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腮腺肿瘤患者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对比分析

2013-09-18 07:32高运来莱芜市人民医院山东莱芜2711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5期
关键词:腮腺炎腮腺包块

高运来 (莱芜市人民医院,山东 莱芜 271100)

腮腺肿瘤有多种组织病理类型〔1,2〕。各个病理学工作者的工作方法也不完全一致,一般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及良、恶性分类〔3,4〕。本文收集68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并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8例患者中男63例,女5例,年龄56~78岁,平均(67.3±8.6)岁。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本院使用16层东芝Aquilion螺旋CT机,轴位扫描层厚为0.3~0.5 cm。均为平扫+增强检查,造影剂采用碘必乐或欧乃派克90 ml,速率3.0 ml/s,增强后采用双期扫描,动、静期延迟时间分别为30 s和90 s。

2 结果

2.1 68例良、恶性腮腺肿瘤分布 本组68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得到确诊,其中良性肿瘤46例、恶性肿瘤22例。46例良性肿瘤中CT准确诊断36例、不确定6例、误诊4例,准确诊断率73.9%;22例恶性肿瘤CT准确诊断18例、不确定2例、误诊2例,准确诊断率81.8%。见表1。CT检查对鉴别腮腺肿瘤的良恶性有较高价值,其总的诊断符合率为79.4%(27/34)。

表1 68例良、恶性肿瘤分布及CT与病理诊断对照符合率

2.2 老年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CT表现

2.2.1 老年良性腮腺肿瘤CT特征 46例良性肿瘤位于腮腺浅叶34例 (73.9%)(图1,图2),深叶10例(21.7%),跨深浅两叶2例(4.3%)。经过CT增强后32例患者的肿块均匀强化,10例患者的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图2b),4例脂肪瘤无明显强化表现,表现为腮腺区圆形或者可见梭形脂肪密度影(图3)。

2.2.2 老年腮腺恶性肿瘤CT特征 诊断的22例恶性肿瘤位于腮腺浅叶的4例(4/22,18.2%),深叶8例(8/22,36.4%),跨深浅两叶10例(10/22,45.5%),见图4,图5。

图1 囊腺淋巴瘤

图2 良性混合瘤(a、b为同一病例)

图3 脂肪瘤

图4 腺样囊性癌(a、b为同一病例)

图5 黏液表皮样癌(a、b为同一病例)

3 讨论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腮腺肿瘤的发生率较高,约在80%以上〔5〕。此部位也易发生炎症,如:流行性腮腺炎、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假性腮腺炎等,诊断容易混淆〔6,7〕。腮腺发生肿瘤时,肿瘤侵犯面神经,易发生面瘫或面部感觉障碍,如:面部疼痛,麻木、蚁走感等〔8〕。腮腺肿瘤的临床表现是在面部耳垂周围出现包块,包块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形。肿瘤可区分为良、恶性。良性肿瘤多在腮腺部位出现一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包块可活动,与I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常被误诊为粉瘤、淋巴结炎等,如果采取非正规治疗,易导致复发和恶变;而恶性肿瘤则在腮腺部位出现生长较快的肿块,可出现颌面部的麻木,肿块活动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有少部分瘤体很小,但是早期就表现为神经受损的症状;有些良性肿瘤在生长一定的时期后或经过不恰当的治疗,则可能发生恶性变〔9〕。因此,临床上如遇到一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近期突然生长加速,出现疼痛,则要想到良性肿瘤恶性变的可能。

腮腺肿瘤的预后决定于首次治疗方式和病理组织类型,一般来说,腮腺的上皮样恶性肿瘤,除去未分化癌、鳞癌、腺癌以外,其恶性程度都较低,治疗前的病程都较长,不像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发展的那样快,适当的治疗常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腮腺区恶性肿瘤也可发生肝肺转移。腮腺肿瘤的治疗主要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方法。在多数良性肿瘤如腮腺区囊肿、血管瘤等可采取单纯性肿瘤切除术,多形性腺瘤由于其周围有多突起单纯剥离易复发及包膜不完整特点,故应做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不应作简单的局部肿块切除术〔10〕。

综上所述,腮腺肿瘤的临床和CT表现各具备一定特点,仔细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多数能在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CT尚能发现少数较小的、体检漏检的病灶,检出率更高。

1 江朝根,邱菊生,朱希松,等.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8(5):465-8.

2 宋兴平.腮腺肿瘤的手术治疗与术后复发〔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48.

3 熊 波,李 锋,张志汉.腮腺肿瘤改良术后TNF-α水平与Frey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409-11.

4 李巧珍,肖 萤,徐乐天,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腮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9):45-8.

5 梁长华,郑红伟,杨瑞民.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2;21(4):264-7.

6 李向东.腮腺肿瘤89例临床病理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2;25(4):619-21.

7 奚广伟.腮腺造影螺旋CT检查在腮腺肿物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4):521-4.

8 李新青,吴大铭,昊 江.腮腺肿瘤临床诊断和病理类型构成比变化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7):80-1.

9 于小平.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与MRI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4):298-300.

10 何文艳.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1474-5.

猜你喜欢
腮腺炎腮腺包块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
治腮腺炎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