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率

  • 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分析
    一提的是,居民储蓄率仍然呈上升趋势[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大量农民选择外出务工。近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数量庞大,2021 年已达到峰值,约1.7 亿人次,研究农民外出务工与农村居民储蓄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并进行分析,有利于为我国进一步引导居民消费、进行消费转型提供参考。1 文献综述现有研究从多个角度解释了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后,大致将其划归为4 类,分别为保险、预期心理变化、收入变化以及劳动力转移。第1 类文献探究各

    山西农经 2023年17期2023-10-25

  • 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非线性影响及人口老龄化的门槛效应
    保率、替代率与储蓄率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三者之间的门槛效应。根据PSTR模型的线性检验结果可知,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在不同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区间,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替代率对储蓄率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当老年人口抚养比高于0.2002时养老保险参保率与储蓄率的关系呈从显著正相关到负相关的转变;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虽然始终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当老年人口抚养比超过0.101时,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储蓄率的负向影响大幅减弱。这表明,随着老龄化

    人口与经济 2023年1期2023-06-22

  • 从“新消费”视角探讨储蓄率下降的原因
    来,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本文从“新消费”角度探讨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短期内享受型消费支出显著提高,但是长期来看,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这一发展型消费。人们通过教育提高意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储蓄率下降的原因,还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关键词:“新消费”;储蓄率;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本文索引:宋爱琳.<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13):-090.中图分类号:F83

    中国商论 2022年13期2022-07-21

  • 遗产动机对中国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
    凸显,老年家庭储蓄率居高不下,标准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已无法解释。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遗产动机视角分析老年家庭高储蓄率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老年家庭遗产动机显著提升家庭储蓄率,遗产动机使得老年家庭储蓄率水平显著提高5%—10%左右。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较于城市家庭,遗产动机对农村家庭储蓄影响显著;相对于高等财富家庭而言,遗产动机显著促进中低财富家庭储蓄率水平,说明 “未富先老”使得老年家庭有更强的遗产动机进行储蓄;对于家庭不同生活状况的子女,遗产动机

    人口与经济 2021年2期2021-06-22

  • 农村居民储蓄率与收入差距、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国农村居民的高储蓄率现象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不仅与农村居民现有的生活质量具有密切关联,更与未来他们的发展前景息息相关。随着国家不断努力减少贫困,缩减贫富差距,农村居民的储蓄率呈现出越来越有规律的波动。中国六亿农村群体,拥有的储蓄量达到10万亿以上,有效的分析与预测这一大笔资产的变动与哪些因素有关,将为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捋清思路,为更方便地开展农村金融业扫清障碍[1]。1 背景分析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储蓄大国,储蓄率居于世界前列。2019年,人民币存款

    中国林业经济 2021年2期2021-03-31

  • 引入人口老龄化和国民储蓄率因子的索洛模型
    口老龄化和国民储蓄率两个影响变量因子,对索罗模型进行扩展,使经济增长的研究方向更加接近现实意义。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储蓄率;索洛模型1索洛模型发展概况经济增长是人类世代繁衍的核心追求,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的变化因素,为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在对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和探索做出很多的贡献,并且研究模型种类繁多。下面简单介绍一些相关的模型发展历程:1.1哈罗德-多马模型20世纪40年代,哈罗德和多马曾最早在经济学中提出了一个结合数

    成功营销 2021年9期2021-03-24

  • 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新趋向
    等收入群体  储蓄率  经济风险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并将“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纳入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阶段目标中。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驱动力逐步从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更多依靠消费拉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态度的转变带来了信贷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相对应的是,储蓄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储蓄率下降的原

    人民论坛 2021年4期2021-03-10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词:产业锁定;储蓄率;需求动力中图分类号:F27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1.026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原因分析1.1 从金融供给端分析(1)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和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短期性存在矛盾。经济结构调整中部分经济增长薄弱环节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定时间,而商业银行的利润回报则要求在短期内实现,在贷款期限的选择上,相比中长期贷款,金融机构更加青睐票据融资和短期借款,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期2021-01-15

