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10-13 12:45牛晓庆指导范秀风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射血心衰心功能

牛晓庆 指导 范秀风

(陕西中医学院·西安 712046)

我们使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降压、强心、利尿、扩冠等治疗心衰,取得满意疗效,与单纯使用常规降压、强心、利尿、扩冠等治疗对照,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心内科选择住院患者68例;方案获得西安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2 随机分组

纳入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

1.3 纳入标准

(1)年龄范围52~84岁。(2)辨证分型属心肾阳虚及阳虚水泛型。(3)合并高血压42例,糖尿病20例。(4)以企业退休职工为主。(5)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68例患者应具有的排除条件:(1)其他疾病、症候或合并症。(2)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3)伴有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状况。(4)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5)特征人群(孕妇、婴幼儿、未成年人、精神病)。(6)其他诸如住地过远、不便随访等情况。如试验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经过洗脱期后符合试验纳入标准,不视为排除病例。

1.5 退出标准

(1)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2)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3)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不良反应者纳入不良反应统计)(4)使用影响疗效药物。(5)盲法试验破盲(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特殊治疗需要破盲)。退出病例按退出时疗效纳入疗效判定。

1.6 诊断标准

均符合《内科学》第7版中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

1.7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为2个疗程。

对照组:常规应用降压、强心、利尿、扩冠等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每日常规液体后静点参附注射液60mL。

1.8 观测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心衰患者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

1.9 疗效判定

连续治疗2个疗程(14天),判定疗效。按NYHA 分级方法,评定心功能疗效。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足2 级者。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 级或恶化者。

1.10 随访观测

随访14天68例。

1.11 统计分析

采用SPSS0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配对资料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纳入样本68例均为西安市中医医院心内科2012年06月~2013年4月入院资料完整的心衰患者。入选的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52岁;伴有高血压42例,合并糖尿病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2.2 退出病例

治疗期间治疗组有1例在第1 疗程,因转院治疗,退出观察,按退出时疗效,进行判定为有效;对照组无退出病例。

2.3 脱落病例

治疗期间无脱落病例。

临床疗效 连续治疗2个疗程(14天),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表1 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心功能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比较(LVEF)表2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 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比较

两组治疗后LVEF及血浆BNP较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进一步降低血浆BNP,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两组治疗后LVEF 及血浆BNP 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红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心肌耗氧量的作用。附子能分离出去甲乌头碱,有效提高正性肌力作用,能明显增强心脏收缩力,增加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2]根据心衰病“阳气虚脱”的病机,治以温阳益气为笔者组方的意义:红参、附子为主要成分。方中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使气旺血行。附子大辛温热,温肾暖脾,扶阳制水,使“阴得阳助则化”。

本研究资料显示,对于慢性心衰属心肾阳虚及阳虚水泛型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单用西医抗心衰治疗更能提高临床心功能疗效,改善左心射血分数,从而抑制慢性心衰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8-169.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2,30(1):17-23.

(2013-03-25 收稿)

猜你喜欢
射血心衰心功能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心功能如何分级?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