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班牙语专业四级所指题看学生阅读理解障碍

2013-09-12 07:57
外国语文 2013年1期
关键词:西语所指代词

陈 媛

(四川外国语大学 西班牙语系,重庆 400031)

1.引言

阅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掌握外语的重要途径(姚喜明等,2004)。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扩大词汇量、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阅读动机。许多国外研究者都曾经强调过阅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Day&Bamford,1998;Grabe,1995)。阅读能力是语言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五大技能之一,是教学者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的能力。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活动能力和阅读技巧。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西语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在什么地方?在教学中又该如何弥补?

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中词语的理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章结构和表现形式的理解、对作者观点、思想的理解等。要求读者在精读文章后,能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的各种关系,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和把握语言的深层含意,善于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间隐含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中心,才能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才算真正读懂文章。

据我校西语专业2008级学生完成的调查问卷(以下简称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近80%的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感到不满意。学生认为自己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障碍主要在于词汇、语意、句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51%、26%、14%和9%。学生在词汇上的障碍主要在于生词量:44%的学生认为生词量大会影响理解文章主旨;42%的学生认为文章有生词不影响理解其主旨,但影响理解细节;还有14%的学生见到生词就烦,生词影响了其阅读兴趣和信心。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语意障碍主要表现为:只理解表面意义,不理解内涵,占有效调查问卷的45%;抓不住段落或全篇主旨,在语篇意义理解方面有困难,比例为30%;分不清上下文之间的语意联系或逻辑关系,比例为25%。调查问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全国西班牙语专业四级考试中也得到了印证。根据我校2008级学生在2010年全国四级考试中阅读题的得分情况(表1),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释义题一直以来几乎是所有西语学生的弱项,所以得分低并不奇怪。西译中题型更多涉及的是翻译领域的问题,我们不在此文中过多赘述。我们在本文中着重分析阅读部分最有代表性的特色题目——所指题。通过对所指题的错误分析,找出学生在阅读理解上的薄弱环节,并针对这些薄弱点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

表1 年全国西班牙语专业四级考试阅读题得分情况

2.薄弱环节分析

所指题是每年必考的题目,可以考查的知识非常丰富,涉及到的知识面在阅读各题型中最广。因此,通过分析学生在所指题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在西语阅读理解方面的薄弱环节,给阅读课教学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帮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表2 所指题各小题错误率统计

学生在西语阅读理解上的薄弱环节究竟在哪里?所指题可以给我们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从所指题各小题错误率统计(表2)中可以看出,所指题题目涉及知识点很丰富,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较高。各小题错误率差异较大,其中第1、2、4、6、8小题的错误率较高。我们对这几个小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多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有所欠缺。错误代表:第 1 小题“era aplicable una afirmación breve de la poeta norteamericana Emily Dickinson:‘Soy nadie’,oponiéndole otro verso de Walt Whitman:‘Soy grande.’Contengo multitudes.”题目要求指出这个句子中与格代词“le”所指的内容。该小题对学生运用西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很高,涉及知识点非常丰富,学生对其中任何一个知识点掌握不牢都会导致理解错误。从我校学生最常见的两个错误答案(Emily Dickinson和Walt Whitman)可以看出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学生对西语里面与格代词所指内容为人的这条规律的认识已经根深蒂固,成了惯性思维,导致在遇到与格代词指物的情况时无法做出反应。其次,学生对相关动词(oponer)的搭配使用掌握不牢。最后,学生对副动词(oponiendo)主语的掌握不全面,把本应作副动词间接宾语的成分误认为是其主语,导致首先就把正确答案误判为错误答案给排除出去。

(2)学生对篇章语义理解有误,错误代表:第2小题。该题出题角度新颖,要求指出“abarcando gran variedad de temas,entre otros”这个句子中“entre otros”词组所指代的内容。学生对该词组的语义理解有误,将上下文中其他不相干的名词误认为其指代内容。

(3)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弱、对代词指代内容不明确、对性、数、格等细微知识点掌握不牢。错误代表:第6、8小题。这两个小题分别考查宾格和夺格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段落语义、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分析的同时,还要注意性、数等知识点的运用。

(4)学生对动词无人称、代词式动词与自复被动的区别和使用把握不牢。错误代表:第4小题。该题要求指出“casi en cada libro se escribe a sí misma”中“se”这个代词的用法。涉及对无人称句、代词式动词和自复被动句的把握、区分和应用,这是西语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我校学生错误答案主要集中在把代词式动词的用法误解为动词的无人称形式。事实上,以上三种带“se”的句子在西语中的确很难区分,要准确掌握它们的区别需要一定技巧。

(5)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不深。错误代表:第1小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不熟悉导致对文章内容感到陌生。学生因不了解文中提到的两位诗人及其作品,也就无法理解文中引用他们诗句的目的,导致对相关句子的理解有所偏差。

3.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动词搭配、无人称形式、性数格、代词所指、副动词使用、篇章语义理解、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即是说学生在阅读理解上的障碍主要在于词汇、句法、语意和文化背景。针对学生的这些薄弱环节,我们建议在阅读课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3.1 注重词汇的讲解和训练

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Laufer(1989)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外语学习者如拥有5000个词汇量,阅读正确率可达56%;若词汇量为9000个,阅读正确率可达70%。可见词汇量大可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反之,阅读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加强词汇学习,增加和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教学者应该向学生强调词汇对于阅读的重要性,并向学生介绍扩大词汇量的途径。阅读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在日常教学时还应补充一些学习方法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词汇,如构词法、介绍词的多义性等。建议教学者和学生都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西班牙语专业基础阶段/高年级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这两本书。《大纲》里列有西语专业学生在相应阶段应该掌握的词汇及用法。教学者在授课时最好结合《大纲》讲解阅读材料里的生词、用法和相关词汇,学生也应在课下重点记忆大纲词汇表里的内容。

