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

2013-10-13 12:45李传明王阔枫张传方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饮子尿毒症肾病

李传明 王阔枫 张传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病率约为67%到86%,常在血透期间或透析后症状最为明显。多因严重瘙痒而致皮肤损害,坐卧不安,甚至彻夜难眠,严重影响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无特效针对性治疗方法,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灌流能部分缓解临床症状,但由于对技术设备要求较高以及昂贵的治疗费用,使其无法在基层医疗机构广泛推广使用,笔者采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取2011年09月—2012年0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症患者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症状,经过3个月以上基本治疗(规律血液透析、低磷饮食、规范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碳酸钙等)而症状无缓解。病情均符合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第2版)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诊断标准,均已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9.37±9.36)岁;肾脏原发病14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5例,高尿酸肾病2例;透析时间3~163个月,平均36个月;气虚证13例,血瘀证5例,阴虚型3例,痰湿证9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58.23±8.60)岁;肾脏原发病15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5例,高尿酸肾病2例;透析时间4~162个月,平均37个月;气虚证15例,血瘀证5例,阴虚型3例,痰湿证7例。2 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中医证型及临床症状积分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 组均予以规律血液透析、纠正贫血、补钙及纠正酸中毒等治疗;治疗组口服当归饮子加减,组成:当归9g,白芍9g,川芎9g,生地9g,白蒺藜9g,防风9g,荆芥9g,何首乌6g,黄芪6g,甘草3g,随证加味:风邪偏重加荆芥、防风各15g;热偏重加金银花、连翘各15g;气虚甚加黄芪、薏苡仁各15g;阳虚甚加熟附子15g、干姜6g;瘀血甚加丹参30g、红花10g;阴虚甚加石斛、女贞子各15g;湿浊甚加车前子、黄柏各15g,水煎服,每日2次,疗程16周。对照组采用热水250ml 熏洗,每日2次,疗程16周。

3 观察方法

观察用药后瘙痒程度变化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皮肤瘙痒症程度判定标准为,轻型:瘙痒偶尔发作,或仅在夜间和安静环境下出现,且范围局限,程度轻,不影响睡眠;中型:瘙痒频繁出现,可同时多处出现,程度较重,影响睡眠;重型:瘙痒持续发作,并呈广泛性,程度较重,严重影响睡眠,可伴有皮肤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湿疹、苔癣等改变。痊愈:瘙痒症状消失无复发;显效:瘙痒程度减轻2个等级,即重型变为轻型;有效:瘙痒程度减轻1个等级,即重型转为中型或中型转为轻型;无效:瘙痒程度无减轻或加重。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总有效。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个月监测透析前后血常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并计算Kt/V值。

4 统计学方法

5 排除标准

患糖尿病,严重的肝肾疾病,肿瘤等患者;并发其他皮肤病,须全身或局部用药治疗者;有神经、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对本方案治疗中所用的药物过敏者;不遵循医嘱用药者;不良反应须终止用药者。同时周身皮肤瘙痒无原发皮损;无因瘙痒而反复搔抓后引起继发性损害,如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患者半月内未使用抗组胺药及其他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且排除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及甲状旁腺亢进的尿毒症患者,由肝病、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及湿疹、神经性皮炎者.

6 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对照组63%,治疗组33%.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比较

7 讨论

尿毒症瘙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皮肤症状,约半数为全身性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尿毒症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增加,严重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一些难以透出的中分子毒性物质对皮肤的损害,钙磷代谢异常,皮肤细胞内脱水,皮肤汗腺和皮脂腺的萎缩,严重的微血管病变,组织胺增高,对透析材料过敏等有关。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多采取充分透析、内服抗组胺药、外用激素软膏、中长波紫外线照射等,但疗效有限。祖国医学对于该病有相关记载,将其归于“风瘙痒”、“痒风”范畴。因为“诸痒皆属于风,皆属于虚”,故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症。其病机主要为血虚风燥,毒淤内结,其本在脾,其标为湿为毒为风。湿毒外溢肌肤,风邪走窜皮毛,则见皮肤瘙痒。方中当归调养营血以治其本,寓“治风先治血”之意,实为君药。生地、白芍、何首乌养血滋阴;黄芪益气固表。荆芥、防风透散开泄肌表皮毛,疏风祛邪;川芎行气活血;刺蒺藜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养血滋阴,益气固表而不留邪,疏散风邪而不伤正,有补有散,标本兼固。经临床观察,当归饮子加减方能有效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钟金宝,李仰琪,梁燕梅.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68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7,(20):7

[2]李萍.荆防四物汤加味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2(22):6

[3]贾玉玲,李晓民,费玉丽.胜湿止痒汤组方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5

[4]张莉,包晓星,蒋春波.养阴清心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

猜你喜欢
饮子尿毒症肾病
基于16S rDNA测序探讨地黄饮子对帕金森病肾虚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人物
《清明上河图》中的医药图像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当归饮子联合贴棉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