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中医眼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3-11-02 03:44朱晓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眼科学考核成绩教学效果

朱晓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1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眼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朱晓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1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医眼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在中医眼科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比较两组考试成绩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运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有助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结论:案例教学法具有良好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案例教学法;中医眼科学;实践教学

1 研究目的

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中医人才。实践教学是中医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中医眼科学是国内中医院校各专业本专科生常规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部分院校已开展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多数研究只重视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而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在分析总结国内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新趋势及弊端的基础上,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中医眼科学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研究,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眼科学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随机分组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两个教学班见习同学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用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医眼科学》,见习学时均为4学时。对照组采取传统见习授课法,讲解眼科常用检查法,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后归纳总结;对照组采用典型案例实践教学法带教。

2.3 研究方法 在见习带教过程中首先对学生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镜等眼科基本检查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使其掌握眼科常用检查基本操作方法,培训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在此基础上,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根据见习教学目标、任务,结合所选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参与病人的诊疗全过程,引导学生自己询问病史、提炼主诉,围绕案例展开病例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阳性体征,归纳疾病证候特点,为明确诊断应作哪些辅助检查,如何明确诊断,针对案例怎样制定治疗方案等。使学生对该病的发病特点、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有系统认识。通过教师的指导,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培训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践能力。

2.4 效果评价 采用传统笔试方式,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如考分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教学效果。

3 研究结果

将案例教学法班学生考核成绩与传统教学班学生成绩进行比较,两班教学学时相同、试题难易程度相同,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案例实训教学班与传统教学法班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s/分)

表1 案例实训教学班与传统教学法班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s/分)

组别 平均成绩 P值案例教学法班91.93±3.54 <0.05传统教学法班86.51±4.80

结果显示:案例教学法班学生期末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班,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提示案例教学法确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4 研究结论

案例教学在中医眼科实践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1 改革中医眼科学实践教学方法 中医眼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研究针对中医眼科学学科特点及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忽视实践教学、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匮乏等实际问题,改革传统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法,强化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以改进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2 利于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选取形象直观、而又紧扣临床实际的典型案例,以案例为核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对病人的诊疗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围绕典型案例,组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教导学生学会怎样问病史、抓主诉,获取阳性体征,归纳证候特点、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等临床知识。一方面,强化学生对中医眼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其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临证思维能力训练,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助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3 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教师为既 “教”又 “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实现从被动灌输向启发诱导教学方法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1],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分析临床实际问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本研究改进中医眼科学实践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先进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式教学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朱晓林.PBL教学法在中医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新疆中医药,2011,29(1):57

R311

A

1007-8517(2013)11-0027-02

2013.04.17)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项目编号:2012352);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临床教学科学研究课题;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133)。

朱晓林,女,(1970-),济南人,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与教学。

猜你喜欢
眼科学考核成绩教学效果
202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关于眼科学见习教学的体会
开放获取对国际眼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