长旺盛,充分发挥其绿化功能.绿化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原则的贯彻.树种在非适宜环境中被强行引进栽植,其结果一是长势不好,二是死亡.这不仅改善不了生态环境,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益,反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首先,我们所栽培的园林植物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包括光照、湿度、温度等自然条件,若不考虑这些而盲目引种,必然会导致引种植物发育不良,最终死亡.其次,不同植物对当地的土壤类型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配置树木前,应充分了解其对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在高校校园中植物配置的“适地适树”还不同于单纯自然条件的“适地适树”,还需要考虑高校作为一个高素质人才聚集地的文化内涵.不同高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其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各有千秋,所以在选择树种时应符合其校园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理解适地适树中的“地”和“树”之间的相互关系,两者相互协调、和谐共处,植物才能健康生长,从而发挥其应有的自然和文化价值.

1.2 生态性原则

近年来,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也由此带来了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而建设生态型校园已经成为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点.所谓生态性原则就是指,在高校校园的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校园植物的配置[3].

建设生态型校园,首先要强调群落的多样性原则.在校园中植物主要是以群落的形式出现的,这里的多样性主要包括“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两方面.它决定着校园植物的丰富度和校园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其次,在校园植物配置中还应注意“生态位”原则.所谓“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4].校园植物配置实质上就是不同物种生态位的配置.在校园绿地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群落稳定的群落结构.这样能避免物种间直接的竞争,以利于种间互利互惠,及充分利用了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比如,深根性植物和浅根性植物的搭配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壤的有效营养;喜光树种和耐阴树种的高低搭配能充分利用阳光资源;不同季节开花植物的搭配能形成“时时有花、季季有景”的景观等.再次,校园植物配置应遵循“互惠共生”的生态学原理.所谓“互惠共生”是指两种物种长期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的局面.例如豆科、兰科植物与真菌互惠共生、彼此依存;白蜡与七里香在一起生长时,互相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等.而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植物其分泌的物质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存.例如松树和白桦不能生长在一起,在园林植物配置时应注意.最后,园林植物配置时尽量模拟自然群落结构,以保持群落的稳定性.生态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个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向于互利互惠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越复杂,群落越稳定.而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在稳定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校园植物配置,构建人工植物群落时应该尽量模拟自然群落结构,以保持群落的稳定性.

1.3 美学性原则

高校园林建设必须要遵循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美学性原则,即要通过艺术构图的原理体现出植物的个体以及群体的美,让身在其中的师生能产生一种意境美[5].

首先,在植物配置方式上,应该根据高校校园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配置方式.例如,运用孤植、对植、列植、群植等方式体现不同树种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另外,在校园植物配置中还应该注意用植物来分割空间,以达到虚实对比,分而不隔,隔而不死,自然活泼的特点.例如,在通往教学楼的小路上应该种植一些高大乔木,能形成枝繁叶茂且能很好地隔绝噪音,成为良好的晨读场所,同时又能让学生在行进的过程中有景可看,避免枯燥乏味.

其次,校园植物配置的美学性原则还应该体现在多样性和稳定性上面.在校园植物配置中应该尽可能多地选择一些不同种类的植物,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人感觉过于呆板和单调.然而,过于多样又会缺少统一,显得杂乱无章.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应该遵循“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准则.选好基调树种起到统一性的作用,而在基调树种的衬托下,种植尽可能多的一般树种起到多样性的作用.

再次,高校校园植物配置美学性原则还应体现植物色彩的变化.植物美丽的色彩是形成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植物色彩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叶色和花色上,一个巧妙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形成园林绿地的点睛之笔[6].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我国造园艺术中常用的手法,通过合理精心运用植物的色彩差异来突出主题,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另外,植物配置除了要注意植物色彩的空间变化外,还应注意园林植物的时间色彩变化,即植物的季节性色彩变化.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叶、花、果的色彩会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外貌特征,因此,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特征.例如,春季春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青松傲雪等,做到四季均有景,季季景不同.

1.4 功能性原则

高校是高等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高校园林绿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城镇园林绿化,其绿化方案在兼顾美学性原则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功能性原则[7].即,高校的园林绿化建设都应围绕文化教育和陶冶情操这个主要任务.

首先,校园园林植物配置不能脱离校园本身的特点,植物配置应力求与校园的历史内涵、独有的校园文化气息相互渗透,以形成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校园景观,使得校园景观成为学校重要的对外窗口.

其次,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发挥其植物教学功能.植物学是生物科学的基础学科,而植物的识别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基本功.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展植物教学.而这就要求学校园林绿化部门在植物规划配置时有意识地引进一些能为教学服务的植物品种,充分考虑发挥其教学功能.

第三,高校校园植物配置还应该考虑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应.近些年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的人工地表取代了自然地表,大大改变了城市环境,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而一些高校新校区的建设也有此趋势.而植物可以通过其蒸腾、蒸散、吸收、吸附、反射等功能,降低温度,固碳释氧,增加湿度,降低噪音,抗污染(吸收粉尘、Cl2、SO2、CO)等[1].因此,在校园园林植物配置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植物及群落的生态效益,做到合理安排物尽其用.例如,在校园道路行道木配置时应该首先考虑其滞尘效应好的树种,而在学生生活区应该配置一些降温、增湿、抗噪音效果较好的树种.

