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本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与干预

2013-09-18 12:42黄宇虹钟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2期
关键词:注射剂本院处方

黄宇虹 钟慧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同时药品也是特殊商品。2011年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除药品质量原因外, 药品一经发出, 不得退还。但在医院门诊实际工作中, 患者常因为各种原因要求退换药品。退药不但影响门诊药房正常调剂, 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留下隐患, 还极易引起医患纠纷的发生。为了解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退药原因,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减少医患纠纷,对本院2012年门诊药房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寻找干预措施, 规范退药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2年全年本院门诊退药申请表, 作为原始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按照统一表格, 对每例退药患者的退药时间、姓名、年龄、性别、科别、退药原因等情况进行录入, 利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退药原因并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

2 结果

本院2012年全年门诊患者515757例, 共有退药128例,占总门诊量的 0.024%。月均退药10.7例。月退药例数见表1,退药年龄、性别分布见表2, 退药科室分类见表3, 退药原因统计见表4。

表1 2012年每月退药例数(n)

表2 性别、年龄构成比(n,%)

表3 退药科室 (n, %)

表4 退药原因统计(n, %)

3 退药原因分析

从表3可见, 本院退药科室涉及门诊各科室, 排在前3位分别为内科系统、儿科、急诊内科系统。从表4可见, 退药原因包括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 由门诊转为住院, 患者个人原因, 病情改变及医院因素等。

3.1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表现主要有:(1)过敏反应41例,占不良反应中的65%。其中大部分是抗生素引起的, 以注射剂居多, 如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及克林霉素等药物;其次为中药注射剂, 如丹参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等;还有部分口服药物及抗病毒类注射剂。不良反应症状可见皮肤潮红、瘙痒、皮疹等。(2)胃肠道反应12例, 占不良反应中的20%。症状可见腹痛、呕吐等。(3)神经系统反应7例, 占不良反应中的10%。症状可见手麻、头晕等。(4)泌尿系统1例。我国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抗感染药报告数占化学药总例次数的首位, 抗感染药具体品种排名前几位分别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静脉注射给药途径风险较高;中药注射剂依然是中药制剂的主要风险[1]。因此在临床中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的管理, 药学部门加强对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为公众用药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3.2 住院 因住院而发生退药的是52例, 排在前3位的是儿科21例, 内科19例, 急诊9例。儿童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快,或部分家长心情急迫要求住院, 导致儿科因转住院后门诊配药不适宜住院使用而产生退药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因为部分患者初始就诊坚持门诊治疗, 后因疗效欠佳或病情加重而转为住院治疗。这部分退药原因明确, 可按规定予以退药。

3.3 其他原因 患者因个人原因如要求转院、经济因素、出差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药8例。因病情改变需要在门诊更改用药方案的5例。其余因造影剂故障无法造影而退造影剂的,持门诊处方在急诊药房取不到药品的, 医师误开不需要药品的共3例。

4 预防退药干预措施

4.1 提高门诊诊治质量 规范医师诊疗行为, 把握好首诊开药量。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 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 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 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医师问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及过敏史, 联合用药时要熟悉所开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复诊疗效调整用药。

4.2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药房提供优质药学服务, 设置专门退药窗口, 向患者耐心解释, 缓和消除其不满情绪, 减少医患纠纷。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 应当拒绝调配, 及时告知处方医师。指导患者科学用药, 交代有关用药注意事项, 提高用药依从性[2]。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加强处方点评工作,与临床科室及时沟通, 对大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干预,提出改进意见。组织业务学习, 提供药学信息, 供临床医生参考。对退回药品严格检查, 认真核对, 避免医疗安全隐患。

4.3 加强医院管理 本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退药流程。符合退药条件的由医生填写退药申请表, 属不良反应的同时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 经科室主任、门诊办公室同意, 药剂科复核及填写好药品验收意见后, 方可办理退药手续。

5 小结

本院退药比例在同级医院中并不算大, 这得益于医院的规范管理。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 退药原因所产生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3]。通过医院管理部门的有效管理, 规范退药制度, 使临床有章可循;医师、药师提高服务质量, 转变服务观念加强沟通, 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 . http://www.sfda.gov.cn/WS01/CL0078/72193.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处方管理办法 .卫医政发[2007]53号,2007.

[3] 石浩强, 葛覃. 医院药房面临的退药问题不容忽视.上海医药 .2009, 30(12):553-554.

猜你喜欢
注射剂本院处方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人间处方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某院门诊注射剂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处方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