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探讨

2013-09-18 12:42袁立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2期
关键词:本院内科防范措施

袁立荣

作者单位:473058 河南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肾病风湿科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 老年患者比例也逐渐上升,加之老年患者病程长, 抵抗力差、疾病恢复慢等特点, 其住院期间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问题[1]。本研究对河南省拓城县人民医院近4年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情况以及护理防范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09~2012年4年期间内科老年住院患者243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344例, 女1086例,年龄60~92岁, 平均为(74±3.1)岁。护理安全问题68例,占护理患者的比例为2.8%。其中, 2009~2010年为未开展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时间, 2011~2012年为开展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时间。比较两段时间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有无区别。

1.2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①患者入院后即对其进行坠床、摔倒的评价, 若评分≥4分, 则告知患者应有陪护。同时,护理人员加强对其的巡视和观察, 随时对可能出现护理安全的问题保持警觉。叮嘱老年患者的生活起居满足3个30 s标准, “醒后30 s再坐起, 坐立30 s再下床站立, 站立30 s后再行走”[2];嘱其穿防滑软底鞋;常用物品放在方便拿取处;将呼叫器放在患者手边以便及时呼叫护士。②存在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的患者, 家属24 h陪护并配备保护性床栏, 必要时给予约束带。嘱患者在他人的协助下改变体位;病床的高度控制在50 cm以下,夏天将患者置于空调病房, 防止使用凉席移位坠床。③入院时进行皮肤评估, 有潜在压疮的病人使用气垫床 、建立翻身卡 、并在受压部位行局部按摩 , 做好皮肤交班 。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平整、干燥, 协助患者改变体位时避免拖、拉, 防止剪切力。④加强对患者用药知识和用药识别的指导。针对老年人尤其是认知下降的老年人, 应将药物从包装取出后呈口服状态时交给患者, 并看着患者口服后离开;对于注射类药物要明确表示在床头以做提醒。⑤对于自理能力差的患者, 应告知家属全日陪护或指定护工陪护, 进食时予半卧位, 控制进食速度, 采用小汤勺喂食,防止窒息;对外出检查要及时看护, 护士定期进行巡查并加强病室门卫的出入登记, 防止走失。⑥加强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病的折磨中, 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 如焦虑、抑郁、轻生等。因此, 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情绪的观察, 若发现负性情绪明显的患者要积极开导,并与家属联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分类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 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跌倒、坠床, 撞伤、碰伤、烫伤,压疮 , 误服药物 , 走失 , 自杀 , 窒息等 , 其中主要集中表现为跌倒、坠床, 撞伤、碰伤、烫伤两大类护理安全问题, 约占总护理安全问题的76.5%。护理问题51例, 护理问题发生率为4.5%。2011-2012年为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之后。内科老年患者共1288例, 护理问题17例, 护理问题发生率为1.3%。对比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控制前后护理问题发生率,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2009-2012年间护理安全问题

3 讨论

内科老年患者是医院护理安全的重点, 其护理问题发生率偏高, 2011年开始强调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 约为1.3%, 与未采取防范措施之前比差异显著。可见, 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 家属的配合因素以及本院内科护理人员紧张, 仍存在老年患者跌倒、坠床、撞伤、碰伤、烫伤等护理问题。如何更好的防止老年患者出现该类护理安全问题仍是本院内科护理的重点工作。

[1] 邬丽满. 全程安全管理在老年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全科护理 . 2010,8(4):1003-1004.

[2] 王建清.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与思考.护理研究, 2007, 21(10):67-68.

猜你喜欢
本院内科防范措施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内转科型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