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如何使用教材

2013-08-26 02:24李剑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文本

李剑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之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材是数学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必不可少的素才之一。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师成了照本宣科的“机器”。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却忽视关注人的全面的发展。这已经不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后,我们使用的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崭新的知识内容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数学教师应如何使用好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呢?笔者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探索和深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立足文本,超越文本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领会教材编写的意蕴,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教材,挖掘教材潜藏的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立足文本的同时超越文本,使学生学有新意。同时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现在我校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数学知识生活化,利用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有意地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努力创设“生活情境化”。例如,教识数时我们把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和电话号码参与教学,让他们自己先认知后讲解。

挖掘教材潜藏的文化,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如果说在数学教材编写中有一条明线的话,那么在明线背后也暗含着一条暗线。明线呈现的知识容易理解,暗线则不易。所以教师只有深悟数学教材中的意蕴,才能从整体上全面的把握教材内容,同时教师只有深入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内涵,才能科学、灵活而有效的设计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得以提升。

二、创新文本,使教材的内容呈现出灵活多变性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灵活多样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该力求做到多变,在抓住教材内涵的同时注意拉近教材与生活、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改和调换以适宜学生学习。

1.以静为动,以动促进。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与束缚,教材总是以静态的方式传递文化知识,而学生接受知识时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针对学生这点,我们要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实际上是一种游戏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同时感受获得的乐趣。这种动静结合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

2.变抽象为形象,促进学生积极思索。

数学本生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数学学习是一个思维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思考只能建立在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基础上,他们的思维呈现出形象和抽象相结合的特点,他们的抽象思维大多需要以具体表象作支撑。如果脱离生活实际他们学习就很困难,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精选教材来促进儿童积极的思索。

总言而之,教师选用教材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从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出发以外还得主动地、合理的、精心地、有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再加工和再改造,让我们教师与学生一起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生活,去感受数学知识魅力的同时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