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配合艾灸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2013-09-30 06:19沙淑艳顾爱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腹针髋部艾灸

沙淑艳 顾爱焕

髋部骨折患者因需较长时间卧床,便秘是常见的并发症。老年人骨折后便秘的发生率更高,可达50% ~70%[1]。中医认为[2],大的创伤、手术,老年人容易出现阴液耗伤,脏腑的气机失调,脾胃虚弱,气血亏虚,使大肠传送无力,津液不能滋润大肠,出现便秘。我科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便秘的原因和特点对30例出现虚秘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艾灸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科髋部骨折术后出现便秘的老年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5~90岁,平均76.8岁。其中转子间骨折32例,股骨颈骨折28例。入选标准:均符合便秘诊断标准[3]并行手术治疗;住院在2周以上;入院前大便正常,无肛肠器质性病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住院时间、治疗方案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给予抗感染、活血化瘀、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同时采取以下常规护理措施:(1)情志调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因术后疼痛刺激,患肢制动,生活不能自理,担心预后及费用以及家人较少在院陪护等因素,易导致其出现忧郁、焦虑的情绪。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因素,医护人员应给患者足够的耐心和同情心,多关心体贴患者,增加沟通的时间,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让其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和认识,帮助其树立信心。护士应勤巡视病房,协助患者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体位恰当舒适;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合理安排治疗,以利于患者休息;针对患者和家属不同文化层次及性格特点,做好健康教育,对家属做好告知和解释病情的义务,并取得家属的配合,联合做好患者的心理引导,让患者树立信心,及时发现、纠正消极情绪。(2)饮食调护。虚秘主要分为气虚便秘及血虚便秘两个方面:①气虚者表现为精神疲倦、面色晃白、懒言、气短乏力,部分患者肛门松驰,有便意,但努争乏力。体查舌胖淡,舌苔白,脉沉缓、无力。因此宜进富含营养、易消化的平补食品,适当多进食补气作用的黄芪粥、山药粥、人参茶等,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如萝卜、芥菜,忌吃生冷刺激、肥甘厚腻之品。②血虚者表现为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心悸眩晕,大便干结如栗粒状。宜进养血润燥食物,如当归红枣鸡蛋茶、黑芝麻糊、杞子粥等,嘱患者每天饮水2000 ml以上。(3)管道护理。患者术后留有多种管道如伤口引流管、尿管、颈静脉置管以及部分患者还留置PCA镇痛泵等,护理上应特别注意保持各管道固定通畅,无扭曲受压,无交叉放置,翻身及大小便时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滑脱。特别是尿管和伤口引流管要摆放在患者身体两侧,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对引流液颜色、性状和量要随时观察记录,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师汇报。对出现烦躁的患者,适应予以约束,以防拔管。(4)功能锻炼。患者长期卧床易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甚至出现肺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士应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早期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及抬臀、深呼吸、扩胸等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软组织粘连,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部感染发生。

在上述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如出现便秘,对照组采取开塞露40 ml塞肛;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护,运用腹针配合艾灸治疗。(1)腹针治疗。选取引气归元法,配含腹四关及大横治疗。选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大横穴,配合艾灸中脘、气海、足三里。采用套管进针法,患者平躺,常规消毒,选用30号细针,根据患者体型胖瘦选择针具长短(一般用30 mm),直刺、缓慢进针,轻轻捻转和提插。上述穴位均不要求有酸、麻、重、胀等针刺得气感,留针30 min,每天1次,连续3 d。(2)腹部按摩。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做提肛操,每日3次,每次30~50下,以锻炼盆底肌的功能。每日做深而慢的腹式呼吸3次,每次10~20下,以锻炼膈肌收缩力。在此基础上行腹部按摩,每日饭后30 min进行,每次50~100下,气虚者指导患者逆时针绕肚脐揉腹,血虚者顺时针绕肚脐揉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程度,显效:处理后24 h排便,胃纳好转,无腹胀,3 d后自行排便不复结;有效:处理48 h后排便,无腹胀,停治疗后每2~3 d排便1次;无效:处理后无排便或排便后肛周持续有粪水溢出,腹胀未缓解或停药复结[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便秘护理疗效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便秘的护理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理论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惯,脏腑由之不和”[5],认为损伤会引发气血、营卫、脏腑等一系列的功能紊乱。开塞露是通过润滑和刺激直肠下段,以促进排便排气,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而取腹针引气归元法配合腹四关及大横,具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通调气血、疏理经气、祛脏腑之邪气、活血理气之功[6],对老年人的虚便具有标本同治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便秘护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中医护理强调辨证施护,以望、闻、问、切四诊为基础,认为护理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收集患者客观真实的资料,对证施护。对大便干结难解者予顺时针绕肚脐揉腹,以通为主,促进胃肠气畅达;但针对脾虚舌胖,舌边有齿痕者,以逆时针绕肚脐揉背,可起到健脾作用。部分气虚患者可出现肛门松驰,取中脘、气海、足三里做艾灸。中脘穴有理中焦调升降、气海穴有温养强壮全身、足三里穴有调脾胃补中益气之功:三穴结合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经临床护理发现,气虚肛门松驰者使用开塞露塞肛,可使直肠下段部分大便排出,但因大肠上段推动无力,积便排出不全,残留的药液继续刺激直肠下段,出现肛周不断有粪水流出,增加患者的痛苦。

老年人由于肠胃黏膜萎缩,分泌液减少,容易发生便秘,因骨折、手术、疼痛、长时间卧床等因素影响发病率更高,导泻药使用过多可引发药物依赖性。针对老年人术后便秘的问题,我们结合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优势,针对病因进行辨证施护,效果肯定。

综上所述,腹针配合艾灸治疗保留了传统针刺加灸法的优点,效果稳定可靠,使用方便,无副作用,护理人员容易掌握,是临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便秘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 廖化敏,李 茵.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的预防及护理[J].激光杂志,2011,32(2):88-89.

[2] 沈雪勇主编.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1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4] 管 力,刘 鹏,刘春红.中药敷脐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腹胀便秘30 例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122.

[5] 方家选,金晓东主编.中医骨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7.

[6] 薄智云主编.腹针疗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

猜你喜欢
腹针髋部艾灸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腹针结合浮针治疗颈源性耳鸣病案1则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腹针配合神阙灸治疗慢性盆腔炎验案1则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