  •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因素方面,会从储蓄率、资本生产率以及投资与储蓄转化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金融发展会影响经济增长,要让金融活动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出积极影响,就需要规范金融活动,突出金融活动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关键词]储蓄率;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影响因素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0.061[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20-0-020     引 言近年来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0期2020-12-11

  • 我国城镇储蓄率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著促进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增加,少儿人口抚育比和老年人口抚育比会显著抑制储蓄率水平;养老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储蓄率呈显著正相关,养老保险缴费额只在有限的水平下与居民储蓄率呈正比例关系。关键词:储蓄率 人口流动 抚育比 养老保险一、引言我国当今的储蓄率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居民将可支配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居民储蓄率高意味着消费支出处于低水平,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本文对储蓄率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人口结构和养老保险制度。比

    时代金融 2020年23期2020-11-06

  •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
    龄化对我国居民储蓄率的正面影响,及其当前影响储蓄率的负面因素,并就如何降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给出建议。关键词:老龄化;储蓄率;资本中图分类号:C924.24;F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2-0003-02引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依据联合国的标准,中国已于2000年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成为未富先老的国家。预计2019年中国新生人口仅为一千多万,将会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2期2020-04-09

  • 宁夏城乡居民储蓄率分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我国居民储蓄率持续下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对宁夏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宁夏地区城镇居民储蓄率稳步上升,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储蓄率则出现了大幅下降。从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两个方面对宁夏地区城乡居民储蓄率分化的原因分析表明:城乡居民储蓄率分化有其背后的合理原因,但也要充分关注未来城乡居民储蓄率的变化趋势。关键词:储蓄率;城乡分化;劳动力转移率;收入差距指数中图分类号:F832.1                  

    西部金融 2019年3期2019-12-12

  • 中国消费率下滑引致的经济风险分析
    念影响,中国的储蓄率长期居于世界前列,远超世界平均储蓄率。相应的,中国消费率也处于世界低端水平。不敢花钱,低端消费等客观现实是导致中国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当前消费率下滑也与2008年经济危机以及中国经济下行等经济环境有关。消费率的下滑会引致国民经济失衡等经济风险,需要相关部门提起重视。本文将结合中国消费率下滑的原因探究其可能引致的经济风险,探究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稳定性的措施。关键词: 消费率;经济风险;储蓄率;人力资源;宏观政策引言“有钱存起来”是中国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19年10期2019-11-18

  • 国际市场环境下中国降低储蓄率与消费促进关系的研究
    内需要减低国内储蓄率,而储蓄率的降低则需要政府采取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大向国内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开放金融、教育等服务和非贸易部门以扩大供应。关键词:储蓄率;降低;消费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是由三驾马车拉动的,即出口、投资、消费,其实出口也是一种消费,是国外消费,所以三架马车其中之一的“消费”是特指国内消费。而投资又分为政府投资和民问投资,在中国,政府掌握了财政大权,所以投资一直以政府投资为主。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再加上2017年初开始的全国性的供给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期2019-10-21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储蓄率的实证探讨
    型,对中国实际储蓄率与经济达到稳态时的储蓄率理论值进行对比,发现我国经济的实际储蓄率在1978—2017年间平均为41.7%,比稳态时的均值高了3.8%,从总体看存在储蓄过度的问题,但是从2010年开始我国储蓄率逐年下降,且下降速度不断加快,2014年下降至稳态水平以下。利用菲尔普斯的“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对国内经济是否达到黄金律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在黄金律稳态水平以下运行,若储蓄率继续下降,将会使经济发展更加偏离黄金律稳定水平。

    重庆社会科学 2019年5期2019-09-10

  • 中国能否迎来第二次人口红利? ——基于内生视角的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研究
    比例推高了中国储蓄率,使中国收获了第一次人口红利,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1)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长期以来的高储蓄率受到了显著影响。老龄化究竟会降低储蓄率还是提高储蓄率呢?学术界对此存有分歧。生命周期假说(LCH)理论认为,人会统筹一生不同阶段的收支以平滑其终生消费路径,成年时期的收入高于消费,因此储蓄大于消费,进

