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90例脑梗死临床应用的综合观察

2013-08-21 01:45陶余华
中外医疗 2013年8期
关键词:肝素分子脑梗死

陶余华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人民医院内三科,云南昭通657200

众所周知,脑梗死一直都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而且以老年人为脑梗死的多发人群,脑梗死疾病一旦无法得到行之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工作,就会导致相对较高的致残率情况[1],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之整个治疗耗费资金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情况[2]。而且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脑梗死的发生率一直在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以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了社会负担情况,所以新时期社会发展状态下有效的进行脑梗死的治疗十分重要。很显然我国传统治疗脑梗死的方法已经无法达到预期治疗的目标效果,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得到了极大地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抗凝治疗对于脑梗死的治疗较为行之有效,而低分子肝素作为现阶段相对较新的抗凝药物,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的特点[3],所以相对于我们一直进行的传统治疗方法,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有其自身的优势。为了更好的总结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临床应用的综合效果,该研究对该院开展的脑梗死治疗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2008年7月—2010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治疗脑梗死治疗患者为该院在接受治疗的患者90例,其中包含男55例,女35例,这些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前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工作,接受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病例入选标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的年龄在18~80岁之间;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时间均在48 h以内;入院患者瘫痪肢体的肌力均在0~3级之间;患者进行CT扫描未出现脑出血情况。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脑梗死患者45例,其中治疗组中包含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33~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4.31±3.15)岁,患者发病时间在9~18 h之间;对照组中包含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年龄在32~74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5.26±2.17)岁,患者的发病时间均在10~20 h之间。

1.2 治疗方法

该院接受治疗的90位患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中的45位脑梗死患者均采用相对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胞二磷胆碱、肠溶阿斯匹林、脑蛋白水解物、血栓通以及水肿药物等相关常规类药物,同时要加入浓度以及剂量适当的葡萄糖注射液[5]。而治疗组中的45例脑梗死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2 500抗XaIU,对脑梗死患者的腹部脐旁皮下两侧进行一天两次的两侧交替注射工作,共计7 d。护理工作人员要做到保证注射操作的标准规范,同时做好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现阶段存在的心理状态,行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医护工作人员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记录,以保证后期临床疗效对比的科学合理性。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评分标准进行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标准[6]:痊愈:脑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残程度已经控制在0级状态,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恢复了正常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状态;显效:在对患者进行功能缺损评分时发现脑梗死患者的评分已经减少21分以上,患者的病残程度表现为1~3级之间,患者的生活能力已经恢复部分独立情况,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还需要患者家属的帮忙;进步:脑梗死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20分之间,患者治疗结束后能够卧床休息,但是各项生活都需要有人护理照料;无变化: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已经减少或是增多到了8分左右;恶化:脑梗死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已经增多到了9分以上的程度,最为严重的状况下还会出现植物人或死亡状态。

2 结果

通过对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之后,最终收到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从临床观察效果上我们不难看出,治疗组所采用的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于患者的损伤以及不良反应极小,两组临床疗效的整体情况详见下表1。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进行了全面的复查工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虽加用低分子肝素,仅2例脑梗死患者出现了轻微的瘀斑现象,但是在停药后均消失;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肝肾功能检查的过程中并未出现任何机体功能的损害情况。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评分变化对比情况,具体分析详见下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分析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脑梗死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极为明显,很显然相对传统的脑梗死治疗根本无法达到临床治疗的预期要求,低分子肝素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治疗能够保证脑梗死患者治疗的吸收性程度。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虽能够引发不同程度上的出血情况,但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出血状态。总结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主要包含几方面的优点:首先,通过低分子肝素有效的抑制了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状态,进一步改善了患者存在的血液粘稠状态,抑制了血栓问题的不良形成;其次,通过低分子肝素进行脑梗死的治疗降低了血栓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状况,而且临床治疗导致出血的不良反应状态相对较小;第三,低分子肝素有效的促进了纤溶作用,抗栓作用极为明显;第四,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没有干扰到血管内皮细胞其他功能,有效的保证了患者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状态。同时作为医护工作人员要强化自身工作责任意识,在用药开展之前要对患者的整体病情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评估,例如过敏史、身体机能缺陷以及血小板缺陷等,有效避免用药之后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状态;针对患者存在的恐惧、紧张心理状态,要做好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保证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一步具体操作的仔细合理,并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最终效果。

[1] 邵焕庆,王新玲,丁苏青,等.低分子肝素对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血脂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8):84-86.

[2] 史小兰.探索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4):233.

[3] 江震钦,钟小劲.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42-43.

[4] 刘萍,王运良,耿爽.急性脑梗死早期联合应用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21):106-108.

[5] 臧暑雨,陈芷若,李作汉.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用药时间、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68-69.

[6] 刘登岩.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16 半月刊):29.

猜你喜欢
肝素分子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分子的扩散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