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对比研究 (下篇)*——学生对校园的自由评价和改进建议*

2013-09-01 02:11吴硕贤
关键词:仲恺校区设施

黄 翼,吴硕贤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我国近十年来高校事业发展迅猛,普通高校数量从1997年的1020所上升到2010年的2358所。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人数从1997年的317.4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2231.8万人。①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在学生规模不断提升的压力下,原有校园规模已不堪重负,各高校纷纷设立新校区。

学生对校园规划的满意度是校园规划设计的重要评价标准,我国校园规划现状往往只从设计专业角度来考虑,忽略使用者感受。[1]本研究从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角度出发,采用开放性问卷对三所高校校园规划进行定性评价,了解学生对校园的正面与负面评价,对高校校园规划的现实需求,找出潜在问题。探讨学生对校园规划评价的关注点,进而总结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为校园规划设计和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一、三校概况

根据高校的不同行政属性,选择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北校区)(以下简称华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海珠校区 (以下简称仲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海珠校区 (以下简称广轻)这三所高校的老校区进行研究。这三所高校校园在各自所属的高校行政类别中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自身的特点。三校基本情况对照如表1,三校校园地图见图1至图3。

表1 三所高校基本情况对照表Table1 the Three Universities Comparison Table

图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校园地图Fig1 Campus map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图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海珠校区校园地图Fig2 Campus map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图3 广东职业轻工学院海珠校区校园地图Fig3 Campus map of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ology College

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主要组成部分为1931年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理工学院。而且两个校区中的老校区 (五山校区)就是位于天河区石牌高校区的原国立中山大学旧址。校园内山水相映、古树夹道,是教育部命名的“文明校园”。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创办。学校于1927年招生,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本科大学。现有两个校区,老校区位于海珠区,被城市快速交通干道内环路分为南北两区,两区的步行联系通道为跨越快速路的人行天桥。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教育厅直接管理。其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两个校区中的老校区处于海珠区,校园用地紧张,周边环境复杂,校园被居住小区隔断为两部分。

二、自由报告

为确定高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编制了开放性问卷,问卷包括三个问答题,请学生对所处校园进行描述,反映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由于采用开放性问卷时回答问题需要的时间较长,大多数学生没有耐心认真完成这项工作,故选择以多名线人各自找相对熟悉的学生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选择被调查人时注意学生所属专业不要太集中,每个高校被调查学生所属专业至少在3个以上,男女生比例大致均衡。设计开放性问卷,充分调动学生自由畅谈的积极性,写下他们对学校的感受。设计问卷时宜采用填写关键词的方式,避免长篇大论。

华工回收问卷28份,仲恺32份,广轻32份。其中华工被调查学生分别属于5个专业,男女生比例约为5﹕4,本科生与硕士生比例相当;仲恺被调查学生分别属于4个专业,男女生比例约为2﹕1,全部为本科生;广轻被调查学生分别属于9个专业,男女生比例约为1﹕4,全部为专科生。填写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很认真,调查结果具有较高信度。定性分析结果表达一般采用列表法,[2]但由于该调研数据量太大,为节约篇幅,下文采用简化的频数分析表达方式。即在定性分析数据后面的括号中写出该数据出现的频次,且只标注大于1的频次。

(一)问题1

您喜欢您所在的校园吗?为什么?请用8个以上的形容词简要概括一下您对所在校园的评价(包括正面的或负面的评价)。

1.华工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回答喜欢的占35%,回答一般、还可以的占50%,不喜欢的占15%。

对华工校园的总体评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校园选址、规模、历史感、功能布局、交通、景观、环境、建筑、设施、无线网络、校风、学风和管理问题。校园选址位置好,交通便利 (4),具有区位优势 (2)。校园规模大 (3),但各功能区距离远,尤其是居住在北宿舍区的学生觉得上课很远,走路需要半小时左右。校园的历史悠久(2)、古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兼具现代感和沧桑感。校园规划大气统一,校园功能布局合理,但服务设施有很大不足 (5)。校内交通不便 (4)、交通复杂、道路崎岖、车多路窄 (2)、交通秩序差,外来车辆多、造成尾气污染,车辆停放多而乱,校园巴士条件差、车次少、拥挤。景观绿化好(3),有山有水 (4)、风光秀美 (9),湖大、坡地多 (2)、绿树成荫、参天大树多。建筑较有韵味、古色古香 (3),但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混杂在一起,建筑风格不统一。整体环境潮热、安静 (2)、干净 (3)又有点杂乱 (4)。教室缺空调、路灯不够亮。无线网络没有充分覆盖,属于校园网络智能系统的问题。华工的校风具有多样性、生机盎然、节奏快,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富有治学精神。