    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8期2019-09-04

  •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下安徽最优储蓄率研究
    经济学家所言,储蓄率作为影响地区消费和投资的重要因素,虽然高储蓄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投资资金和金融支持,然而过高的储蓄则未必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带来社会内部的消费不振、产能过剩的局面。最优储蓄率作为当前新常态经济下,平衡消费与投资的重要渠道,是政府调整宏观经济的重要依据,因此探究当前我国储蓄率的经济增长效应,判断当前储蓄率的高低程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最优储蓄率,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引导实际储蓄率向最优储蓄率方向变动,是亟需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从

    中国商论 2019年7期2019-04-26

  •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储蓄率的变动、影响与对策研究
    国一直是全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2010年以来,我国国民总储蓄率不断下滑,由2010年的51.6%下降至2017年的46.4%,且增速下降幅度较大。储蓄率大幅降低对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稳定会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导致投资率的大幅下降,从而对经济结构调整速度提出更高要求。第二,带来债务占GDP比率的大幅提升。若债务和投资未出现相应调整,势必将推高融资成本,增加债务偿还负担,导致金融风险外部脆弱性的增加。因此,从政策层面看,应高度重视储蓄率问题,

    金融与经济 2019年2期2019-03-22

  • 人口年龄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
    结构变迁与居民储蓄率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儿童抚养比例与居民储蓄率有着负向关联性,老年人抚养比例与储蓄率有着正向关联性;即便人口年龄结构同居民储蓄率有着明显的关联性,但其关联程度并不大,真正对储蓄率有较大影响的是产业结构的变迁,本文用二三产业比表示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发现二三产业比是影响居民储蓄率的极其关键的因素;此外,前期储蓄率的表现对当期储蓄率有正向影响。由此,我们得出相应的结论以及建议。关键词:储蓄率;人口年龄结构;产业结构变迁;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期2019-02-28

  • 云南省人口抚养比对储蓄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的作用,一般用储蓄率来衡量。目前云南省正在经历的人口抚养比变化,会造成不同年龄阶段经济行为“异质性”对抚养主体抚养负担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储蓄率变动。通过云南省1982-2016近三十年的人口抚养比和储蓄率情况,实证分析云南省人口抚养比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关键词:人口抚养比;储蓄率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6.014云南省的人口年龄结构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就随着“计划生育”和“二孩”政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6期2019-02-19

  • 警惕储蓄率下滑过快严重影响金融稳定
    增长。当前我国储蓄率仍处在较高水平,但已经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由2013年的11.6%下降至2016年的7.7%,而且始终低于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因此,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误导和炒作,我们需要保持必要的警惕,尽早重视和防范对于储蓄率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的高储蓄为高债务提供了缓冲,储蓄率过快下滑容易引发债务风险。自2008年以来,中国的整體债务快速增加,债务占GDP的比率在2007到2015年期间提高了约100个百分点,防范金融风险

    财经国家周刊 2018年22期2018-11-23

  •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储蓄屡创新高,储蓄率也排在世界前列。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综合分析我国居民储蓄的现实影响因素,以近二十年来最新数据作为样本探究居民储蓄居高的成因,并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做出合理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 储蓄率 居民储蓄 现实因素 实证分析一、我国居民储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额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从1978年的210.6亿到2016年的60.65万亿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增长了几百倍,即使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增长速度依旧令人震惊。与之相对

    大经贸 2018年9期2018-11-06

  • 国内储蓄率变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组一、我国国民储蓄率基本情况居民储蓄率的计算方法大概有3个方面:第一,居民个人每一年存起来的钱占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的比例有多少,这是根据居民收入来计算的。第二,居民个人每一年存款的钱占GDP的比例有多少,这是GDP统计的口径。第三为世界银行所定义的国民储蓄率。表1 我国居民储蓄率变化表上表可以得出,以GDP口径统计,我国居民储蓄率为9.3%,以居民收入口径统计,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1%。不仅如此,我国居民储蓄率还有下降的趋势。表2 我国储蓄率变化情况表

