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浅析

2013-09-26 13:16安阳谢明
中国现代中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赤峰龙头企业中药材

安阳,谢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2)

赤峰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浅析

安阳,谢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2)

通过实地调研内蒙古赤峰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科学的分析了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赤峰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是加强产业投入,加快GAP认证步伐;建立健全中药材流通体系;加强资金投入,搞好中药材精深加工;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等对策。进而实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药材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赤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北纬41°17′~45°24′,东经116°21′~120°58′之间。地处燕山北麓、大兴安岭南段与内蒙古高原、辽河平原的截接复合部位。总面积9 002 100 hm2,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60万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俱全。既有崇山峻岭,又有广袤无垠的天然森林、草原和肥沃的良田。总体地貌属山地丘陵区,中低山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73.3%。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多山。

赤峰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海拔高度1 000~1 500 m间,年日照时数2 700~3 100 h,有效积温1 800~3 300 ℃,无霜期110~135 d,年平均气温3~7 ℃,年降水量35~450 mm,降雨主要在7~8月份,雨热同季。耕地面积1 100 000 hm2,草原面积6 040 000 hm2。中药产业是赤峰市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内大中小型中药加工企业10余家,其中赤峰荣兴堂药业有限公司的北沙参、桔梗种植基地被评为道地中药材基地;赤峰丹龙制药有限公司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赤峰天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地方工业重点企业,赤峰医药生产企业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医药工业支柱企业,生产的中药饮片、中药材、中成药、蒙药及各种剂型在内的约120多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

1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1 中药材种类多,资源丰富

赤峰地理位置独特,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形成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 863种,分属118科,545属。其中:草本1 531种,乔木96种,灌木232种,藤本植物22种。野生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近1 000种,其中100余种为全国重点调查品种(见表1)。人工种植中药材资源也较为丰富,种植面积及用量较大的品种有桔梗、北沙参、怀牛膝、党参、黄芪、黄芩、板蓝根、紫草、甘草、荆芥等十几种,其中桔梗、北沙参数量最多,属道地药材。桔梗占全国总产量的60%,北沙参占全国总产量的80%。

表1 赤峰市野生中药材品种

1.2 中药材流通渠道畅通

牛家营子镇隶属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位于市区南部、喀喇沁旗东北部,素有“北沙参、桔梗之乡”之称。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在政府和中国中药协会的科学引导下,近五年来,中药材种植已形成以牛营子镇为中心逐渐向外围辐射发展之势,翁牛特旗、敖汉、元宝山区、林西县等地也在发展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自2007年的1 666.67 hm2发展到2011年6 666.67 hm2,其中北沙参1 066.67 hm2,桔梗4 000 hm2,药材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该镇建有中药材交易市场,是当地中药材流通的最主要场所。年吞吐药材量约6万多t,年交易额近6亿元,成为我国东北及内蒙东部地产和野生药材集散地。已与国内28个省、市、区建立了中蒙药材营销业务关系,中药材及加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深得客户好评。

1.3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化经营格局逐步形成

近年来,赤峰地区中药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市内共有2家大规模中成药生产企业和5家中药材加工企业,近三年的销售额如表2、表3所示,虽然总体销售额不大,但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自身的积极努力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不断的发展壮大。成为当地中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他们对内与药农订立合同,提供技术服务与产品收购,对外了解市场行情,与药农结成了较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连接药材生产与市场的桥梁,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这些中药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对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表2 2009~2011年中药材生产企业销售额及增长率

表3 2009~2011年中药饮片加工企业销售额及增长率

2 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中药材生产规范化程度不高,GAP认证步伐缓慢

当地中药材加工企业(如赤峰荣兴堂药业)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使中药材生产加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即从人员培训到优良种苗繁育,合理施肥,规范化管理,技术指导,中药采收,生产加工,销售。但由于类似龙头企业不多,而且能够参与到基地种植的农户数量还很有限,还有很多农户以单家独户的种植模式进行,致使中药材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发展缓慢。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有些农户仅靠“经验型”种植能手进行指导种植,难以形成健全的技术推广体系。因此规范化管理程度较低、经济效益较差[1]。并且由于企业对GAP认证认识不足及资金短缺等因素,目前还没有通过GAP认证的种植基地。