3.2 注重不同知识点的区分整理、疑难知识点的强调训练

对于那些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难以区分的知识点,如带“se”的句式,教学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对比和区分讲解。还应结合阅读材料不断重复、强调和训练,提高学生对这些疑难知识点的掌握能力。

3.3 注重细微知识点的巩固和细致耐心习惯的培养

与汉语不同,西班牙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注重形合,句子的基础在语法,具有高度的形式化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细微的知识点如性、数、格等细节往往是正确理解文意的关键。西语学习者必须具有扎实的语法基础,才能运用这些知识读懂文章。而细微知识点的积累和整理也需要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重复,将这些知识融会于日常课文和阅读材料的讲解中,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此外,还应向学生强调作为西语学习者要注意培养细致耐心的习惯,尤其是性、数、格等细节问题更能体现学习者的细致程度。

3.4 注重知识点的归纳和补充

学生西语知识的最主要来源是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的西语本科专业教材——《现代西班牙语》。在这套教材里,一些复杂的语法现象并没有在一课里面全部讲完,而是分阶段讲解。如副动词的用法,在第二册和第三册都有提及。还有的知识点,如形容词从句的讲解,甚至从第一册延续到第四册。因此教学者在授课时应结合阅读材料,将同一系列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为学生呈现完整的语法体系。对于没有直接讲解的语法点,如副动词的主语问题,教学者应该进行必要的补充。学生也应在适当的时候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做必要的归类和总结。

3.5 注重语义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西语的篇章文字中,使用代词和省略主语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由于西语句段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严密的照应关系和逻辑关系,上述语法现象不仅没有造成语义逻辑的混乱,反而让语句更加简洁流畅。如果对篇章语义把握不准确,就无法理清逻辑关系。在西语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语义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阅读思维过程中自觉掌握逻辑思维的形式,并遵守逻辑思维的规律(习海宇,2010)。教学者应该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合适的阅读材料,将篇章语义的理解和语法的分析运用结合起来,并且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如归纳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判断正误、预测文章内容、概括故事梗概等,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等思维习惯。

3.6 注重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体现的是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涉及词义理解、句法结构、篇章语义以及逻辑分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学者应结合各种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剖析材料中出现的综合语法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点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3.7 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扩充

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包括一个人已有的整体知识和专有知识。整体知识是校内外学习与各种经验的积累,专有知识则是理解某一文章或主题所必需的专门的知识(包括文化背景知识)(张怀建等,1995)。“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学生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就不理解文章所表述的内容。实践证明,学生在不了解文章背景知识的情况下,阅读理解的效果就不甚理想。所以,给学生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很有必要。在学生阅读前,教学者应介绍文章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讲解阅读练习时,通过分析学生习题中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及时补充背景知识。此外,还可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注意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在课上或课外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3.8 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教学者应该循序渐进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一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非速度训练的阅读中,学生能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章里的字词障碍和语法障碍,为深入阅读打开通道。此外,还应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工具书。比如字典的使用,学生不仅要查字典,还要会查字典。不仅要了解单词的意思,还要读懂相关的例句、词组。只有会正确地使用这个词,才算真正掌握它。二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教学者应该要求学生阅读时,尤其在课外阅读时做到集中精力。三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每读一句都要做到看清字、读准音、记得内容,即所谓的眼到、口到、心到。但要提醒学生注意,除朗读的情况外,其它情况下应该保持默读状态,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文字符号上,以免分散注意力、减慢阅读速度。要让学生有意纠正指字阅读、出声阅读等不良阅读习惯。四要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勾画生词、重点,做笔记等,以便在老师详细讲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与吸收。五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外阅读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学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投入到丰富的课外阅读中去,要主动地、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和材料。按照《大纲》要求,根据年级的不同,要求学生每周阅读2000至6000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材料,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推荐读物的难度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对课外阅读的内容,应在课堂上进行检查。

3.9 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指导

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好的阅读技巧对提高阅读效果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揭勤,2008)。教学者应在阅读方法和技巧上对学生进行指导。阅读方法和技巧包括:通过略读快速寻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大意、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查读快速寻找具体信息或相关事实和细节;通过扩大视幅、减少回视的方法,从整个句子去理解文意,迅速从前句扫视到后面的句子,避免频频回视、重复阅读等不良现象;根据文章标题或插图信息,预测文章内容;根据文章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谋篇布局和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组织结构和词语的运用,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把读到的信息联系起来进行逻辑推理等等。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会越来越强。

4.结语

总之,要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阅读教学者不仅要从微观层面,即从传授西语专业知识的角度加强词汇、语法、逻辑思维、综合应用能力、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对学生的训练,还应从宏观层面,即在方法上指导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可按照背景知识介绍、学生阅读课文、阅读效果检查、语法知识适度讲解、学生完成针对性练习、布置作业的步骤来组织阅读课教学,这样方可让每周短短两节的阅读课发挥最优化的效果。

[1]Day,R.R.& J.Bamford.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Grabe,W.Dilemm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Abilities[J].Prospect,1995,10(2).

[3]揭勤.英语阅读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4]孟凡韶.浅谈外语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4).

[5]汪庆华.关于我国大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初步探讨[J].外语界,1998(2).

[6]习海宇,李玉英.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4).

[7]姚喜明,潘攀.英语阅读理论研究的发展[J].外语教学,2004(1).

[8]张怀建,黄建滨.背景知识与阅读教学[J].外语界,1995(4).

猜你喜欢
西语所指代词
代词(一)
代词(二)
遗忘者
2019年拉美西语国家热带花卉园林景观研修班结业
殡葬展
《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平“语”近人》(西语版)全球上线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eart of Darkness With Freud’s Theory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