    现代金融 2018年10期2018-10-25

  • 我国城镇家庭收入差距对储蓄率的影响
    收入差距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进行探究,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居民消储蓄偏高的现象与收入差距扩大有关,收入不平等加剧在居民攀比动机的作用下刺激了居民对于能够彰显地位、社会等级的商品的消费需求,而介于我国消费信贷不发达、社会保障水平低的因素,人们普遍存在信贷约束以及需要进行预防性储蓄的局限下,消费者受到较强的外在和内生的流动性约束,只能通过增加储蓄来实现攀比消费,这就进一步解释了我国居民储蓄率常年居高不下的现象。关键词:收入差距、储蓄率、攀比动机、流动性约束纵观近十几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2018-05-21

  • 农村婚姻市场扭曲研究
    国民生活和国民储蓄率带来重大影响。基于基本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从性别比例失衡这一视角来说明我国农村婚姻市场扭曲的原因,最终得出在这种扭曲的婚姻市场下,对婚姻双方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关键词:性别比例;婚姻市场;过度竞争;储蓄率1 引言2016年春节一则“上海女孩随江西男友回老家,年夜饭后分手”的新闻引得国民议论纷纷,而近些年农村适婚男性节假日排队相亲,农村天价彩礼和越南新娘现象无一不说明我国农村适婚男性成婚的困难性。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可以将我国所有适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1期2018-04-24

  • 网络购物促进了我国家庭的消费吗
    消费,降低家庭储蓄率。按购物途径将家庭消费分为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购物对线下消费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从家庭群体来看,对于富裕家庭,网络购物的消费促进作用更大,对线下消费的挤出效应较小。对家庭网络购物动机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收入和资产的增加,家庭更可能因为便利性和商品服务的多样性而选择网络购物。由此可见,网络购物对家庭总消费水平的提升,更多地是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扩大消费市场供给从而促进消费升级实现的。本文研究为利用“互联网+”扩大内需、促进

    当代经济科学 2017年6期2017-12-25

  • 婚姻推迟与储蓄率上升 ——一项基于婚姻储蓄的解释
    5)婚姻推迟与储蓄率上升 ——一项基于婚姻储蓄的解释江涛(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武汉 430205)未婚人口比例上升,意味着为结婚而储蓄的家庭比例上升,从而提高家庭储蓄率。通过分析与婚姻有关的变量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使用199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用高校学生占所在省份人口比和城镇化率作为未婚人口比例的工具变量,研究婚姻因素对家庭储蓄率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逐年上升的男女未婚人口比例对储蓄率具有显著正影响。这表明婚姻因素推动了家庭储蓄率的上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5-02

  • 我国高储蓄率对经济的影响探讨
    前来看,我国的储蓄率仍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状态,而这往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关键词储蓄率经济发展影响我国的储蓄率近年来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且仍保持一个不断上升的状态。为了保证我国未来的经济能有得到相对平稳的发展,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要能给予国家高储蓄率问题足够的重视,且与此同时还要能對高储蓄率对国家经济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就高储蓄率的实质来看,其对国家的经济既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往往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一、高储蓄对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就经济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23期2017-04-01

  • 我国M2/GDP偏高的原因及及对策分析
    M2/GDP;储蓄率;出口一、我国M2/GDP高企的原因分析(一)经济的货币化进程不断深入导致我国M2/GDP呈上升趋势所谓货币化进程就是指原来那些没有用货币进行交易、本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易但技术条件不够、原来尚不存在的那些商品现在均以货币的形式进行买卖交易的过程,货币经济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到以货币为交易媒介的时代,而非货币经济则是指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或物物交换的时代。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物物交换是非常普遍的形式,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0期2017-03-31