2.仲恺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回答喜欢的占23%,回答一般、还可以的占23%,不喜欢的占54%。

对仲恺校园的总体评价归纳如下:校园选址近市中心 (3),交通便利 (11),周边繁华 (3)、购物点近,银行多、娱乐场所多,兼职机会多,生活方便 (7),学校附近有快餐店、超市,但超市太小。公交方便,但离地铁站远 (2)。校园规模偏小 (9),感觉拥挤,校园设施陈旧 (4)。校园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5),具有古朴气息(2)。功能布局特点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缺乏完善的娱乐设施。景观绿化环境好 (5),有大片的绿化。校园内建筑不多,课室少 (3)且没有空调,能供学生学习的地方太少;宿舍小而破旧,每间宿舍居住6至10人,人多相互干扰,环境相对较差。校园环境整洁、生活化、人气旺,但稍嫌简陋 (2)。鸟语花香、环境优美 (4),是喧嚣纷扰中的静地。生活环境总体来说较差 (2)。教学设施差 (4)、不完善,设备陈旧、实验设施不全、资源少,图书馆书类齐全、但藏书量少 (3)。仲恺校风自由而和谐、温馨而团结。同学间互相友爱,人文素质高,课堂气氛好,但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2)。校园管理不合理,课程安排不太合理。

3.广轻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回答喜欢的占53%,回答一般、还可以的占27%,不喜欢的占30%。

对广轻校园的总体评价分歧较大,针对同一个问题,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关于校园选址,大部分学生认为交通方便 (6),找工作方便,也有少数学生认为偏僻、交通不便 (2)。认为校园规模大 (5)而宽敞 (2)和认为校园规模小 (4)而拥挤 (2)的各占一半。环境优美 (11),但美观与使用结合不恰当,有点旧,空气清新绿化好(2),喧闹而有活力,认为宿舍整洁舒适 (2)和认为宿舍杂乱 (3)的人数也基本相当。建筑有特色 (2),教学设备不错。校园周围治安差、不安全 (2)。广轻校风朴实、师生友好 (4)、有创意、休闲、生活气氛浓厚、生活节奏过于紧张,学习氛围不浓 (3)。体育课很少、伙食不好。

4.三校问卷结果对比分析

三所高校的学生都比较关注校园选址是否方便出行和购物;关注功能布局的合理性,是否有完善的休息、运动、娱乐设施,是否有供学习和休闲的室外活动场所;校园规模大容易出现生活区和教学区距离太远的问题,校园规模小则显得拥挤;校内宜进行交通管制,限制外来车辆的进入,合理组织车辆停放,步行交通应顺畅;校园的历史感、建筑风格和景观绿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形成因素;教学楼和图书馆的容量、教学和实验设备的完善与否、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是属于空间和信息资源的问题;对于生活方面,宿舍的住宿条件、居住的人数、是否有电梯是学生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信息化智能系统的完善是校园跟进时代步伐的重要标志;安保关系到学生生活设施的安全性。以上所有内容融合在一起,构成学生对各个高校特有的校园印象。

(二)问题2

如果将来要对您所在的高校校园进行改进,您会提出哪些建议?

1.华工问卷信息汇总归类

关于总体规划:学生宿舍离课室距离应缩短,生活区与教学区的选址应使交通更加便利,北区或者靠近北区的教室应多一点;校园景观需要改造(3)、整理、进行环境设计;增加公共绿地、修建公园,为学生提供晨读、晨练与休憩的地方,多建一些安静、可供自习的场所。引入商家开展合作,建设较完善的商场、学生商业街、书店,以及咖啡座、茶餐厅等适合学生的交流、联谊的商业活动场所;在校园内建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超市,方便学生购物,小卖部宜合理分布。

关于交通:交通混乱、人车混行、不安全,交通秩序应改善 (3),整治乱停车、限制车速、避免穿越性交通;校园道路的升级改造做了一部分,但还需进一步深入;北区的路需要修缮,拓宽道路并管制交通;加强校内交通管理,控制、减少校外车辆的通行量;校巴发车频率宜提高,改用清洁能源的车辆,校巴发车间隔时间太长,校车太陈旧;东湖周围出行特不方便,去哪都觉得绕路,不要让无意游览的行人被迫在里面绕来绕去;增加学生步行、慢行交通空间,完善步行景观;增加新老校区间免费通勤巴士。

