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分析①

2013-09-10 06:33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杜继勇宫颖华
中国商论 2013年30期
关键词:储蓄率生育率储蓄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杜继勇 宫颖华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宋文光

1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现状

随着北京市人口的自然变动,其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1964年,北京市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占全部人口的41.5%;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4.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北京市0~14岁人口比重逐步下降。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只占8.6%,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到8.7%。按照国际上通用的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的判定标准,北京市自2000年以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同时,人口总抚养比也相应改变。总抚养比从1964年的83.82%下降到2010年的20.92%,共计下降了62.9个百分点,少儿抚养比方面,2010年比1964年下降了65.89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方面,则比1964年上升了2.98个百分点。

表1 北京市各年份人口比重及抚养比 单位:%

2 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及抚养比变动预测

人口预测,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现状和人口发展规律为基础,结合当地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出生性别比、净迁入人口规模等指标,以及相关人口政策与法令等多种因素,对当地未来人口发展状况进行的预测。为了揭示北京市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本文对北京市未来五十年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行了人口预测,并采用了一款由中国国家计划生育部门开发的人口预测软件(CPPS)进行预测,以2010年为预测基年,对北京市未来50年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预测。

2.1 人口预测方法的选择

人口预测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影响人口预测的质量,同时,预测质量还受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进行人口预测前,需要首先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假设:即假设行政区域设置保持不变;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平稳;净迁入人口的生育水平与当地户籍人口生育水平相同;未来人口的死亡模式不变。基础数据的准备是进行人口预测的关键,需要对所需的原始数据进行梳理、录入和存储。运用CPPS软件对北京市未来人口变动趋势进行预测时,首先,需要对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初始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录入数据表作为人口基础数据;最后,对人口基础数据进行存储。

2.2 人口预测的参数选择

本研究中的人口预测参数选择如下。

生育率参数:北京市2000年的生育率为0.68,2000年后生育率准确数据缺失,2010年北京生育率假设为0.68;2011~2020年生育率假设线性递增至2010年全国生育率水平1.44;2020~2030年生育率假设线性递增至1.63;以后保持这一水平。

平均预期寿命:北京市200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男性为74.33,女性为78.01。假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从2011年到2020年,每年的预期寿命平均增加0.1岁,2020年以后平均每年增加0.05岁,一直增加到2060年。

出生性别比:以2010年的常住人口出生比106.8为基数,到2020年按线形差值递减降到104,2021~2060年保持104的水平。

净迁入人口规模:假设2011~2020年平均每年净迁入人口20万人、2021~2030年平均每年10万人、2031~2060年平均每年5万人进行设计。迁入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与本地数据一样且保持不变,即出生率7.48‰、死亡率4.41‰。

2.3 人口预测的结果

通过CPPS人口预测软件和人口预测模型得到以下数据:北京市常住人口总规模从2011年至2021年一直处于增长阶段,2020年达到最大值2015.79万人;从2020年起,人口总规模开始下降,到2060年,人口总规模降至1500.9万人。表2是2015年至206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规模。

表2 北京市未来50年常住人口规模预测表 单位:万人

根据CPPS软件的计算结果可以计算未来50年的人口结构、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以及总抚养比(见表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0~14岁人口比重在未来50年里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状态,最低9.95%,最高13.70%;15~64岁人口比重在未来50年里一直处于下降过程中,从2010年的82.70%一直下降到2060年的45.05%,揭示出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低,不到总人口的一半;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比重在未来50年中基本处于上升状态,从2010年的8.7%上升到2060年的42.89%,表明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高,社会负担越来越大。从抚养比来看,三种抚养比在未来50年都是上升趋势。少儿抚养比从10.4%上升到26.77%;老年抚养比从10.5%上升到95.19%;总抚养比从20.9%上升到121.96%。

表3 北京市未来50年各年抚养比数据 单位:(%)

如果以总抚养比50%为“人口红利期”界定标准的话,北京市“人口红利期”将在2030年左右结束。这一时间正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育高峰出生人群逐步进入到退休年龄的时间。所以,北京市的人口红利期还将持续20年的时间,而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之后,就要承担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

3 北京市城乡居民储蓄率的变动情况分析

本文采用了北京统计年鉴中1995年至2010年的北京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来反映北京市城乡居民储蓄情况的变化趋势。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北京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储蓄之外,人们有了更多的收入分配方式(债券、基金、股票、保险、黄金等),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储蓄率水平。从表4中每年北京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的正增长率可以看出,每年的储蓄余额较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4 北京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1958年,美国人口学家科尔和胡佛提出了关于人口问题的抚养系数假说,来证明人口年龄结构与当地储蓄率变化之间的关系。该学说认为,随着医疗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儿童死亡率快速下降,生育率快速上升。相应的导致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使得被抚养人口的规模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消费需求,而使得储蓄减少。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高比例的少儿人口比例演变成成年人口比例,使得储蓄率随之提高。而随着这部分高比例的成年人逐步转化成老年人口时,储蓄水平又会逐渐降低。该学说还指出,亚洲地区快速增加的储蓄率水平就是因为抚养比迅速下降所导致。而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两地区抚养比例不同而造成的储蓄率水平不同。Leff基于1964年74个国家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资料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速度、人均收入水平、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对当地储蓄率有明显的影响。Ram基于1977年多个国家的人口数据进行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表4 北京市1995~201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GDP数额表

本文利用Leff模型来实证北京市人口抚养比对当地储蓄率的影响程度。首先,以北京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作为因变量,然后,以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人均收入水平、少儿抚养系数和老年抚养系数为自变量,构建模型,反映抚养比对北京市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

图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

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北京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人均GDP、GDP增长率、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的回归方程为:

根据公式可以看出,相关系数是0.957,证明此模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很高;判定系数达到0.885,证明拟合度较高;标准差数据是0.05026,证明误差较小。

从以上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北京市的老年抚养系数与储蓄率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老年抚养系数越高,储蓄水平越低。

综上所述,北京市从2000年起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0年中,北京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越来越高。以1995~2010年北京市人口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果,老年抚养比越高,储蓄水平越低。也就是说,随着未来北京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重,北京市居民储蓄水平会逐渐降低。

[1]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于学军.中国人口转变与“战略机遇期”[J].中国人口科学,2003(0l).

[3]王德文,蔡!,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J].人口研究,2004(05).

[4]王金营.中国人口劳参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J].人口学刊,2006(04).

[5]杨良初.社会保障基金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蔡!.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储蓄率生育率储蓄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爱心储蓄
韩国生育率创50年来新低
储蓄方法面面观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外籍妈妈提升德国平均生育率
居民持久收入水平对储蓄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不能“妖魔化”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
人生是一种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