  • 我国高储蓄率浅析
    以后,我国的总储蓄率储蓄上涨,直到2006年涨破50%达到51.4%,并且以后还将继续上涨。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对对我国的高储蓄率问题一直是持以高度关注。目前世界经济危机还尚未得以化解,并且我国还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如何扩大内需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而降低储蓄率,是我国经济复苏并维持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的高储蓄率也就成为了学者关注的焦点。首先看看高储蓄率给经济结构带来的现实影响。对于个人而言,收入要么用于消费要么用于储蓄,那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7期2017-03-24

  • 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红利效应的影响及应对
    政策的实行对“储蓄率”及“城镇化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②在城市,二孩政策的人口红利效应主要通过提升劳动年龄段的人口数量体现;在农村,则主要通过推动性别比的均衡发展体现;③在城市及农村均缺乏鼓励生育二孩的配套政策;④二孩政策的生效具有滞后性;⑤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契机难以把握。结合本文预测结果,2050年,老年抚养比高达51.45%,为使人口红利效应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现有制度,鼓励生育二孩;注重教育,特别是针对农村女孩的高等教育,提高人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年11期2017-02-17

  • 中国企业储蓄率变动原因探析*——基于2000—2013年资金流量表
    2)中国企业储蓄率变动原因探析* ——基于2000—2013年资金流量表陈牧融, 张晓曦(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北京 100082)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企业部门的储蓄率变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国民储蓄率自2008年增势减缓,主要因为企业部门储蓄率出现下降,企业支付的劳动者报酬、财产支出以及融资渠道的变化是企业储蓄变动的主要原因。进一步通过E-G协整法探究企业储蓄率对国民经济、投资率的影响,发现企业部门对经济发展和投资水平起到积极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11-14

  • 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生的重要问题,储蓄率由利率、收入、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共同决定,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形态和历史背景,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多种多样。高储蓄率对经济的发展有利也有弊,要让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就要将储蓄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关键词】储蓄率 影响因素 化解对策一、中国居民储蓄现状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经济高速稳步增长,然而我国的储蓄率却长期居高不下,据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GDP已高达585336.8亿人民币,较上年增长了7.7%,与之相对应的

    时代金融 2016年24期2016-09-10

  •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影响研究
    重的升高是居民储蓄率不断提高、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引起了失业率上升的结论。本文最终提出把握新常态机遇,政府引导发展老龄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准备应对延迟退休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储蓄率;失业率;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01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2-0091-06一、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储蓄率和失业率总体上均呈现出上

    财经问题研究 2016年2期2016-09-10

  • 人口年龄结构和养老金规模对私人储蓄率影响分析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老金规模对私人储蓄率影响分析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薛畅(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摘要]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使用2008-2014年中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面板数据,使用Panel Data,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人口年龄结构、养老金规模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三类指标对储蓄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养老金水平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居民储蓄均有负向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储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储蓄率没有显著影响。基

    财经理论研究 2016年4期2016-07-25

  • 人口转变对储蓄率及利率的影响:基于收入效应的实证研究
    )人口转变对储蓄率及利率的影响:基于收入效应的实证研究钟阳(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摘要:文章借助跨期一般均衡理论分析,在跨期消费替代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通过探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对人们预期未来消费分布和份额变化的影响来确定储蓄率及利率的变动方向。同时,使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出生率、死亡率对储蓄率及利率的作用方向截然相反。其中,出生率、死亡率对储蓄率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并且出生率对储蓄率的作用力要大于死亡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6-13

  • 基于VAR模型的贵州省人口老龄化
    有直接影响居民储蓄率;而居民储蓄率对老年人口的数量有正向影响,居民储蓄率提高/降低1%带来0.54%的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减少。究其原因贵州省经济相对落后,影响储蓄率的因素有很多,人口老龄化对储蓄影响不明显;老年人储蓄不足,在贵州省医疗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从而影响老年人口数量。关键词:VAR模型;老龄化;储蓄率随着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数量比重的上升,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不仅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也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2期2016-05-30

