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感恩节特辑》中的文化对视

2013-10-21 02:46程橙崔醒群
卷宗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化资源商品化

程橙 崔醒群

摘 要: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功夫熊猫》是“中国故事外国讲”的典型代表,它的商业成功建立在文化个性转化成文化共性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资源流失问题和文化产业的商品拜物问题。在文化对视中,“看”与“被看”的位置是可变的,所以中国应积极保护与争取文化资源,在文化个性转化成共性的过程中反客为主。

关键词:文化对视;文化资源;灵韵;商品化

自《功夫熊猫》公映以来,国内学界与业界反响强烈。正面反响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一是认为受到了世界主流意识的欢迎,二是认为该片的成功为我国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指出了一条新路。负面反响从文化对立的角度出发,首先是认为这种东方故事西方讲的方式使我国失去开发本国文化资源的先机从而遭受了经济损失,其次是认为动画片中体现的东西文化之间的对立以及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曲解引发了我国观众的不满。于是,呼吁国产动画向美国动画学艺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更加希望看到东方故事东方讲,更加希望看到中国版《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感恩节特辑》(简称《特辑》)是 2010年美国感恩节之际NBC电视台(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播出的特别节目,时长21分钟,故事以我国古代某一时期为背景。从播出时间的安排上来看《特辑》具有两个目的,一是庆祝感恩节,二是为六个月之后即来年暑假即将公映的续集《功夫熊猫2》作宣传。因为整个《功夫熊猫》系列都是大众文化的商业产品,所以第二个目的才是主要的。那么为了《特辑》既能与感恩节的气氛相符,又能为继续以中国元素为卖点的续集作宣传,该短片就必须创造出一种既属于中国,又“属于”美国的东西,于是“冬季庆典(Winter Feast)”便成了该片的构架。“冬季庆典”是我国春节与美国感恩节的合体,是我国文化与美国文化融合之后的衍生物。《特辑》中加入了许多春节元素来体现中国味儿,例如瑞雪、鞭炮、烟花、彩灯和美食盛宴。然而,这些都是春节的外在表现形式,春节的内涵则被移花接木。一方面它采用了春节的庆祝方式作为装饰元素和故事背景,另一方面它又采用了美国感恩节的文化内涵,所以《特辑》里的“冬季庆典”是一个融贯古今中外的文化杂交品,通过对形式、内涵和字面意义的多方整合,它的受众覆盖面被大大扩宽了——不求精确但求全面,通俗易懂,覆盖面广,这是大众文化的特点之一。因此像“冬季庆典”这样的原创“文化”实际上不具有任何真正的文化意义,它只是一种宣传手段,一种商业噱头。

这种文化个性之间的相互融合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依靠的是双方共有的文化特性,即文化共性。当文化个性之间的包容面与融合面被双方接纳之后,文化个性之间的对立面却又显得更加尖锐了,这是文化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在不同文化对视中,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可概括为以下五点:第一,并非一方“看”而另一方“被看”,而是一个“互相看”的过程。第二,不同的文化个性在本质上是平等的。第三,不同的文化相互之间是“对象性的存在”,对方的特质以自身的特质为参照,肯定对方的特质也是对自身特质的肯定。第四,文化共性和包容性被看作自然的存在而被人们不自觉的忽略掉了。第五,一般来说,文化共性是交流的基础,文化个性是交流的障碍;文化共性以文化个性为基础。

文化消费主义在西方世界迅速扩张,依赖机械技术将艺术品高效率复制的潮流提高了休闲消费品生产力,创造了大众文化市场。文化成为了一种“工业原料”,在流水线上经过加工之后,达到统一制式,然后涌入并填满消费者生活的角角落落。在数字复制时代,动画片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比以往更加廉价与便利。当一种文化被消费者熟识而失去新鲜感时,工厂就会寻找新的文化资源。《功夫熊猫》系列的开发者梦工场公司抢滩我国动画市场,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审美品质,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文化工业在数字复制技术的推动下对文化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开采文化资源却愈发艰难。本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陆续加入在我国文化资源中淘金的行列,比较知名的有美国尼克儿童频道出品的TV动画《降世神通:最后的气宗》,索尼哥伦比亚公司出品的TV动画《成龙历险记》,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以及中法合作的《中华小子》。另外,迪士尼还续作了《花木兰2》,梦工厂也于近年公映了《功夫熊猫2》以及三部同人短片:《盖世武侠的秘密》、《师傅的秘密》和《感恩节特辑》。在文化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为了维持高额利润,即使是大型的动画公司也不惜以 “吃老本”“炒冷饭”的方式降低成本。一旦发现受到欢迎的动画题材,例如《花木兰》与《功夫熊猫》,就不断翻拍续集,以至于榨干了观众的最后一滴好感与期待。

