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鼠死亡后腋静脉采血方法的建立

2013-09-12 03:15芦玲巧曾翔俊马思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10期
关键词:小白鼠锁骨存活

芦玲巧 曾翔俊 马思明 丰 平 郝 刚*

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与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小白鼠是实验模型中的常规动物,经常需要对其血液成分进行分析检测,而合适的采血方法是实验顺利完成的保障[1]。目前小白鼠采血方法有尾尖采血、眼眶静脉丛采血、摘眼球采血、腹主动脉采血、心脏采血和颈动以及静脉采血等[2]。但上述方法均在小鼠存活状态下实施采血,而如何在小白鼠死亡后采血尚无文献报道[3-4]。

为了提高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定量分析的科学性,须在实验中采集足量的血液,满足学生操作的需求,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快捷,易学及实用的方法极其必要。本研究探索小白鼠死亡后通过腋静脉采血的方法,使血液获取简便易学,同时也能满足实验对血液相关成分的分析。

1 设备与材料

1.1 常用仪器

小鼠密闭瓶、血氧分析仪(PHOX-COOX美国)、一氧化碳中毒装置。

1.2 实验动物

昆明小白鼠由首都医科大学动物科学部提供(合格证号:11400700004206)。

2 方法

2.1 缺氧模型的复制

本实验为教学实验,缺氧与病因学观察[5]。取小白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低张缺氧组、一氧化碳中毒组和亚硝酸盐中毒组。

(1)正常组。将小白鼠称重、标记后放入盛有钠石灰的广口瓶内,敞开瓶塞,观察小白鼠的活动状态,30 min后,处死小鼠,采血测血红蛋白指标。

(2)低张性缺氧。将小白鼠称重、标记后放入盛有钠石灰的广口瓶内,盖紧橡皮塞,计时观察并记录存活时间。死亡后立即用测氧仪侧得瓶内的剩余氧浓度,取出小鼠采血测血红蛋白指标[6]。

(3)血液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将小白鼠称重,标记后放入一氧化碳中毒瓶,观察小白鼠的活动状态,记录存活时间。小白鼠死亡后立即采血测血红蛋白指标。

表1 不同模型血氧指标平均值

(4)血液性缺氧(亚硝酸盐中毒)。将小白鼠称重,标记后腹腔注入25%亚硝酸钠0.3 ml/10 g放入500 ml的塑料烧饼内观察小鼠活动状态。记录存活时间。小白鼠死亡后,立即采血测血红蛋白指标。

2.2 采血方法的建立

(1)仪器。血氧分析仪(PHOX-COOX美国)

(2)采血部位。小白鼠解剖显示,其腋静脉为锁骨下静脉向外的延续,在锁骨内侧称为锁骨下静脉,出锁骨的称为腋静脉,腋静脉全程均在锁骨下方的胸廓外经过,通常在大圆肌的下缘处,由肱静脉内侧支延续而成经腋腔至第一肋外侧缘处移行于锁骨下静脉[7]。

2.3 操作方法

将上述复制的缺氧模型(已死亡)的小白鼠仰位固定于小鼠手术台,剪开小白鼠左侧靠近上肢的皮肤。根据腋静脉的走行,在锁骨下方的胸廓外,肱骨头上方,看见腋静脉后,剪断腋静脉,略挤压,血液流出到胸廓与上肢形成的三角窝内[8]。取1 ml注射器1支,加入装有100 μ/ml肝素生理盐水0.1 ml,抽取三角窝内的血液后迅速封闭。用血红蛋白仪测出血红蛋白的部分指标。

3 结果与讨论

检验结果见表1。在既往实验中,由于小白鼠死亡后,无较好的采血方法。因此,在学生实验中放弃了上述指标的测量,使实验定量的科学性不足。通过小白鼠死亡后腋静脉采血方法的建立,可有效弥补其不足。

(1)实验中小白鼠的体重在19~21 g,每只死亡小白鼠能采到0.3~0.4 ml的血液,足够用来测出血红蛋白指标。从剪断腋静脉到采血的过程约为30 s即可完成,在死亡后到采集血液的整个过程需要1~2 min,此方法也可以对麻醉状态的存活小白鼠采血。体重19~21 g的小白鼠最大采血量可达0.5~0.8 ml。

(2)小白鼠腋静脉采血与颈静脉采血相比,操作简单、易学,学生能在课堂上迅速掌握。由于胸廓与上肢形成三角窝,采血时减少了周围组织的吸附干扰,容易抽到血液,方便而实用。此种采血方法成功率高,有助于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采集到足量的血液,完成相应实验指标的测定[9-10]。

4 结论

通过腋静脉采血方法的建立,可有效弥补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定量分析的科学性。与颈静脉采血相比,操作简单、易学,学生能在课堂上迅速掌握。此种采血方法成功率高,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1]田顺亮,钱学华.大鼠断尾取血固定装置的设计及取血的方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16(7):419-421.

[2]孙靖.实验动物学基础[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3]吕春燕,马跃荣.小鼠心脏穿刺采血并存活的几点注意事项[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29(3):206.

[4]施文,孙永强.小鼠尾静脉注射和采血简易固定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J].免疫杂志,2011,27(9):807-808.

[5]郝刚,李效义.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6.

[6]李松毅,刘静波,程胜.利用外周血象指标评价耐缺氧作用的方法研究[J].食品科学,2005,26(9):497-502.

[7]王龙.腋静脉穿刺技术[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0(3):271-273.

[8]刘玉林,张琰,胡玉珍.基础医学动物实验技术[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9.

[9]安丽,鲍清.大鼠颈静脉采血新方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3,13(4):223.

[10]熊海波,盛军,宁毅.大鼠颈静脉置管术的技术改进[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4,27(4):415.

猜你喜欢
小白鼠锁骨存活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小白鼠观察记
我们是遍布全球的微塑料实验的小白鼠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呵护锁骨皮肤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