  •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分析
    列社会孤波,对储蓄率、教育投资率、养老支出等经济变量造成深远影响。然后建立了一个包含养老储蓄、家庭教育投资、代际转移支付和预期寿命内生化的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当前生育率水平下,预期寿命延长对家庭教育投资率、养老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非单调性的。理性行为人对子女“投资品”属性的认可程度超过“消费品“属性,导致家庭教育投资率和养老储蓄率居高不下。由于非单调性经济增长路径的拐点来得相对较早,高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增长。关键词:储蓄率;人口年

    金融发展研究 2016年6期2016-05-14

  • 当前中国高储蓄率现象分析
    )当前中国高储蓄率现象分析栗禛刘子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伴随着高的经济增长率,高储蓄率的现象也必须被重视起来。除了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以外,企业储蓄率和政府储蓄率的不断上升也促使国民储蓄率的不断上升。较高的储蓄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过高的储蓄率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储蓄率;经济增长率;消费信心一、前中国储蓄率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较快的水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升高,同时,中国的储蓄

    商洛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4-12

  • 当前中国高储蓄率现象分析
    嫣当前中国高储蓄率现象分析栗禛刘子嫣刘子嫣(1989-),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专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伴随着高的经济增长率,高储蓄率的现象也必须被重视起来。除了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以外,企业储蓄率和政府储蓄率的不断上升也促使国民储蓄率的不断上升。较高的储蓄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过高的储蓄率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关键词:储蓄率;经济增长率;消费信心一、前中国储蓄

    商 2016年2期2016-03-01

  • 居民持久收入水平对储蓄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持久收入水平与储蓄率的关系,运用中位数回归得出计量结果。研究发现:(1)与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的预言不同,当居民的持久收入上升时,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均呈上升趋势,即富人的储蓄率高于穷人;(2)居民持久收入水平与储蓄率之间不存在“马鞍形”关系,与边际消费倾向之间也不存在倒U关系。上述结论意味着,中国居民持久收入不平等对居民储蓄率具有负面影响,通过改善低收入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保障状况以提高其持久收入,其扩大居民消费的效果优于刺激中高收入者的政策。关键

    消费导刊 2015年5期2015-09-10

  • 关于我国现下消费需求不旺的主因分析
    词:消费需求;储蓄率;刺激消费我国经济建设在改革后有了长足进步,常年GDP增长率都在7.5%以上,在全球遥遥领先,居民生活改善是极大的。但在增长惊人的经济总量的现象中隐藏的结构问题极为堪忧,亦是进出口、投资是经济长期发展依靠,长期弱化了三驾马车中核心的消费刺激。因过于依赖不可持续的进出口、投资的传统增长模式,并且持久带动经济又稳又快发展的动力便是消费,它是最稳定的拉动经济的因素,因而需要打造用消费来引导,匹配能拉动经济的进出口、投资的经济结构。坚持贯彻消费

    卷宗 2015年6期2015-06-29

  • 储蓄率居高的城乡人口结构影响的差异分析
    个突出特点是高储蓄率。提升消费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在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上转入新常态。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基础,动态求解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城乡研究了居民收入的波动和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其的影响特点。研究结论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惯性,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则依据收入波动而呈现较高弹性。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农村居民满足理论规律。在生育率不断下降情况下,农民倾向于降低当期消费而提高储蓄以应付养老。较完善的社保体制导致城

    金融发展研究 2015年9期2015-05-30

  • 破解中国高储蓄率之谜
    ,与之对应的是储蓄率的屡创新高,被称为“中国式高储蓄率困境”,其原因何在?本文在个体储蓄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储蓄率模型,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并利用1989-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与储蓄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该负效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弱;而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该正向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强。经测算,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这两个人口年龄结构指

    人口与经济 2015年3期2015-05-29

  • 组群视角下的收入分配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分析
    收入分配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分析曾 冰(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收入分配对居民储蓄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以往研究未能有效深化两者的内在机制。尝试从组群视角将居民群体按照收入标准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收入群体,并以三类群体的各自储蓄率结合他们对应的人口权重的计算方法来衡量居民储蓄率,使收入分配内生化,并深化收入分配与居民储蓄率间影响和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历年的经验证据对收入分配和居民储蓄率两者关系加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出:收入分配差距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5年6期2015-03-24

