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高ABO血型抗体效价孕妇的药物干预效果观察

2013-08-20 02:20周晓晔李士芹赵建春薛金玲郭宴海
中外医疗 2013年21期
关键词:效价血型黄疸

周晓晔 李士芹 赵建春 薛金玲 郭宴海 陈 新 张 爱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盐城 224001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的血型抗体IgG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而引起的一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可引起新生儿核黄疸、智力发育不全及运动障碍等一系列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压力。临床上母亲为O型血,胎儿为A型或B型,可能发生母婴ABO血型不合,因此临床常检测O型孕妇体内的IgG抗-A(B)抗体效价,来预测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可能。有研究认为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与孕妇体内IgG抗-A(B)抗体效价呈正相关,只有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1∶64时,才有可能造成新生儿溶血病[1],而抗体效价≥1∶512时,则100%对新生儿产生影响[2]。2010年9月—2012年9月,该研究对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做血型抗体筛选和抗体效价测定,对抗体效价≥1∶512的孕妇进行药物干预,旨在探讨防治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妇科进行产前检查的1 756例孕妇,年龄22~41,孕21~38周,所有孕妇身体健康,无妊娠异常、孕期营养不良及并发症。

1.2 方法

对1 756例孕妇夫妇进行ABO、Rh血型检测,对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做血型抗体筛选和抗体效价测定,产后婴儿取静脉血做HDN三项试验,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检测;将体内抗体效价≥1∶512的孕妇做为干预组,进行药物干预;选取抗体效价≥1∶512而由于各种原因(外地工作、未在该院建卡保健而在该院分娩的等等)未能实施药物干预的39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情况。

1.3 药物干预措施

中药和西药联合应用进行干预,中药组方:茵陈30 g,黄芩30 g,熟大黄 9 g,甘草 18 g,水煎服,1 剂/d,早晚分 2 次服用,疗程20 d;西药:维生素C注射液1 g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推注,1次/d,连用10 d,同时口服维生素 C片和维生素E胶丸。中药疗程结束后1周复查抗体效价,如果降至1∶512以下,可停用中药,定期复查抗体效价;如于抗体效价仍≥1∶512,继续给予第二疗程中药。孕期密切观察胎动,定期检查彩超,给予吸氧,预防发生胎儿水肿,达37周的孕妇,可住院治疗,促胎肺成熟,及早使胎儿脱离母体环境。

1.4 统计方法

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所有数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1 756例孕妇中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有409例(23.29%),其中 IgG 抗-A(B)抗体效价≥1∶512 的 46 例(11.25%),干预组新生儿发生溶血6例 (13.04%),发生病理性黄疸13例(28.26%);对照组新生儿发生溶血29例(74.36%),病理性黄疸36例(92.31%),且随着母体抗体效价的升高,新生儿发生溶血例数增加,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对比情况一览表

3 讨论

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当母婴血型不合时,母体会产生抗胎儿红细胞的特异性IgG抗体,IgG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抗原特异性结合,引起胎儿红细胞溶解破坏,导致流产、死胎、早产或新生儿核黄疸、溶血等。多项研究表明新生儿红细胞上结合IgG抗体数量与溶血关系密切[3],随着抗体效价的升高,新生儿溶血风险增加[4],一般认为当孕妇血清抗体效价≥1∶64时,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抗体效价≥1∶128时,提示新生儿很可能发生溶血,当抗体效价≥1∶512时,几乎100%发生新生儿溶血。因此,孕前及产前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水平,可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早期治疗和阻断,该研究结果也证实未实行药物干预的对照组孕妇随着抗体效价的升高,其生产出新生儿溶血发生例数也随着增加。

药理学研究证明茵陈、黄芩、大黄等均含有能与胎儿体内的红细胞抗体竞争性结合的A(B)血型物质,从而减轻抗A和抗B抗体对A(B)红细胞的破坏。方中大黄的应用比较巧妙,使保胎、治病并驾齐驱[5],是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关键,大黄兼具通经逐瘀、利水消肿的功效,不但可抑制红细胞抗体的产生,而且能减少已生成的抗A(B)抗体;该药虽为妊娠禁忌药,但因用量较小,且与他药同煎,无损胎气,临床在应用大黄时用量上要灵活,炮制上要以水煎为主,禁止冲泡、后入,以多次呷服的服用方式为宜。

红细胞抗原在胚胎5~6周时就已形成,当母儿ABO血型不合时,母体IgG抗A或抗B抗体通过胎盘作用于胚胎,与胎儿红细胞抗原结合,引起胚芽发育停止而流产,因此母儿ABO血型不合多见于早期的自然流产,可见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在孕早期甚至孕前血清IgG抗体效价就已上升,因此早期的干预治疗是防止流产、预防新生儿溶血的关键。

新生儿溶血病是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常见疾病,产前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进行预测,根据抗体效价指导临床应用药物对高效价孕妇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及新生儿核黄疸发生率。

[1]金汉珍,樊绍曾.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06,6(5):549-551.

[2]柳爱华,储穆庭.2537例孕妇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结果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9-50.

[3]Achargui S,Benchemsi N.A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IgG anti-Dsubclasses by Elisa in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J].TransfusClinBi01,2003,10(4):284-291.

[4]吴定昌,邱月燕,邱小兰,等.微柱凝胶清检测孕妇红细胞血型IgC抗A(B)效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7):46.

[5]钱海墨,范晓艳,陈颖异.妙用大黄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7):425.

猜你喜欢
效价血型黄疸
鲁晓岚:黄疸
情绪效价的记忆增强效应:存储或提取优势?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如何提高抗生素效价管碟测定法的准确性
生物效价法测定大黄炮制品活血化瘀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