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3-09-09 08:11编辑耿秋
中国新时代 2013年2期
关键词:亚洲改革经济

| 编辑· 耿秋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巨大和精巧的网络系统,不能‘边设计、边施工’,也不能由各个部门和各个地方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设计,然后拼凑成一个体系。”

——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于2013年01月10日在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主办的报告会上所阐述的观点。他认为,应该采用问题导向的方法进行改革方案设计。当前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政治领域都存在一些反应强烈的突出矛盾,“对症治疗”只能取得短期疗效;必须找出产生问题的体制性原因,通过有针对性的改革铲除问题的制度基础,从分析现实矛盾入手,确定改革的重点和进行重点改革的方案设计,最后汇成总体方案。

“当欧美经济较疲弱时,各国经济都会比较放松,我们需要担心人民币的升值和通货膨胀。”

——这是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日前于广州举行的“第五届成长型企业峰会”上所发表的言论。他指出,目前为止,基本上是量化宽松,今年会持续这样的情况。欧、美、日三大经济体无一例外都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人民币升值,使中国的操作空间产生很大的压缩。如果中国的通胀为4-5%,经济只有继续放慢,所以通货膨胀的上升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预计2013年中国将加快资源价格、利率市场化等经济领域的改革。

——这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于2013年01月14日公开发表的言论。他认为,2012年前三个季度中国面临经济改革的良好机遇,因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可能会维持在3.5%以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应该在8%左右,从而为政府推行一系列改革创造条件。他表示,近期最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领域包括资源价格、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营改增扩围等。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发展思路,意味着中国将开始自己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道路,而在这一发展方式下,中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

——这是美国未来趋势学家、《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媒体专访时所阐述的观点。他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将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新方式。里夫金说,目前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正在进行不断地尝试。但这些国家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没有将新的发展方式上升到战略层面,因此即便像美国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产业政策,但却无法产生进一步的协同效应,从而彻底摆脱经济危机。

“尽管过去十年里亚洲金融资产增长480%,但该增长背后却隐藏着巨大风险。”

——这是2013年01月15日IMF全球副总裁朱民在2013年亚洲金融论坛演讲中所阐述的观点。他表示,过去十年,尽管亚洲整个金融业占全球的比重不是很大,但金融资产增长速度的确令人震惊;同时,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却存在着巨大风险。朱民称,亚洲的资本市场尤其是银行市场,波动变得越来越大,美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剧烈程度与亚洲股票市场之间差距非常大,亚洲地区的波动性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要超出3-4倍。

“美联储采取的债券购买计划已经帮助利率水平显著下降,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是一个有效的工具。”

——这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的一场演讲中所阐述的观点。他认为,美联储将继续评估这一计划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影响。目前来看宽松政策并没有带来严峻的通胀风险。伯南克指出,宽松政策是提高消费者住房负担能力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复苏的一个因素。不过,尽管近期已经出现了一些改善迹象,但经济复苏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全球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依然缓慢,他对未来数年美国经济增长“谨慎乐观”。

猜你喜欢
亚洲改革经济
亚洲自动售货机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改革之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改革备忘
亚洲足球
改革创新(二)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