  • 吴敬琏:中国储蓄率“虚高”
    中国最近几年的储蓄率在50%左右,储蓄率是世界第一,但居民储蓄率只是20%左右。储蓄高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而非居民,而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体制存在缺陷。中国人均储蓄额度高于美国人均储蓄额度的2-3倍,但中国对股市的投资则仅相当于人均储蓄额度的1%。对此,吴敬琏表示,国民储蓄分三个部分,一般国家都以居民储蓄为首,然后是企业储蓄、政府储蓄,而中国的储蓄结构却刚好相反。“中国储蓄主要是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而不是居民储蓄。”吴敬琏说,从1992年到20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5期2015-03-10

  • 浅析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趋势,我国居民储蓄率近今年来仍然加快增长。为什么我国居民在负利率的现象下储蓄仍不断缩短时间刷新记录。这和我国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和居民未雨绸缪预防性的消费有关。储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储蓄不是一段时期的收入,而是终身的收入,储蓄的变化与生命周期息息相关,所以要解决我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现状,要合理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改变储蓄情况,同时给予居民社会保障,让人们放心消费,利用储蓄拉动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关键词:储蓄率;居

    金融经济 2014年8期2015-01-12

  • 中国高储蓄率的测度与动态影响机制研究
    其主要表现就是储蓄率不断上升而消费率不断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储蓄率基本上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的36%上升到2013年的51%,平均每年上升0.42%,被称为“中国高储蓄之谜”。中国高储蓄率问题对国内外都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在当前中国对外出口受阻等经济环境下,降低储蓄、刺激消费以扩大内需,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高储蓄率也受到了国际的高度关注甚至指责,例如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5年4期2015-01-01

  • 干中学模型的理论分析及在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的检验
    中学模型,分析储蓄率、资本对技术的贡献率、劳动力增长率变化对经济的均衡产出增长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估计资本对技术贡献率的变化,发现该贡献率在1978年以来先上升后下降。【关键词】干中学;储蓄率;资本;技术;均衡产出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脱胎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其中的两大研究焦点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处于现代的中国来说,经济增长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现代经济增长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是新古典理论,代表人物为索洛,该理论将技术进步与储蓄设为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0期2014-12-23

  •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储蓄率与内需释放研究
    003年的平均储蓄率与平均GDP 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的GDP 增长率与国民储蓄率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78。[1]亚洲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储蓄率高达30%—40%,这些国家的平均GDP增长率也都在6%—9%的较高水平;同时,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储蓄率为17%—20%,其平均GDP 增长率也有1%—5%。囿于历史因素和我国的国情,高储蓄率一直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储蓄通过转化为投资资本,为我国经济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12-15

  • 超高储蓄率弊大于利
    近,一项“中国储蓄率世界第一”的数据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表示,中国最近几年储蓄率在50%左右,居世界第一,但居民储蓄率只是20%左右。储蓄高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而非居民。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体制存在缺陷。另有专家指出,企业储蓄率高暴露出在一次收入分配中,企业回报多,劳动者回报少的痼疾,致使消费不振,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将更多政府和企业收入转化为普通居民的“收入”成为当务之急。居民储蓄率仅为20%中国的高储蓄率世界

    北方经济 2014年5期2014-11-19

  • 世界第一
    道,一项“中国储蓄率世界第一”的数据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最新发表观点说,中国最近几年储蓄率在50%左右,位居世界第一,但居民储蓄率只有20%左右。高储蓄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而不是居民。点评:长期以来,舆论普遍认为中国高储蓄率源于中国百姓爱存钱的习俗,殊不知有很大一部分储蓄是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一般而言,国家储蓄都应以居民储蓄为首,然后是企业储蓄、政府储蓄,而中国的储蓄结构却刚好相反。统计显示,从1992年到2012年,中国国民储

