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152例疗效观察

2013-09-05 01:56陈智敏冯竹娥王兴生
山东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锥体外系阿立哌唑精神病

陈智敏,冯竹娥,王兴生

(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阿立哌唑是首个也是惟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多巴胺系统稳定剂[1],国外将其用于治疗多种精神障碍,国内相关报道较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们采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1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72例,女80例;年龄18~70岁,平均35.5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5.1年。首发116例,复发36例。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总分 >35分,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分总分>17分。排除标准[2]:精神发育迟滞、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及酒精、药物滥用史,有明显自伤、伤人、自杀危险或极度兴奋躁动者。

1.2 治疗及疗效评价方法 首发病例立即予阿立哌唑10 mg/d;复发病例逐渐停用原抗精神病药物,逐渐加用阿立哌唑,初始计量为阿立哌唑10 mg/d,2次/d服药,1周内逐渐增量,最大剂量30 mg/d,剂量范围为15~30(25.5±1.8)mg/d,疗程均为8周。除必要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或抗胆碱能药外,禁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分别根据BPRS及SAPS减分率评定疗效[3],减分率=(治疗前得分-治疗后某时点得分)/治疗前得分×100%。因BPRS和SAPS量表均用于评定阳性精神症状,因此两个量表具有同步性。减分率>75%为基本痊愈,50% ~75%为显著进步,20% ~49%为进步,<20%为无效。行锥体外系量表(ESRS)评分评定锥体外系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阿立哌唑治疗后患者精神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BPRS总分、SAPS总分及4个SAPS分量表得分见表1。由表1可见,治疗后2、4、8周BPRS总分、SAPS总分及4个SAPS分量表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随着给药时间延长,上述得分逐渐降低(P均<0.05)。本组痊愈40例,显著进步52例,好转40例,无效20例;显效(痊愈+显著进步)率60.53%,有效(痊愈+显著进步 +好转)率 86.84%[4]。本组 48 例(31.58%)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其中肌张力增高28例、震颤12例、静坐不能8例,均为轻度。本组治疗过程中出现失眠58例,困倦12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减轻或消失。

表1 152例患者治疗前后BPRS总分、SAPS总分及分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1 152例患者治疗前后BPRS总分、SAPS总分及分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2周及4周比较,△P<0.05

时间 BPRS总分 SAPS 总分 幻觉评分 妄想评分 怪异行为评分 阳性思维形式障碍评分治疗前 40.80 ±10.87 21.13 ±3.72 5.85 ±0.87 5.78 ±0.923.88 ±0.78 5.88 ±0.85治疗后2 周 24.25 ±9.30* 12.28 ±1.93* 3.25 ±0.35* 4.21 ±0.62* 2.28 ±0.53* 3.88 ±0.45*4 周 17.42 ±8.73* 10.11 ±0.78* 1.58 ±0.21* 3.28 ±0.38* 1.52 ±0.23* 2.38 ±0.33*8 周 10.10 ±8.18*△ 7.21 ±0.53*△ 1.28 ±0.15*△ 2.85 ±0.25*△ 1.32 ±0.13*△ 2.23 ±0.2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其发病机理较复杂,目前普遍认为可能与脑内某些部位内多巴胺功能亢进、脑内5-HT活性降低及二者不平衡有关。阿立哌唑在国外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5]。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拮抗多巴胺受体不同的是,其不但能部分激动多巴胺D2受体[6],使多巴胺信号达到稳定正常水平,亦是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和5-HT2A受体拮抗剂,是迄今为止惟一的非D2全拮抗的抗精神病药[7],也是第一个兼有5-HT稳定特性的部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多巴胺—5-HT系统稳定剂[8,9];另外阿立哌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体位性低血压、镇静、体质量增加等)的风险较小。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功能选择性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①作用于D2受体,对中枢—边缘通路可产生功能性拮抗作用,改善因D2过度活动引起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怪异行为及阳性思维形式障碍。②对中枢皮质通路产生功能性激动作用,改善因D2功能低下所引起的阴性症状、认知缺陷;③作用于5-HT受体,改善认知及情绪障碍。由于阿立哌唑可不完全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故很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因其不完全阻断结节漏斗通路多巴胺的活动,很少引起催乳素水平增高及体质量增加。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亦较低,且程度较轻,患者能够耐受。进一步证实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1]郑广翔,徐淼.从阿立哌唑的药理学特性看其疗效和副作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6):487-489.

[2]龚华,王继红,曹红军.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8):35-36.

[3]熊辉,李沛亨,徐进,等.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7):1290.

[4]袁瑷琳.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6,18(12):1041-1042.

[5]杨雪蕊,陈旭冰,陈光勇,等.阿立哌唑的研究状态[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75-76.

[6]孟彬,张炳奎,武景霞.阿立哌唑治疗闭经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3):168.

[7]马培奇.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及其市场展望[J].上海医药,2003,24(10):458-460.

[8]李晓红,蔡焯基.阿立哌唑治疗情感障碍的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36(3):178-181.

[9]沈渔邨.精神病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7.

猜你喜欢
锥体外系阿立哌唑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物与苯海索联用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都有精神病
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1例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阿立哌唑对躯体形式障碍治疗的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