在机械复制时代,商业动画片形成了固定的生产流程、产品规格和销售制度。数字复制技术不但制作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制作周期,而且创造了手绘动画不能媲美的视觉特效。3D技术成为了动画公司吸引观众的新招牌。近年来的商业大作都以3D技术为宣传重点,虽然此类电影的票价比传统2D电影高出一倍左右,但观众还是趋之若鹜,可见人们对视觉奇观的沉迷已经超出了作品内涵的期待。这是物化与商品拜物的表现。

“物化”和“商品拜物教”的概念源自乔治·卢卡奇的《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和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及其秘密》。阿多诺在《论音乐的拜物教特性与听觉的退化》中用卢卡奇的物化分析法分析音乐工业,认为音乐的物化“切断了一切社会属性,扼杀真实的音乐快感。”①马克思则认为,若劳动是对共同人性的表达,那么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注定导致“人的世界无限贬值,物的世界无限增殖。”②因此文化的“物化”与文化商品的“拜物”也会导致文化灵韵的丧失以及用經济价值来衡量文化价值的局面。

将文化个性转化成文化共性,即大众文化,是美国文化产业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关键环节。但是,文化产业化之路并非一劳永逸。以美国动画产业为鉴,文化产业化商品化之路虽然能够使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但是它的负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分工明确的流水线制作剔出了员工的个性,人成为了技术的延伸而非技术成为人的延伸。其次,假如商业动画是艺术品,那么坐在影院或家里的观众已经失去了欣赏艺术作品所应该具备的全神贯注,观众只不过像往常一样享受了一部“90分钟的娱乐”。再次,新技术成为保证票房的法宝和大众文化评价艺术作品的重要尺度,大众的观影能力退化。然后,大公司和名导演往往更能自由操作新技术,导致了对大公司和名导演的盲目崇拜。最后,对新技术的崇拜还会导致其它创作方式(个性)沦为边缘化,例如水墨动画。以上五种负作用最终会导致文化的“物化”与文化商品的“拜物教”。于是,表面上中国故事西方讲的形式为中国文化做了“免费宣传”,实际上这些作品并非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已不言自明。第一,它们是经过了流水线加工之后达到了统一制式的商品。第二,呈现在作品中的对中国文化的曲解会误导观众。以日本改编自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三国志》而制作的动画片《最游记》(械斗版西游记)与《一骑当千》(女版三国)便可见问题之严重。第三,这种国际化商品化的转变依赖的是文化共性,就是把中国文化的个性转化为世界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共性,代价是使中国文化失去了灵韵。

从《特辑》所展示出来的中美文化差异可以看出,美国文化一直在“看”中国文化并试图解释中国文化。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关注美国是如何“看”中国文化的,并且会因为美国“看”的不到位而发出质疑。因此《特辑》展现了一种站在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对视”文化个性的状态,这是一种文化对视的关系,而非“看”与“被看”的关系。“互相看”说明不同文化的个性与特质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因此不同文化可以在“看”与“被看”的位置上轮流坐庄。例如《特辑》中中国文化主要处在“被看”的位置,那么在由中国制作动画作品中

(下转第269页)

(上接第273页)

外国文化也可以处在“被看”的位置,这样中国文化就能够在文化资源争夺中抢占先机,甚至在文化个性转化成共性的过程中反客为主。

参考文献

[1]Adorno, T. (1978) On the Fetish Character in Music and Regression in Listening. In A. Arato and E. Gebhard (eds), The Essential Frankfurt Scholl Reader, Oxford: Blacwell, 270-99

[2]伊莱休·卡茨等 著,常江 译,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76-88页

[3]拉丁语“aura”,本意为“微风”。瓦尔特·本雅明用它来形容艺术的微妙气质。

作者简介

程橙(1988-)陕西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主研方向:当代文艺与文化传播。

崔醒群(1989-)陕西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主研方向:当代文艺与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文化资源商品化
论虚拟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独立性
明清时期陕西果树商品化趋势及殖民采掠初探
日本商品化权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析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农业技术市场推广的服务研究
过度商品化引发的生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