2 河南教育学院新校区植物配置现状

2.1 学校概况

河南教育学院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占地面积超60 hm2.位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郑州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年平均降雨量640.9 mm,无霜期220 d,全年日照时间约2 400 h.

2.2 植物配置现状

对河南教育学院新校区校园植物配置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河南教育学院新校区园林植物共126种,分属46科63属,其中,最多的为蔷薇科,有9属13种;其次为木犀科,7属9种;松科有2属3种;杨柳科2属2种;胡桃科2属2种;蝶形花科2属2种;小檗科2属2种;其余均为1科1种.

从植物外形来看,河南教育学院新校区栽培树种有乔木85种,其中常绿乔木27种,落叶乔木58种;灌木38种,其中常绿灌木仅14种,落叶灌木24种;藤本仅3种,均为落叶树种,分别为豆科紫荆属的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weet)、紫薇科凌霄属的凌霄花(Campsis grandiflora)和萝藦科杠柳属的杠柳(Periploca sepiumBge).

3 河南教育学院新校区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3.1 植物种类偏少

通过此次调查与国内其他高校动辄五六百种植物相比,河南教育学院园林植物种类偏少,仅仅126种.对于超60 hm2的校园来说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师生生活和教学需求.

3.2 盲目引种,管护不力

本次调查还发现,学校的园林绿化部门对校园植物尤其是外来引种植物管护不力,一些外来引种树种由于没有经过驯化锻炼盲目引进,而且后期管护不力,造成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例如学校引进的南方树种棕榈科蒲葵属的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原本为我国南方树种,由于其高大的树身优美的外形而被引进,然而郑州地处我国北方温带,冬季寒冷而造成其生长不良,没有达到预想的景观效果.另外,学校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也存在类似现象,甚至有一半出现死亡现象,其余的也不同程度生长不良.

3.3 盲目绿化,缺少规划

校园景观是反映校园文化和内涵的重要载体[7],而学校在绿化时缺乏设计与总体规划,盲目栽培一些树种随机分布在校园的各处,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看似郁郁葱葱,却没有文化内涵,千篇一律.另外,此次调查还发现在学校的一些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如食堂区和宿舍区,路边草坪踩踏严重,甚至在草坪中央出现一条小路,严重影响观赏效果和校园文明建设.踩踏现象并不能单纯责怪学生的素质,出现这种现象与学校的草坪规划不合理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3.4 色彩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常绿树种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实际栽培数量都明显偏少,尤其是针叶树种,仅仅只有5种而且实际栽培数量也很少,且零散地分布在校园各处,这就造成校园秋冬两季色彩灰暗单一,缺乏校园应有的活泼与生机.观花植物的花季大都集中在春季,夏秋两季开花植物过少且分布过于零散显得过于单调.另外,校园的彩叶植物偏少,仅仅只有红叶李(Prunus ceraifera cv.Pissardii)在校园广泛种植,其余的如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rn Miq)、黄栌(Cotinus coggygria)等彩叶植物仅有一两株,造成校园色彩单一、呆板.

4 建议

4.1 丰富校园树种

加强引进园林植物,丰富校园植物种类,是保证校园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重要前提,同时也能为相关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丰富的资源.河南省的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应加大乡土树种的引种力度,如白杨树、山楂树、桐树、枣树等,以凸显校园地域特色.另外,校园藤本植物也偏少,应在生活区开辟走廊,栽种藤本植物如紫藤、凌霄、爬山虎等,以增加景观层次.

4.2 以人为本,突出特色

首先植物配置应该根据学校不同区域人群活动的特点加以合理安排.例如,在学生生活区多种植高大遮荫树木同时配以灌木和草坪,不但给人以安静怡人的生活环境,而且还有滞尘降噪的功能;在教学区多开辟晨读场所,如读书长廊配以多种藤本植物和敞开绿地,以供学生自习和休息场所.其次,还应该根据学校的办学类型和文化特色,确立校树和校花,加强几种能代表学校文化内涵的植物的景观建设,使其能形成自身特色并代表学校文化内涵.例如,教育学院为师范类院校可多种植松、竹、桃、李、丁香等有人文内涵的植物.

4.3 合理规划,科学管护

首先,在绿化之前应该进行校园绿化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各种不同的空间和地形,绿化和美化相结合,在植物搭配和布局上注意色彩搭配,做到春季春花烂漫,夏季绿草如茵,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青松傲雪.其次,校园绿化的管护也应该由粗放管理向细化管理转变.充分认识绿化与环境育人的密切关系,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的高水平管理队伍.

[1]苏泳娴,黄光庆,陈修治,等.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31(23):7287-7300.

[2]王薇薇,其其格,牛世丹.大学校园植物功能景观建设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2):58-60.

[3]吴扬.论植物生态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36(4):346-348.

[4]罗志军,杨勇.高校生态型校园植物造景设计原则及要求探讨[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46-48.

[5]孙毅宁.浅议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及主义问题[J].南方农业,2010,4(12):57-58.

[6]陈勇,李芳东,廖绍波,等.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彩叶植物资源调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8):12-17.

[7]武德,刘欣玲.对目前高等院校校园绿化的几点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99.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树种群落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