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2013-08-20 02:20管玉杰王廷荣
中外医疗 2013年21期
关键词:病程状态糖尿病

管玉杰 王廷荣

1.吉林省桦甸市中医院,吉林桦甸 132400;2.吉林油田总医院,吉林松原 138000

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终身性慢性代谢混乱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选择性的增多,导致一些人在选择饮食中出现不科学性,暴饮暴食、过量饮酒都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此类病症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多尿、多饮、消瘦、烦渴等现象。临床目前还有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方法,多以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为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种种禁忌以及长期的治疗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如何有效的帮助糖尿病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使之对临床治疗起到辅助、促进作用,成为众多临床医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研究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该研究选取了该院于2009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于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其中男62例,女38例,患者年龄在51~7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3.25岁,病程在1~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61年。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男28例,年龄在51~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2岁,病程在2~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23年;女22例,年龄在53~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65岁,病程在1.5~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54年;对照组男性患者34例,年龄在52~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8岁,病程在1~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32年;女16例,年龄在52~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1岁,病程在2~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68年。两组患者经过该院的详细检查,都确诊为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治疗组患者进行干预的方式是:①加强宣教活动:对患者及其家属讲清讲明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注意事项、危害等事宜,使患者正确的了解糖尿病,克服恐惧心理。重点对患者讲解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的事项,及一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指导患者对尿糖和血糖进行准确测量和记录,随时掌握自身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身体营养平衡,严格控制患者体重,科学调配患者的饮食种类,着重以低脂、低盐、粗纤维和低糖的食物为主,使患者体内营养平衡。告诫患者此类疾病属于终身性疾病,不能治愈,患者应该随时注意身体状态,避免糖尿病加重,如身体血糖出现不良状态,要及时就医,调整身体状态,避免引发肾脏、眼底等多种并发症。并教会患者对胰岛素等激素类药物的正确使用方式,除掉对激素类药物的顾虑。使患者认识到药物对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如出现副作用应怎样应对。②加强心理护理手段: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和悲观的不良情绪,要及时予以引导纠正。尤其是对经济条件困难、文化水平不高、工作环境不好和伴随身体残疾障碍的患者,要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疾病,知道此类病症是可控制的疾病,如果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的健康和寿命影响是不大的。患者应用积极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态度正视糖尿病。③运用音乐治疗的方式:音乐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引发灵魂上的共鸣,改变患者情绪,当人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的时候,面对任何事都会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反之,如果患者处于情绪不良状态的时候,面对任何事都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当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时,患者的血压会降低,心率会减慢,这都有助于患者减少焦虑抑郁心理,保持患者病情稳定。④加强患者运动量: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使人的身体越来越健康。运动过程中患者的耗氧量和运动量是成正比的,如果患者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坏。糖尿病患者可以在每天的饮食过后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器材进行锻炼,增强肢体的肌力;如患者的身体允许可以进行一个小时的走步锻炼,在锻炼时经常进行深呼吸,吸收一些新鲜的空气。同时进行户外走步运动还可以环节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控制血糖,增强患者免疫力。⑤对患者进行药物干预:如以上方式还是不能有效地患者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仍出现失眠、易疲劳、心慌、烦躁、易怒等不良表现时,医护人员可以让患者服用一些口服类药物进行调节,可以服用苯二氮类的药物,这类药物对身体没有副作用,不会产生依赖性,尤其是对失眠患者效果最佳。

1.3 统计学分析

该研究的所有数据与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 1 所示。

表1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护理干预前SDS、SAA评分结果(分)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如表2所示。

表2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严重者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和血管、神经等慢性的并发症,这种疾病发展十分迅速,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世界流行性疾病之一。由于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不到位,早期患者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这种疾病很难痊愈,且治疗费用昂贵,这给很多患者带来了经济和精神负担。这就导致患者的精神压力大,而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习惯的改变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这些都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造成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引导,对患者的疾病将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而神经学科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变化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当人处于极度焦虑烦躁时,体内的胰岛素的分泌会减少,血压会升高,心率会加快,这些都不利于糖尿病人的治疗和健康。其该研究中,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对糖尿病人的各项治疗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医护人员要协助患者完成自我保健、自我监控,为患者的心理平衡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

[1]王娟.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60例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8(24):22-23.

[2]刘超,郑桃林,杜万红.黛力新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0,19(2):206-207.

[3]程含利.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临床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1,24(5 中旬刊):1853-1854.

[4]高合新,王建军,刘桂芹.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9(6):1024-1025.

[5]胡艳飞,胡桂芬,张亚当.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1245-1246.

猜你喜欢
病程状态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