2.2 中药材市场流通体系不够完善

当地中药材交易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存在牛家营子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材交易地点相对集中,但缺乏专业的市场管理与运作机制,市场科学化管理程度不高,这样一来,势必就造成某种药材紧俏时就疯狂收购;而当疲软时,只有个别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按年初与农户签订的合同价收购,导致市场秩序相对混乱。由于市场没有起到合理化导向作用,导致药农盲目跟风种植,致使丰产不丰收,严重挫伤了农户发展的积极性,市场流通体系的不完善阻碍了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2.3 资金短缺,中药材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中药材产业既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产业,更是朝阳产业。在产业培育发展阶段,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近几年来,赤峰市政府虽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其他地区、其他产业相比,由于人均财政水平较低,在中药材产业上安排扶持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力量仍处在较低水平。由于资金的欠缺和技术力量薄弱,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处于以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积累来增收的阶段,许多保证产业长足发展的科研工作难以展开,如道地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培植技术中各个环节的量化研究、有效成分的检测[2]等。这都需要政府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并充实科研力量,以确保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缺少自主研发水平

赤峰市仅有中药材加工企业五家,中成药生产企业两家。虽然近年来销售额有了一定的增长,企业规模有所扩大。但是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且自主研发水平较为薄弱是制约赤峰地区中药材产业现代化发展最大的瓶颈问题。并且技术人才匮乏,产品自主研发能力较低。虽然赤峰荣兴堂药业及赤峰丹龙药业积极寻求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但由于资金不足,致使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情况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产业链条延伸不长,保健食品、保健饮料、饲料添加、生化制药、生物制药等功能产品少。

3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产业投入,加快GAP认证步伐

中药材生产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药材的优质、安全。实施中药材GAP规范种植,是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走中药材品牌发展之路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产业化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走GAP规范化种植之路。虽然赤峰市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研究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来看,技术力量、科研设备还有一定差距,仍需进一步完善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有效成分分析、安全性质量指标评价技术平台体系建设。通过不断加强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支持,引进大型制药企业,加强技术指导。按照GAP要求,严格执行相关生产操作规程、优化品种布局、培育良种、搞好病虫害无害化防治。另外每个品种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都有其独特性必须加强研究总结和培训推广,从而提高药材品质,不断加快GAP认证步伐[3]。

3.2 建立健全中药材市场流通体系

针对当地中药材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健全以中药材专业市场为中心的中药材流通体系。引进具有经济、管理、法律、中药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构建完善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制度,进而保证中药材市场交易的合法性、有序性、公平性。赤峰当地应以牛家营子药材交易市场为基础,加强和完善市场管理与运作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中药材。同时,利用先进的电子商务制度,建立中药材信息平台[4],加强同生产厂家和医疗机构的联系,通过信息网站及时收集各大药市销售动态,并加以科学分析,准确预测市场动态并及时发布,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带动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3.3 加强资金投入,搞好中药材精深加工

要真正提高中药材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加强资金投入,实施中药产业化经营,提高中药材精深加工能力,提高中药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要按照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小群体,大规模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纽带,以科技为动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和市场经纪人的带动作用,尽快形成产业化链条和规模化生产[5]。中药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不断提高中药产业的精深加工水平。对北沙参、桔梗、北五味子等道地药材,要深挖其多种药用价值的潜力,变单一产品为多种产品,实行主导产品与副产品同步开发。要依托科研单位的研发实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中药产品的研发能力,尽最大可能提高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好中药材产品精深加工工作。

3.4 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政府部门应当结合赤峰当地资源优势,为中药材企业和种植户提供优惠扶持政策,如大力发展中药材产品深加工研发项目、给予农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新技术。按照GAP规范要求进行种植,提高中药材生产的质量,培养种植示范户。扶助中药材示范园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使之成为货源基地。培育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扶持[6]。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使地产中草药材得以就地加工,一改以往的初加工产品,不断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企业收益。从而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李兆丽.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7(12):36-37.

[2] 王琼,王冯爱.中药材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药材,2007(12):47.

[3] 林先明.恩施州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6(4):475-477.

[4] 李舒妮.榆林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8(4):138-139.

[5] 陈炬烽,林津晶等.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海峡科学,2011(5):13-14.

[6] 钟一,刘林,丁波.房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1(10):42-44,47.

TheAnalysison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IndustryinChifeng

AN Yang,XIE Ming

(DepartmentofPharmacy,Liaon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enyang110032,China)

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existent problem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industry in Chifeng based on our field survey.Furthermore,we propose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ndustry.The countermeasures are as follows:strengthen industrial investment and accelerate the pace of GA Pcertification;establish a healthy circul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strengthe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do well in deep processing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establish development policie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industry and make great efforts to cultivate leading enterprises.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industry;Pres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2013-01-07)

*

谢明,Tel:(0411)87586038,E-mail:x6m6@163.com

猜你喜欢
赤峰龙头企业中药材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