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钱荒”伤了玩具业

2013-10-12 05:19
中外玩具制造 2013年7期
关键词:钱荒流动性货币政策

近期一段时间,“钱荒”的现象在中国货币市场上蔓延,继而引发了债市、股市等的连串震荡。尤其是6月24日,沪深两市股指暴跌,沪指最低下探至1887.77点,创4年来新低,令许多人心惊肉跳,非常受伤。

“钱荒”表象背后有其深刻的背景,但必定会向实体经济发散,尤其是会影响到中小企业。玩具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这特殊的时期,笔者善意提醒玩具厂商们:关注企业的资金流,握紧你们的“钱袋子”!近期扩建、投资的计划要更加谨慎。

审视“钱荒”现象,中国真的陷入了流动性紧缩的“钱荒”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我国货币存量并不低。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9.31万亿元,己逼近百万亿元大关。其次,广义货币供应量(M2)也没有明显收紧,5月份的同比增速达15,8%,表明市场增量资金仍然充裕。

那么,当前市场上所谓的“钱荒”又是怎么一回事?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这实质上是结构性资金紧张,说白了不是没有钱,而是钱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旱涝不均”。自2008年中国政府为“抗危机、保增长”而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以来,中国经济始终处于一种流动性充裕的状态。但与此同时,宏观数据中M2与GDP的比值却在不断扩大,这意味着货币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减弱。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注入的大笔资金并没有都投入实体经济,而是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套取利差,“影子银行”大行其道的同时,也使风险不断积聚。

风险在近期集中爆发,有多重原因:一是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已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银根不断收紧,而银行又面临着年中考核,短期内对资金需求大:二是包括李克强总理在内的国家高层多次表态“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令市场对我国流动性紧张的担忧加剧,并担心会引发信贷危机;三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回稳复苏,美联储称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渐退出,使得资金外流的速度开始加快。

对不少中小企业来说,即使在货币政策宽松时,也较难得到贷款;当货币政策收紧时,获取资金的空间就更狭窄。玩具企业习惯通过民间借贷、同行拆借来解决资金紧张问题,而目前利率也是水涨船高。前几年宽松的货币环境,降低了部分玩企转型升级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转而投身资本狂欢或一些利润高、泡沫大的领域。如今在“钱荒”困局的倒逼之下,关注实体经济的呼声大起,或可多些思考如何着力破解结构转型难题。从本期起,我们与中国品牌研究中心(CBC)合作,推出系列稿件,深度探讨品牌塑造、营销模式等话题,专栏开篇为《大黄鸭风靡香港的品牌营销思考》,敬请留意。

猜你喜欢
钱荒流动性货币政策
“古代货币的演进”教学研究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美联储缩表、全球流动性与中国资产配置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影响
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影响
廖仲恺因“钱荒”被迫向军阀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