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B超、CT与MRI诊断价值的比较与分析

2013-08-21 01:45鲁本艳邓厚友胥胜江
中外医疗 2013年8期
关键词:盆腔B超肿块

鲁本艳 邓厚友 胥胜江

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磁共振室,贵州都匀558000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病例约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死亡率为(2~4)/100000[4]。目前临床确诊主依靠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病检;但对周围结构的侵犯、临床分期以及了解有无淋巴结转移,还得依靠影像检查。多数县份及乡镇及级妇科医生,甚至部分地州级医院妇科医生对高疑宫颈癌患者,仅熟悉B超的常规检查程序和诊断价值,对CT和MRI的检查程序及诊断价值比较模糊,尤其是MRI,致使部份宫颈癌患者的影像检查选择比较盲从:反复、重叠多次检查:对病情没有得到一个清晰的预见,延误病情,浪费患者金钱,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疗效。目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统计:Ⅰ~Ⅱa期宫颈癌根治术后的5年累积生存率都仅为82.95%,年轻组和中老年组分别为70.27%和89.31%[5]。贵州(贵州黔南州)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患者就医意识薄弱,宫颈癌发病率高、医疗条件相对差,再加上妇科医生影像盲从检查,不同时期的宫颈癌5年生存率就更低了。因此,在这里详述B超、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对宫颈癌的检查程序及诊断价值,让妇科医生能更好更快的预见病情,制定患者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为了比较与分析B超,CT及MRI在宫颈癌上的栓查程序及诊断价值。现以该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34例患者为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34例宫颈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年龄32~87岁,平均年龄48.6岁;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30例,腺癌4例。134例中50例行CT增强,38例行MRI增强。

1.2方法

对134例中MRI组、CT组和B超组的检查程序、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这三项检查对宫颈癌的检查程序及诊断价值各自的优缺点,以期达到患者检查经济、简单,快速及早期良好显示宫颈癌的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并进行治疗前分期,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后的随访。

2 结果

2.1 B超检查

134 例患者,均因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和阴道出血等症状就诊;B超检查前憋尿2 h后饮水800 mL、或憋尿3 h后饮水500 mL[1]。10例患者述饮水后胃稍显不舒服,但能忍受;20例饮水后小腹胀痛不适,烦躁出汗;1例胃大部切除后无法过量饮水;15例因严重泌尿系感染无法充盈膀胱而放弃B超检查。118例病患者膀胱充盈满意,B超表现:37例显示宫颈肥大,前后径超3 cm;22例肿块,显示回声不均匀,边缘模糊;8例和膀胱直肠分界不清,3例伴宫腔积液;10例见盆腔淋巴结肿大,直径超1.5 cm,5例合并盆腔中少量积液。

2.2 CT检查

134 例同样的患者,CT检查前1 d晚餐少吃粗纤维食物,餐后用肥皂水清洁灌肠或喝藩泻叶清洁肠道,检查前放置阴道塞,清洁胃肠道、多次分段口服对比剂[2]。1例胃大部切除患者放弃;35例述喝对比剂后胃不舒服,其中两例因心慌,面色潮红放弃做该项检查;15例严重泌尿系感染,无法憋尿充盈膀胱放弃该项检查,50例做了CT增强。117例患者肠道准备好,膀胱充盈满意,CT表现:53例平扫显示子宫颈肥大,直径超3.5 cm,初步考虑宫颈癌(占39.5%),其中20例边缘不规整,内部呈现低密度区;13例与膀胱直肠分界不清;3例可见直肠和膀胱壁受侵犯形成结节影,3例伴宫腔积液;10例见盆腔脂肪侵润,2例见盆壁侵犯;50例增强呈不规则强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13例显示盆腔淋巴结增大,直径在1~2.0 cm。

