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集团:文化“引擎”助推新跨越

2013-08-24 07:39杜玉生
中国煤炭工业 2013年9期
关键词:峰峰引擎职工

文/杜玉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企业,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同样不可能基业长青和永续发展。文化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引擎”,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

作为我国最早开发利用、至今已有13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区,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根植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古赵邯郸这块沃土,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近年来,峰峰集团融入充满生机活力、不断创造历史的冀中能源“聚和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优秀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企,不断赋予新内涵,展现新风采,培育了“厚重实诚、艰苦奋斗、勤勉敬业、规矩本分”的峰峰人文精神,形成了以管理为核心、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峰峰文化”体系,成为“十二五”期间“三步走翻两番,再造两个峰峰集团”的强大引领,成为一年迈上一个千万吨台阶的强劲动力,成为全面建设现代化能源化工集团的强力支撑。

文化引领发展

在企业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下,峰峰集团始终注意发挥文化举旗、铸魂、鼓劲、聚力作用,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企业不断前行。

构筑精神家园。峰峰集团系统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知识普及、理念征集、提炼、宣灌等,形成了集团公司“五个核心理念”“十个系统理念”,统一了广大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企业由工厂制向公司制改制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冀中能源集团成立后,峰峰集团潜心研究峰峰文化体系,实现了与冀中能源集团“聚和文化”的有效对接和文化融合,确定了“峰峰文化”名称,提炼了“峰峰文化”元素、内涵、特征,确立了文化框架,提炼、完善了理念系统,包括远景目标、“十二五”目标、企业方针、企业哲学、管理理念、质量理念等13条理念构成的理念系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形成了全员认同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家园。

引领跨越发展。峰峰集团围绕 “三步走翻两番,再造两个峰峰集团”的目标愿景,用核心价值观统一意志,鼓舞不断创造历史的雄心壮志,用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企业精神鼓足士气,增强信心,用战略目标引领发展,鼓舞青年,凝聚职工,形成了实现全年各项奋斗目标的强大合力。2010年,原煤产量完成2000万吨,改写了维持30余年千万吨水平的历史;2011年原煤产量完成3000万吨,第一步发展战略胜利告捷;2012年完成原煤产量4000万吨,实现了年增千万吨的跨越。

战胜困难挑战。2012年以来,面对国际经济增速回落、国内煤炭市场受挫、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的严峻局面,峰峰集团注重发挥文化凝聚力量的特殊优势,研讨并丰富了“厚重实诚、艰苦奋斗、勤勉敬业、规矩本分”的人文精神,采纳了“89条合理化建议”,出台了“55条非常措施”,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同时,还特别注重发挥青年人特有的智慧和力量,开展“共迎挑战促发展,青春建功勇争先”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宣传青年先进典型,提炼推广青工创新成果,凝聚战胜困难的巨大力量,使企业文化举旗、引领、鼓劲、聚力作用得以充分彰显,为企业困境突围,力克难关,逆势超越提供了强大文化支撑。

文化塑造队伍

建设一支与现代化煤炭工业生产相匹配的职工队伍,必须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特别是要努力培育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青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培育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也是兴企之魂。近年来,峰峰集团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行动,扎实开展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中层干部讲业务“三讲”读书活动和优秀学习范例、优秀调研文章、优秀中心组“三优”评选活动;深入实施青年岗位成才工程,广泛开展青年思想教育、读书交流、岗位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政治理论水平和科学发展能力;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打赢三大战役,决胜五千万吨”“青春献企业,岗位立新功”“团徽在煤海闪光”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统一职工意志,发挥生力军作用,坚定企业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引领文明风尚,集聚发展正能量。先后涌现出首届全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勇救落水儿童的“矿山罗盛教”杨海军,热心捐献“熊猫血”的青年职工冯仕焱,奋不顾身英勇救火的 “雷锋组合”“最美班长”邢建芳,棚改和扶贫帮困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先进典型,成为峰峰集团的“道德名片”,并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提高岗位操作技能,规范职工文明行为。峰峰集团扎实推进素质攀升工程,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知识功底、专业功力、技能功夫、身心素质、职业素养“三功两素”技能训练,通过青工职业生涯设计,岗位AB角锻炼等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专家型、创新型的“金蓝领”职工队伍。同时,还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挖掘蕴藏在职工群众特别是青年人当中的聪明才智,通过开展小发明、小创新、小窍门竞赛,举办岗位绝技、绝活、绝招展示,评选、命名表彰“首席员工”和青年“形象大使”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职工岗位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并广泛开展全员军训,在企业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锤炼职工品质和岗位文明礼仪,如今,井上两人成行、三人成列的规范行走,井下的排队乘车、集体升入井等成为矿井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文化提升管理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文化的与时俱进,实践的深入推动着文化的不断创新。峰峰集团系统推进文化建设伊始,就定位于管理文化,始终把文化建设与推动中心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相融合,用文化推进管理创新,在管理创新中孕育文化,为企业实现目标提供了强劲的软实力。

构筑人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峰峰集团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研究、形成并推广了FRIP(责任、互动、绩效)人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包括“5E标准、6S行为规范、ABC三卡、管理人员走动巡查、手指口述工作法、军事化管理、日清日结、三工并存动态转换机制、班前讲评和礼仪、集体升入井、看板管理、定期评议”等12个支撑要素,广泛推行“定置、标识、编码、看板”四项应用技术,达到了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物物有标准,井下工作现场所有设备及空间,实现了编码、定置、标识和可视化看板,成功解决了煤矿粗放管理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全面推行“五精管理”。依托精细化管理平台,峰峰集团对精细化管理要素进一步完善,不断调标、升标。在不断夯实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区队、班组、井下和现场拓展,并向岗位延伸,全面推行以“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为内容的“五精”管理,创建“五精示范岗”“五精示范段”“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广泛开展精优作业法、卓越管理法、青年先进操作法、创新成果的实践和推广,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了企业文化落地做实,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管理全面升级,引领企业跨入了管理的新境界。

突出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了以“责任、预防、培训、奖惩、督查、创新”六大机制为经,以“铸魂、塑形、基础、素养、亲情、环境”六大工程为纬的“66”安全文化架构。完善并深化集体升入井、走动式管理、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安全确认制,开展青工安全宣教、青安岗联查互查等活动,丰富“136”安全管理模式等,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新三矿“24小时安全掌控管理法”“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牛儿庄采矿公司质量标准化建设等经验在全国得以广泛推广。

文化促进和谐

文化发展为了职工、文化发展依靠职工、文化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

丰富职工文化活动。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峰峰集团大力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了职工文化建设与时代发展相协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与职工需求相一致,与青年特点相适应的良好局面。峰峰集团始终重视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先后培育了职工业余威风锣鼓表演队、南北舞狮队、舞龙队、女子军鼓队等多个职工文化活动精品。为满足广大青工需求,还广泛开展了 “五四青年文化节”、“牵手七夕,缘聚峰峰”青年鹊桥会、“浓情中秋,月圆峰峰”青年大学生联谊会等各类青年文化活动,丰富了广大青工文化生活。

发展成果惠及职工。峰峰集团矿处级以上领导和科级干部带头捐款652万元,建立爱心帮扶基金,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向17773名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697.9万元。为99个特殊困难家庭发放救助金41.25万元。安置1068名特困职工家庭子女和989名青年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并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将让10万名职工群众告别“蜗居”,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猜你喜欢
峰峰引擎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新海珠,新引擎,新活力!
车坛往事4:引擎进化之屡次失败的蒸汽机车
爱迟到
蓝谷: “涉蓝”新引擎
年轻真好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幼年绿
白字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