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夜曲op.9no.1音乐分析

2013-09-28 06:55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大众文艺 2013年8期
关键词:夜曲悲情大调

(宁夏大学音乐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肖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著名音乐美学家于润洋先生在《悲情肖邦》一文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肖邦独特的悲情心理分析入手,深刻阐释了形成肖邦钢琴音乐的美学内涵,揭示了肖邦音乐独特风格所在。他认为形成这种悲情的原因有四点:1.祖国沦亡造成的巨大精神情感创伤;2.难以排解的、眺望故土的乡愁;3.社会境遇和故乡亲人友人的生离死别带来的孤独和忧伤乡愁;4.深刻影响肖邦的爱情体验。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肖邦内心的悲情色彩,决定了肖邦音乐的基调。

肖邦一生最大的贡献在钢琴领域,他创作了夜曲、练习曲、波罗乃兹、华尔兹、奏鸣曲、叙事曲、谐谑曲、即兴曲和钢琴小品等多种体裁的钢琴经典音乐,然而,最能体现肖邦悲情的作品首先是他的19首夜曲。作品op.9no.1是肖邦最早的一部夜曲,风格承接菲尔德(John Field,1782-1837)夜曲基本形式,但依然显示了肖邦的情感表达方式,本文就这部作品进行分析。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音乐形式服从音乐内容的需要。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采用再现三段体既简约,结构内部又丰富多变;这都是为了准确表达肖邦的性格和悲情。肖邦这首作品标明是献给卡米尔.普莱耶尔夫人的,但有人考证当时肖邦正在爱慕另一位女性。因与爱情紧密联系,这首作品又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这首作品所表达的爱情的确细腻、抒情,充满了爱情的浪漫与梦想,又富有隐匿的激情宣泄。三段体前两段都有所重复,并在重复中扩展音乐。柔情的重复是对爱情的眷恋和向往,而重复的扩展则暗示作曲家内心情感的丰富以及对于爱情的冲动、热情。

和声的选择、织体的用运、调式的变化同样为音乐情感表达而设计。这首肖邦夜曲,总体来看织体较为简单,全曲基本都在上下两个声部上进行。左手部分的织体以一种流动的分解和弦,呈现浪花式的形态,和声及其功能基本都由这部分承担(1-3小节)。

全曲的调式布局总体在降b小调上,首尾呼应,具有淡淡的抒情性和肖邦悲情总体特征。然而在中段,音乐更多在关系大调——降D大调和D大调上陈述,以此表达作曲家内心向往爱情的浪漫柔情和对于美好爱情的梦幻般的描述。调式调性的转变就不仅是音乐展开的选择,更是音乐内涵表达的需要(19-30小节)。

作品的23-28小节,是中段c + d +c’的部分片段。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音乐是借助降D大调的降六级六和弦作为共同和弦,(同于D大调的属六和弦)以属功能解决的方式自然过渡到D大调主和弦上,之后在新调连接辅助四六和弦回到主和弦。转回原调的方式是通过减七和弦转调来实现的,具体就是通过降D大调重属导七和弦解决到属九和弦,再解决到主和弦完成回归。在作品第18小节,肖邦为了扩展音乐,为了爱情意蕴的激情表达,在重复乐段时使用了六级和弦的阻碍进行,把音乐自然推向高潮,和声的应用极其灵活、准确。

为了塑造和描绘梦幻般浪漫的诗意境界,在作品中段尾部,肖邦还采用同一省略五音的和弦长时间多次重复的方式在下声部衬托着,而上声部采用灵活、跳动的节奏,以和音的方式上下旋舞跳跃,极具情趣又梦幻如痴;和声相对的静止反衬出幻境的灵妙。

在旋律上,肖邦法国血统所特有的贵族气质依然体现在这部作品之中。肖邦喜欢用一连串不均等的连音来变化重复旋律,使本来歌唱性很强的上声部旋律在华丽、典雅之中展示相似而又别意的情感形象,例如乐曲开始时两句旋律的对比。

从对比中不难看出肖邦杰出而又独特的旋律创造能力是超群的。这种变奏绝不同于李斯特为炫技而作,而是肖邦作为法国和波兰两种文化的结合在音乐中的自然流露。肖邦作为钢琴诗人,他与当时法国贵族的交往无疑深刻影响着他的创作。在作品中段旋律声部,他采用八度加厚;虽然使用弱奏的方式,似乎也能反映出肖邦作为年轻人的朝气和内在自信。在许多地方使用连奏与跳音结合对比展示一个乐句、乐节,不仅是肖邦情感细腻的体现,更是他娴熟驾驭钢琴这件乐器表现力的例证。

综上分析,这首肖邦最早创作的夜曲属于肖邦爱情体验的情感之作。通过曲式结构、和声、织体、旋律、音量、节奏等多种音乐要素共同塑造了准确、完美的爱情夜曲形象。肖邦多愁善感又被包裹的激情,不是尽情抒发,而是选择甜美、羞涩又略具自信的较复杂的音乐形式予以展露。肖邦的情感是真挚、善良,甚至是纯美的,较多变化的和声被简洁、旋律化的织体消解了繁杂的音响,又成就了丰富多变的复杂情绪表达和浪漫诗意般境界的描述。总之,肖邦第一首夜曲就已经运用了肖邦风格的音乐语言表达肖邦的淡淡悲情,情与乐交融互动,妙难尽言。

[1]于润洋,悲情肖邦[J].钢琴艺术,2010,3.

[2]扬.艾凯尔编订,肖邦夜曲作品9-62[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夜曲悲情大调
月夜曲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G大调随想曲
悲情英雄
快乐新年
快乐新年
教授十年悲情寻子:没有爱的教育不算好的教育
G大调小步舞曲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陈水扁“悲情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