关于建筑:建筑风格杂乱,不够统一,新建筑与老建筑不协调,应对建筑立面风格进行统一整理,保留有特色的建筑,保持古典美;老建筑该淘汰的淘汰,该修复的修复,该保留的保留;建筑要有一定特色,不要千篇一律都是四四方方的楼房;拆掉一些建筑,改成景观绿化;教室装上空调。

关于建筑及其设施:图书馆、资料室藏书太少;食堂拥挤,希望多一点餐厅;翻新旧宿舍,建新宿舍,宿舍环境要改善一下,装空调、供给充足的热水。

关于公共活动空间: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2),增加蔽荫的空间、小尺度的休闲场所和更多的休息点。

关于环境辅助设施:增加更多便利设施,北生活区增设ATM机;校园内应多一些垃圾桶或者在树下多一些可供休息看书的座椅,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等。

关于网络智能系统:构建校园智能、电子化管理模式,包括宿舍、食堂、开水房、校园商场、公交系统等,实现校园生活信息化和智能化。

2.仲恺的问卷信息汇总归类

关于功能布局:学校建筑规划合理,能将生活、学习、运动有机联系到一起,增建大型超市、网络中心、学生讲堂,完善生活设施如运动场所,增建大型体育馆、游泳池,增加体育设施;改善饭堂、图书馆、运动场、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2),增加生活消费场所 (2)。

关于交通:完善交通,使交通人性化。

关于环境:改善周围环境,在仲恺像周围设喷泉水池;增强大学学术氛围 (4)。

关于建筑及其设施:改善教学楼和教学设施(6),装修课室、装空调,完善基本设施如实验器材;建更大的图书馆,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多建宿舍楼,改善宿舍环境 (8),把食堂、宿舍等后勤设施做得更加舒适和人性化。

3.广轻的问卷信息汇总归类

关于总体规划:扩建校园 (2);道路设计应遵循距离最短原则;增加体育场地和休闲娱乐设施;增加更多可供娱乐休闲的场所;增加饭堂、宿舍 (2);增加报亭、打印店;学校的建设不需要太实用,应代表学校的形象和能力。

关于建筑及其设施:增加教学楼和教学设备(3),改造教室;保证机房电脑够学生使用;扩建图书馆,增加图书馆设备,使图书馆的书籍种类更丰富;改造宿舍、食堂 (2),安装电梯 (3)。

关于环境辅助设施:增加休息座椅 (2)、饮水机、海报栏。

4.三校问卷结果对比分析

三所高校的学生均认为建筑及其设施不足,建议提高图书馆的藏书量、增加餐厅、改善宿舍条件。华工的面积大,但坡地多,缺少真正可进入使用的场地,如草坪,宜增加可供休憩的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绿化需要重新设计。仲恺和广轻的校园面积小。两校的学生都建议增加体育馆、游泳池等休闲娱乐设施,说明功能配套不全;而华工的校园面积大,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但存在各功能区距离较远的问题。三校均存在需要增加报亭、便利店、打印店、休息座椅、海报栏、校园指示地图等环境辅助设施的问题。

华工的校内交通杂乱是学生普遍建议整改的问题。仲恺的学生反映最强烈的是宿舍条件差,广轻最突出的问题在于需增加教学楼、教学设备和对图书馆进行扩容。

(三)问题3

请列举您到过的觉得印象深刻的3-5个高校校园,并分别用3个以上的形容词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价。

此问题不是针对学生所在特定高校,故将三所高校的问卷统一汇总。问卷总数为92份。

按照被提及频数排序,得票最多的是中山大学为48次,占问卷总数的52%;其次为华南农业大学,26次,占28%;第三为厦门大学,16次,占17%。这三所高校的评价全部为正面评价;然后是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此三校被提及频数均超过10%,其中广州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的评价为正面和负面评价兼具。接下来被提及频数较高的高校是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

通过对三校问卷结果的频次分析可知:总的来说,外地高校被提及的频数相对较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两所名校被提及频次的总体排名不及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这两所广州高校。华工的学生提及外地高校的机率比其他两校相对较大,说明华工学生的视野相对较开阔。由于华工的学生没有提及自身所处的高校,所以华南理工大学被提及频率的排名靠后,但该校在仲恺和广轻的问卷中被提及的比率也较靠后,说明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特色相对来说并不突出,或者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

