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68例

2013-09-06 09:28赵毅鹏
中医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金钱草平片泌尿系

赵毅鹏

(新乡市中医院,河南新乡453003)

泌尿系结石是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的总称,以突然发生的剧烈腰痛牵引少腹,尿频,尿痛,尿色混浊,甚至尿中有血或砂石为主要临床表现。腹部X线平片可见结石阴影,或B型超声波检查可见结石光团。泌尿系结石可引起尿路损伤、梗阻,并发感染,致使肾功能受损。2005年 1月—2012年10月,笔者采用清热利湿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4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3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男29例,女39例;年龄25~63岁;病程4 h~13 a。肾结石25例(双侧10例,单侧15例),输尿管结石35例(上段13例,中段18例,下段4例),膀胱结石6例,尿道结石2例;初发35例,反复发作33例。对照组65例,男28例,女37例;年龄22~64岁;病程5 h~12 a。肾结石26例(双侧8例,单侧18例),输尿管结石32例(上段11段,中段19例,下段2例),膀胱结石4例,尿道结石3例;初发36例,反复发作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泌尿系结石的诊断标准。①具有典型肾绞痛、腹痛及血尿史(包括尿常规或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可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及肾区叩击痛。②B超检查提示泌尿系各部位结石或伴有肾盂积水。③腹部X线平片检查显示结石阴影。④无明显肾功能损害及其他急腹症,5 mm<结石横径<10 mm,6 mm<结石纵径<18 mm,并排除输尿管梗阻、梗阻性肾病、肾及输尿管先天畸形、肾结核,或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病患者等。排除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不符合纳入标准者,不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有第①项并有②或③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2.2 中医辨证标准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石淋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属下焦湿热型。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排石颗粒(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口服清热利湿通淋汤,药物组成:金钱草30~60 g,海金沙15 ~60 g,石韦 10 g,滑石30 g,冬葵子10 g,车前子 15 g,川牛膝 10 g,威灵仙 15 g,鸡内金15 g,瞿麦20 g,杜仲 12 g,茯苓 15 g,枳壳 10 g,生大黄 5 g,甘草10 g。加减:尿血重者,加白茅根30 g、小蓟30 g;疼痛剧烈者,加白芍30 g、醋延胡索30 g;伤阴者,加南沙参15 g、生地黄10 g;湿热重,加萹蓄10 g、竹叶10 g;久病气虚者,加党参10 g、黄芪20 g;肾虚腰痛重者,加桑寄生15 g、补骨脂10 g。将上药用水浸泡1 h,武火煎沸,文火煮30 min,取汁 200 mL,2 煎取汁200 mL,两煎混合,1 d 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必要时均给予西药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治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每天不少于3000 mL,多做跳跃运动或扣击腰部,2~3次/d,5~10 min/次。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4 观测指标及方法

密切注意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注意有无结石排出。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腹部平片,B超等。

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结石排出,症状消失,B超或腹部平片结石阴影消失。好转:症状改善,B超或腹部平片结石缩小或位置下移。未愈:症状及B超、腹部平片检查结石无变化。

6 结果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3.08,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7 病案举例

患者,女,35岁,2007年3月29日初诊。主诉:左侧腰腹部胀痛难忍5 h。现病史:5 h前突发左侧腰腹部胀痛难忍,在某诊所给予杜冷丁肌注,症状减轻。1 h前再发,遂到本院就诊,症见:腰腹绞痛,痛及前阴,小便涩痛,尿中带血,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尿常规示:RBC(+++)。B超示:右侧输尿管有0.8 cm×0.5 cm结石声影,伴左肾轻度积水。西医诊断:泌尿系结石。中医诊断:石淋,证属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治宜清热利湿,排石通淋。处方:金钱草60 g,海金沙15 g,滑石30 g,石韦10 g,冬葵子 10 g,车前子 15 g,川牛膝 10 g,威灵仙15 g,鸡内金15 g,瞿麦20 g,杜仲12 g,茯苓15 g,枳壳10 g,生大黄5 g,甘草10 g。1 d 1剂,分早晚2次温服。服上方5剂后疼痛明显减轻,伴随症状消失。效不更方,继用上方再服5剂,偶有轻微疼痛,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继续服药共30剂,患者症状消失,未诉不适,饮食、睡眠、大便均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尿常规正常,B超检查泌尿系统未见异常。

8 讨论

中医学认为:泌尿系结石为湿热下注,煎熬尿液,结成砂石,属“石淋”“砂淋”“血淋”等范畴。人体的水液代谢调节与肺、脾、肾及三焦有关。正常的泌尿是由膀胱的气化产生,气化的动力来自肾脏。各种原因导致肾虚,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使体内水液代谢失调、开合失司,引起水道涩滞;或因情志抑郁,气机不畅,导致气滞血瘀,水液蓄结尿路,日久水液杂质沉渣结为沙石,发为本病。正如《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云:“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令闷绝。”《杂病源流犀烛·卷九》云:“砂淋者……及膀胱阴火煎熬,津液凝结也,轻则为砂,重则为石。”《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引朱震享心法:“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水火不交,心肾气郁,遂使阴阳乖舛,清浊相干,蓄在下焦故,故膀胱里急,膏、血、砂、石从小便道出焉。”方中金钱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善消结石、尤宜于治疗石淋[3],海金沙其性下降、善清小肠、膀胱湿热、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3],两者共为君药;石韦清利膀胱而通淋,冬葵子甘寒滑利、利尿通淋,滑石清膀胱湿热而通利水道,车前子善通利水道、清膀胱热结,共为臣药;瞿麦、茯苓、川牛膝利水通淋,大黄、枳壳理气通腹,鸡内金、威灵仙化坚消石,杜仲补肾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金钱草、瞿麦、车前子、茯苓、泽泻等清利湿热药有明显的利尿和增强输尿管蠕动作用。特别是金钱草,可使肾脏中钙的沉积减少,使草酸盐结石变碎。此外,本法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使炎症渗出减少,从而抑制尿石的增大,防止结石粘连嵌顿。不少患者排出的结石变碎、质软,有的虽未见排石,但石影已消失。可见本法除有“清洗”的物理作用外,还有着未知的生物化学等方面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75-17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62-267.

猜你喜欢
金钱草平片泌尿系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金钱草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的建立及与混淆品的差异研究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冠心平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抗氧化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金钱草,不起眼儿的排石良药
金钱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