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2013-11-02 03:44徐秀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溶栓心电图医护人员

徐秀珍

山东省齐河县人民医院内科,山东 齐河 251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徐秀珍

山东省齐河县人民医院内科,山东 齐河 25110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在疼痛、饮食、心理、排便、溶栓、出院指导等方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满意度,改善生存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的急危症之一。该病是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导致部分心肌发生不可逆转坏死引起的,绝大多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新鲜血栓形成所致。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的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胸疼、胸闷、发热、烦躁不安、白细胞增多、出汗、血沉加快、濒死感、心肌酶活性增高和进行性心电图变化,甚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有典型改变[1],该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已成为中国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很好的控制了病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龄35~76岁,平均44岁,病程3~8年,平均4.5年,发病部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1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8例,急性前壁及前间壁心肌梗死23例,合并心率失常者10例,合并心衰6例。所有患者经心电图、心肌酶谱学检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均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并无意识障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发作部位等发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在疼痛、饮食、心理、排便、溶栓、出院指导等方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多数患者表现为剧烈胸痛,胸闷,大汗,少数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此时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如发现患者有心率的增快或突然减慢、心电异常波形、牙痛,后背痛等状况,医护人员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由于患者发病48小时内死亡率很高,所以不要搬动患者,嘱患者3~5 d内绝对卧床休息,医院应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休息环境,保证患者的休息。患者休息时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可减轻心脏负荷,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梗死的发生。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连续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尿量等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和发绀者应立即吸氧,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患者的疼痛。吸氧时应保持吸氧导管通畅,患者病情严重时应持续48 h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一般为2~4L/min,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依据病情需要间断吸氧,氧流量一般为1~2L/min,在吸氧的同时,还要注意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心电图的变化,备好抢救用药及器械等,作好随时抢救的准备。

1.2.2 疼痛护理 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发病时,一般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同时伴有压榨感,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的性质以及疼痛的时间来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一般有效的措施为持续吸氧和服用有效的镇痛药两种方法。在服用镇痛药时应严格遵医嘱服用,特别是使用吗啡时。在静脉点滴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物后,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心率、呼吸、血压、脉搏等[2],若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马上向医生汇报。

1.2.3 饮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情发作的最初2~3d应以流质为主,待病情稳定后逐步食用其他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少量多餐,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进食足够的水果,忌食刺激性食物,进食时避免过急过多。该病的患者在饮食上应保证充足的营养,选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食物,如玉米、燕麦、芹菜、菠菜等,多吃水果和蔬菜可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若患者便秘时可给予缓泻剂或者灌肠,帮助患者通便,降低心血管危险的发生。

1.2.4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快,同时多伴有剧烈的疼痛,由于发病一周内要绝对卧床,生活方面需要别人的帮助,患者因自觉拖累家人常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从而加重心肌缺血。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疑问及焦虑进行耐心的解释,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为患者讲授相关疾病知识,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其对疾病拥有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行为,努力战胜疾病,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减轻不良心理状态,放下心理包袱,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有计划地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地配合治疗,避免过度兴奋、激动、悲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可能保持情绪的稳定,心态的平和,言语得体,面对不良刺激时能够泰然处之,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熟悉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措施,从而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了病情加重几率。

1.2.5 排便护理 便秘是诱发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患者因在治疗前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而活动量减少,加之服用止痛药物、自身产生的焦虑、境及排便方式的改变等容易造成便秘,患者有便秘情况时一定要叮嘱患者不要用力排便,避免产生危险,因此加强便秘的护理十分重要。医护人员应强调排便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让患者懂得预防便秘的有关饮食,运动,排便训练的方法,特别是让每位病人了解用力排便和心衰的关系[3],避免因排便不畅而产生心衰。对于一般排便困难的患者可以适量的吃一些香蕉或蜂蜜来软化大便,对于排便特别困难的患者可以使用开塞露塞肛、口服麻仁润肠丸辅助。医护人员可以教给患者腹部按摩的方法,患者可以再早餐后15~30分钟后进行按摩,养成排便的好习惯。急性期排便过程中应加强心电监护,避免发生意外,必要时于排便过程中预防性应用扩冠药物,若出现患者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1.2.6 溶栓护理 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早期治疗中作用很大。

一般在患者发病的前3个小时及时的进行溶栓治疗效果最好,发病时间在6-12H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仍能挽救部分心肌,所以对于早期急性心肌梗的溶栓治疗越早越好。溶栓时医患人员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防止血栓性静脉炎或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护,注意患者心电图ST段以及T波的变化。使用溶栓的药物严格遵医嘱,用药滴注时应准确、迅速,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是否有出血点、是否发热、皮疹,大便是否黑色、呕吐物的颜色等,应根据严重程度终止治疗或给予相应处理措施。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定时描记心电图,详细记录心电图的确切日期、时间、ST段抬高值。

1.2.7 出院指导 医护人员在出院前给患者做好该病的知识宣导和发病自我急救措施的演练工作,使患者进行自我保健,在生活上不过度劳累、暴饮暴食,食清淡食物,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的摄入,戒烟戒酒,减少重体力活动和剧烈活动,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用药方面,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坚持服药,不可随意增减或停用。患者还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出现不适症状立即舌下含服,当症状缓解后及时就诊。

2 结果

10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均病情好转出院,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9%,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部分心肌引起严重的持久性缺血损伤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持久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伴烦躁不安,血白细胞增多、出汗、血沉增快、濒死感,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严重的患者甚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有典型改变,急性心肌梗塞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已成为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近些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年轻化,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我院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基础护理之上采用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排便护理、溶栓护理、出院指导,通过对患者系统的护理,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让患者了解该病的疾病知识和急救措施,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以乐观心态对待疾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死亡率,提高愈后生活质量。总之,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1]帅淑侠.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4):92.

[2]王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3742375.

[3]李芳.青年急性心肌梗死20例l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0):149-151.

Com prehensiv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 ith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Xu Xiuzhen
JiHeXian in shandong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Jihe 251100,China

Objective:Discussed the effect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with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gives the basic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basic nursing at the same time,in pain,diet,psychology,defecation,thrombolysis,and discharge guidanc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with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Positive and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with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mi),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Nursing intervention;satisfaction

R473.5

A

1007-8517(2013)11-0021-02

2013.03.21)

猜你喜欢
溶栓心电图医护人员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