2.3 MRI检查

134 例经手术证实的宫颈癌患者,1例因安装人工瓣膜禁忌做该项检查,所有患者MRI检查前憋尿1 h中度充盈膀胱即可,不用清洁肠道,检查前准备不复杂。由两位有工作经验的MRI诊断医师阅片:113例初步诊断宫颈癌(占84.9%),其中,22例宫颈不大,宫颈区信号异常,宫颈低信号基质环完整,(分期按2009年宫颈癌FIGO临床标准分期法),偏Ia-Ib期考虑(占16.4%);45例宫颈肥大形成软组织块影,异常信号上累及至子宫体下部,下侵犯至阴道上1/3阴道穹窿正常形态消失,偏II-IIa期考虑(占33.6%);10例宫颈边缘不规则,周围脂肪信号异常,偏IIb期考虑(占7.5%);21例阴道壁不规则增厚,在宫颈区形成软组织肿块,侵犯阴道下 1/3,如图矢位T2WI(1)所示,膀胱中度充盈,膀胱后壁与肿块相贴较紧,膀胱壁低信号均匀连续,如图矢位T2WI(1、2、3)均可显示,直肠前壁矢位 T2WI上显示与肿块紧密相贴,如图矢位T2WI(1)所示,局部定位横断T2WI像,见局部直肠前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肿块周围盆腔脂肪信号均匀,如图横断 T2WI(4)所示,偏 IIIa期考虑,(占 15.8%);13 例在宫颈区形成明显软组织肿块,肿块向前侵犯膀胱,致膀胱后壁信号异常,膀胱形态异常,如图矢位T2WI(5、6)所示,肿块向后侵犯直肠,致直肠前壁信号与肿瘤信号一致,如图(5、6)所示,伴宫腔明显积液,如图矢位 T2WI(5、6、7)所示,偏 IV 期考虑(占 9.7%);2 例见盆骨骨髓信号异常,偏IVb期考虑(占1.5%)。38例行MRI增强,肿瘤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子宫肌层。

图1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至今病因不清,但人们普遍认为持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在宫颈癌的发生中是最重要的原因[3],因此不洁的性生活又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4],随着我国经济的猛进发展,生活也随之变得相对复杂,尤其是我们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偏远贫穷,就医院意识薄弱,发病人数有缓慢上升趋势,从30.95%上升到69.05%[5],临床分期以Ⅲ~Ⅳ期为主,病理分型多表现为腺癌和腺鳞癌,组织学分级分化程度低;病理分型多表现为鳞癌,组织学分级分化程度高。因此早期、有效,精确的影像检查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

B超在女性盆腔疾病的检查上,经济,简单,仅成为常规筛查,但因部分患者膀胱充盈欠满意,或过度充盈后身体发生不适,检查前准备时间长,对宫颈癌的病灶显示远不及CT和MRI,尤其在对周围结构的侵犯上不及CT清楚,对盆腔淋巴结的显示能力和CT、MRI相仿;CT检查前准备相对繁琐,对宫颈癌灶的显示不及MRI,尤其是侵润型宫颈癌,偏II期之前的病灶几乎不能显示,对II期以后的宫颈癌,以外生肿块型显示较好,对侵润型的显示仍有一定的难度,对宫颈癌侵犯周围结构的显示明显强于B超,软组织分辨力不及MRI,因此对宫颈癌侵犯程度和范围的了解还是不及MRI,对宫颈癌分期准确率低;所以,宫颈癌早期诊断主要靠临床检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中期(Ib期及II期以后)宫颈癌的检查MRI是最好的检查方式,没有繁琐的检查前准备,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力高,但对心脏起搏器安装患者禁忌。

因此,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多方位直接成像,检查程序简单等特点,应成为宫颈癌首选的影像检查;B超是盆腔病变常规影像初筛检查手段;对有条件的医院,CT在盆腔检查上应相对少用。

MRI检查明显优于B超、CT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作为宫颈癌治疗前常规的影像检查手段;B超可作为宫颈癌的初步筛查,综合MRI可以更有效、经济,简单、快速及早期诊断宫颈癌,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有效保障。

[1] 膀胱充盈准备论文:盆腔B超检查前的膀胱准备 [m/oL]道客巴巴,2012-8-9.

[2] 王建萍,张闽光,翁子敬.盆腔CT检查前下腹部准备价值的探讨[J].上海医学影像,2008(1):57-58,65.

[3] 许静洪,魏晓丽.HPV感染与子宫颈癌[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53-54.

[4] 潘东曙.性生活与宫颈癌[N].中国中医药报,2004-03-26.

[5] 刘运麟.贵州黔南布依族与汉族宫颈癌病理资料比较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5-106

猜你喜欢
盆腔B超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盆腔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