对被提及高校的简要评价进行分析,可总结如下:对于中山大学校园的评价为校园面积大 (8)、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景色优美 (9)、古朴优雅 (11)、风格统一,设施全、图书馆藏书多、信息齐全,学习氛围好 (4)、文化氛围浓厚 (2)、学生素质高。对于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的评价主要为校园很大 (14)、山环水绕、绿树成荫 (3)、具有自然气息,景观绿化设施处理到位、十分宜人,设备先进 (5)、信息齐全、图书馆藏书多,气氛活跃、学术氛围好 (3)。对于厦门大学校园的评价为依山伴海 (2)、风景极其秀美 (7)、大方优雅;建筑有特色、富有学府气息;公共活动空间较多、景观小品丰富;设备齐全 (2),学习氛围好;学生街商铺林立、定位准确、有品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文化底蕴深厚,清华的“荷塘月色”、北大的未名湖和博雅塔已经成为校园的标志性景观,古色古香、环境清幽、有人文气质、休闲场所丰富、学习氛围好。这些评价大多可归于校园的历史感、标志性和人文感受方面,以上学校均具有各自独特的气质。

而对于广州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的评价则更着重于实用层面。正面评价为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藏书多、学术氛围好、宿舍条件好。负面评价为广州大学的设备不齐全;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象工厂、女生太少。

总结以上内容,发现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校园是具有历史气息、景观环境优美、拥有标志性景观、设备先进齐全、图书馆藏丰富、气氛活跃、生活便利的校园。

三、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主次要影响因素

(一)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调研问卷结果汇总,发现校园规划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校园选址、规模、功能布局、历史感、景观、交通、建筑、环境、活动场所、环境辅助设施、网络智能系统。其中历史感具体体现在建筑与校园的历史。环境满意评价是各方面综合感受的集合。图书馆的纸质藏书量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相关,也归入教学设施的范畴。在现代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藏书量包括纸质图书和数字资源两方面的占有量,电子图书和资料的拥有量属于信息化智能系统的范畴。服务设施又可称为环境辅助设施,包括安全保护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与卫生设施等。故可以归纳为校园选址、规模、功能布局、交通、景观、公共空间、建筑、环境辅助设施、网络智能系统这几项,又可归类为总体规划、规划设计和规划技术三大部分。

(二)校园总体规划满意度评价的次要影响因素

华工有一位学生提到应设置新老校区间免费通勤巴士 (现有的校车主要为接送教师服务,学生往来于新老校区之间还是依靠城市公交)。广轻有一位学生建议食堂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提及这两个问题的学生虽然寥寥无几,从比率来看占极少数,但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前者属于新老校区联系的问题,再深层次地讲就是资源共享的问题,包括空间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共享。随着高校的扩招,新校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且大多与老校区距离在半小时以上的车程。学科交叉、师生交流都成为新老校区资源共享的外在表现。后者属于可持续生态系统范畴。在重要性程序排序中生态节能问题被学生认为是校园总体评价较不重要的因素,说明我国高校学生还缺乏生态保护意识,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高校的建筑规模大,使用人群多,是耗能大户,在高校实施生态节能措施具有现实意义。同时高校建筑的业主单一,具有统一管理的优势,节能措施带来的效果易于得到反馈和显现,推广和实施的管理层面阻力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结论

综合以上主要和次要因素,影响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的因素分为三个层次:总体规划部分,包括校园选址、校园规模、新老校区的联系 (资源共享);规划设计部分,包括功能布局、交通、景观、建筑及其设施、公共空间、环境辅助设施;规划技术部分,包括网络智能系统、生态节能措施。

结语

总结了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主次要因素,为以后的定量评价提供了研究基础。开放性问卷调查对受访者的耐性要求较高,本次自由报告的受访者均花费半小时左右回答问题,态度认真。虽然本文调研样本量较小,但已基本满足抽样调查数量要求。下一步工作拟增加调研高校的数量,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围绕这几个因素展开调研,发掘不同形态校园规划之间的学生满意度评价差异。

[1]吴硕贤.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 [J].南方建筑,2009(01):4-7.

[2]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31-144.

猜你喜欢
仲恺校区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一道竞赛求值试题的探究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强强联合 仲恺高新区波士顿孵化器迈进2.0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