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

2013-09-30 06:19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桡动脉皮下血肿

周 芳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新生儿血标本的采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为预防、明确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疾病常需采大量血标本以协助治疗,而新生儿由于周围静脉较细,采血过程中易造成凝血、溶血、采血量不足等而影响检查结果。临床上常采用股静脉采血,但在临床应用中,股静脉采血法往往不能一次采集到足够血量,需反复穿刺,给新生儿造成痛苦大,家长难以接受。有专家认为,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血在化学成分和细胞成分方面只有细微的差别[1]。2012年1月始,我科新生儿病房对新生儿采血采用桡动脉采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6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对收治的144例新生儿实施桡动脉采血法为试验组,随机抽取2011年8~12月采用传统股静脉采血法的139例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日龄、性别、血管情况、合并疾病、检验项目、采血量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均由本科室中级职称护士(主管护师)进行操作。

1.2 方法

1.2.1 桡动脉采血法 5 ml注射器连接5.5号针头,患儿取仰卧位,暴露一侧上肢前臂,掌心向上,腕部垫小枕,使桡动脉充分暴露,手背伸,使腕掌部伸仰约45°,绷紧皮肤,触摸搏动最明显的部位,用指甲轻压作一标记,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后,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方第二横纹处向桡动脉方向与皮肤呈10°~20°角进针,针头斜面进入血管后,血会自动流出,固定针头的位置,轻拉针栓,采足需要的血量后拔针,拔针后以消毒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不少于5 min。

1.2.2 股静脉采血法 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一侧腹股沟区,用小枕垫高该侧腹股沟区,并使该侧大腿外旋膝关节曲成直角,使股三角充分暴露,由脐轮向腹股沟线画一垂直线,在腹股沟线与此垂直线交点内侧0.5 cm处,即为股静脉的体表投影点。常规消毒皮肤,左手压住患儿大腿并绷紧皮肤,右手持针自股静脉的体表投影点下1~2 cm处以20°~40°角进针约1~2 cm,然后慢慢地拔注射器同时抽吸回血,有回血后停止拔针,固定针的位置,采足需要的血量后拔针,拔针后以消毒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不少于5 min。

1.3 观察指标 要求操作人员观察和记录是否一次穿刺成功、有无皮下血肿出现、是否出现凝血造成标本不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桡动脉采血法与股静脉采血法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3.1 桡动脉采血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股静脉采血由于接近会阴部,而且刺激新生儿易发生排尿反射,容易造成污染穿刺部位。而采用桡动脉采血,只需常规消毒处理,容易保护穿刺部位不受污染[2,3]。股静脉采血成功的关键是准确定位和穿刺手法,在定位时需充分暴露穿刺部位。而新生儿的体表面积较大,暴露过多容易受凉。桡动脉血管表浅,走行平直,搏动明显,且在肌腱间隙,周围脂肪少,血管易于固定,所以桡动脉采血只需暴露一侧上肢前臂即可,患儿痛苦小,家长容易接受,提高了满意度。

3.2 桡动脉采血减少了皮下血肿的发生 股静脉穿刺中,若未见回血,往往会在穿刺部位改变方向或深度反复试探,易造成皮下组织损伤或针尖穿破血管壁,导致血液渗漏而形成皮下气肿,同时也增加了患儿的痛苦[4]。而采用桡动脉采血,由皮下直接进入血管,减少了对皮下组织和血管的损伤,而且拔针后易于止血,对患儿的损伤小。表1显示,新生儿采用桡动脉采血的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仅为2.08%,明显低于股静脉采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桡动脉采血减少了凝血的发生 桡动脉采血由于血压的因素,只需轻拉针栓,就能使血液流入针管。当采血量较多时,不会因为回抽血液时间长而造成血标本在体外时间长而出现凝血。表1显示,桡动脉采血组凝血发生率低于股静脉采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节约时间 股静脉采血法需要摆体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定位穿刺点,操作时间长;而桡动脉采血法只需暴露一侧上肢,扪及桡动脉搏动,在桡动脉上方穿刺即可,节约了操作时间[5]。

总之,桡动脉采血减少了操作的繁琐,降低了皮下血肿、凝血和感染的发生,节省了时间,而且进针浅、损伤小,家长容易接受,提高了住院病人满意度。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操作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1] 杨英金.桡动脉穿刺采血在儿科的应用[J].微创医学,2008,3(6):674-675.

[2] 邓云珍,陆金芬,许清华.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新方法[J].中国新生儿学杂志,2007,22(1):51-52.

[3] 胡美华.桡动脉穿刺抽血新方法介绍[J].护理研究,2007,21(6):1425.

[4] 施月菊,郑春香,康淑琴.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方法的比较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4):480-481.

[5] 吴春梅.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方法的比较[J].临床护理杂志,2008,7(2):60-61.

猜你喜欢
桡动脉皮下血肿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