    时代金融 2014年16期2014-11-10

  • 中国储蓄率世界第一背后真相
    近,一项“中国储蓄率世界第一”的数据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表示,中国最近几年储蓄率在50%左右,居世界第一,但居民储蓄率只是20%左右。储蓄高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而非居民。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体制存在缺陷。另有专家指出,企业高储蓄率暴露出在一次收入分配中,企业回报多、劳动者回报少的痼疾,致使消费不振,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将更多政府和企业收入转化为普通居民的“收入”成为当务之急。居民储蓄率仅为20%中国的高储蓄率世界

    人民周刊 2014年6期2014-09-10

  • 人口红利:基于中国储蓄数据的实证研究
    国外研究表明,储蓄率是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解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储蓄率、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设定实证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政策虚拟变量,利用中国195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以储蓄率体现的“人口红利”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储蓄率的增长一部分由其本身的滞后效应以及经济高增长来解释,另一部分由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的变化来解释,人口抚养系数下降

    社会科学研究 2014年2期2014-07-11

  • 心理收入差距、住房价格与居民储蓄率关系研究
    应”,对他们的储蓄率产生抑制。另外,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大部分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增加,收入增长率只对中等偏上居民组产生显著影响。关键词:心理收入差距 住房价格 收入增长率 储蓄率引言我国的高储蓄事实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的高储蓄率也是学者们争论较多的一个研究内容。我国的高储蓄并不是近几年的新现象,例如,我国城市居民储蓄率1979年为7.3%,1980年为10.3%,1981年为8.7%,1982年为10.5%;当时同为社会主义国家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期2014-01-27

  • 城乡差异视角下人口年龄结构的储蓄效应
    的特点,我国的储蓄率明显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金流量表可知,居民储蓄率从2000年的16.5%增加到2008年的22.49%,年均增长4.08%;企业部门储蓄率从2000年的15.65%增加到2008年的21.6%,年均增长4.76%;政府部门储蓄率从2000年的6.36%增加到2008年的8.21%,年均增长5.87%。持续高位运行的储蓄率受到了西方国家的责难,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强劲增长的大国背景下,一些西方学者抛出了“中国经济责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1期2012-11-27

  • 美国个人储蓄率不会持续升高
    发后,美国个人储蓄率连续走高,2009年5月份升到近10年的最高值6%。对此,国外某些经济学家预计美国个人储蓄率可能会上升到10%左右,延缓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我们认为,美国个人储蓄率不会持续升高到10%左右的水平,但是短期内美国个人储蓄率仍会保持在4%左右这一高于危机前的水平。针对美国消费——储蓄结构出现的新变化,我们建议:调整国内储蓄消费比例,积极扩大国内消费;稳定劳动就业市场、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增加居民持久性收入和财产,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

    中国发展观察 2010年3期2010-07-06

  • 不能“妖魔化”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
    的?是储蓄。高储蓄率必然有高投资率,目前我国的高储蓄是一种正常合理现象,储蓄比例高,经济增速也就快。“节约的中国人储蓄过多,而挥霍的美国人已消费至负债程度。”摩根士丹利的史蒂芬·罗奇曾这样描述过中美储蓄与消费的巨大差异。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已达51.3%,较1992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而数据显示,当年美国的储蓄率仅为12%。研究发现,储蓄率增幅与收入水平呈反向变动趋势,即收入越高的国家,储蓄率增幅越小。1970年~2003年间,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

    金融博览 2009年9期2009-11-19

  • 美国人存钱 中国人别怕
    月份美国个人的储蓄率已经达到6.9%,而2008年全年平均储蓄率是3.2%,2006年是0.6%。这一现象引起国内外一些人士的担忧。他们认为,中国出口乃至整个经济的增长以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的消费,如果美国人开始节省,中国经济就会走下坡路。事实果真如此吗?近7%的储蓄率是否标志着美国人超前消费、负债消费的模式开始发生根本改变呢?笔者的看法是否定的。美国居民储蓄率的上升是相对的,只是经济衰退和信用条件恶化的必然伴随物。随着经济的复苏,储蓄率还会重新走低。据

    环球时报 2009-06-30200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