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师如何审核抗生素类药品处方

2013-11-02 03:44俞瑞玲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氯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

俞瑞玲张 兴

1.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三医院,宁夏 中卫 75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人民医院,宁夏 中卫 755000

浅谈药师如何审核抗生素类药品处方

俞瑞玲1张 兴2

1.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三医院,宁夏 中卫 75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人民医院,宁夏 中卫 755000

抗生素类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在临床使用上存在问题较多,在处方审核中亦是重点审核内容,本文以 《处方管理办法》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结合实际工作,从几个方面就如何审核抗生素处方加以讨论。

处方审核;抗生素

1 审核处方剂量

给药剂量不足,不仅难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且容易产生耐药菌株,使感染难以控制;给药剂量过大,可诱发不良反应的增加。如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头孢唑林钠静脉注射剂,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肌内注射区疼痛;还可诱发药疹、嗜酸粒细胞增高、药物热,有些病人可出现暂时性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升高,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高剂量 (每日1g)的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时可出现脑病反应,使用疗程较长时,偶可见到白念珠菌二重感染。头孢菌素类对凝血功能缺陷者,还可扰乱凝血机制,导致出血倾向,尤其是氧头孢烯类用量偏大,如日剂量超过4g或疗程较长时,用药后有明显的出血 (有时是致命的)现象[1],临床应用此类药物时,我们也多给医生提醒。因此,我们认为抗生素用量过大或不足,也属于抗生素滥用的范畴,按不合格处方对待。

2 给药次数及途径

药物因药代动力学特征不同,给药次数与途径也不同。具有抑菌性质的药物要求在体液中保持一定的浓度以维持其作用,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则要求快速进入人体,短时间内形成高血药浓度。如临床上应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我们常见到1次/d(天) (除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的给药方法,但每日1次给药后会造成1d中血药浓度波动大,1d中低于MIC(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过长,药效也不佳,因这类抗生素的T1/2(半衰期)很短,约在1.5~2.5小时,用药后的3~5小时药物代谢约90%以上,显然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按说明书规定:如头孢唑林的常用剂量为:一次0.5~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静脉给予(间歇冲击疗法)。表述不清这样既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浓度,又可减少药物分解而产生的致敏物质,病情缓解后,可采用序贯疗法。对红霉素类药物中的阿奇霉素,该药物的T1/2为35~48h,应1日1次用药,对处方中不合理使用该药次数和剂量给予纠正,以防该药对肝功能的损伤。

3 注意疗程

抗生素的治疗疗程小于1天或大于10天均属不合理。若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比例失常,发生二重性感染或其它疾病,如肠内正常菌群被杀灭,致病菌趁虚而人,造成腹泻或真菌感染等疾病。如克林霉素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可造成假膜性结肠炎,严重者可致死。故病情诊断清楚后,或药敏实验报告出来后,我们和医生协商,选择对病原微生物敏感的抗生素,或选窄谱抗生素。尽可能缩短疗程,使抗生素使用更加趋于合理。

4 注意选用溶媒及输液的PH值是否变化

青霉素在近中性(pH6.0~7.0)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增强,均可使之加速分解。而5%或10%葡萄糖液的pH值范围为3.2~5.5,所以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溶液溶解;另一研究表明,用5%的葡萄糖作氨苄青霉素的溶媒者,输液反应率大大增高,抗菌活性降低。同样,维生素C和氨苄青霉素同一管道中联用,可使该药的抗菌活性失活或降低。贾公孚[2]认为葡萄糖与氨苄青霉素的催化分解有关;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PH(9.5-11.0),若与10%葡糖糖注射液PH(3.2~5.5)混合后,PH改变,可使磺胺嘧啶析出结晶,可引起微血管栓塞,导致周围循环衰竭;也有两种药物合用可以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如青霉素与氨茶碱合用时,若在含有青霉素的输液中加入氨茶碱,可使两药混合液的PH值改变,导致青霉素失活;注射用头孢硫脒尽可能用生理盐水做溶媒,以图药液的稳定性;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不能加入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以免形成不溶性沉淀,而造成对机体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5 审核药物间的配伍

抗生素药之间的配伍:首先避免增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快速抑菌剂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等合用。如:阿奇霉素+头孢唑圬钠,罗红霉素+哌拉西林等。因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是快速抑菌剂,能迅速阻断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细胞质体积不增大也不发生细胞壁合成和自溶现象。而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是繁殖期杀菌剂。两类药合用,前者会使后者干扰细胞壁合成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降低其效能。其次避免同类抗菌药物的合用:因它们具有相似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疗效并不增强,反而增加毒性。如:头孢呋辛酯+头孢羟氨苄,青霉素V钾+阿莫西林等,但也同序贯疗法相区别。再者:避免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合用: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等,它们虽不是同类抗生素,但它们的作用机理基本相同,作用部位都在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单位,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可置换克林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结合,联合用药会产生拮抗作用。

抗生素与其它药物间的不合理配伍事例还有许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6 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

6.1 老年人 因肾功能减退,当使用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磺胺类、四环素、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类等经肾排泄的药物时,宜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6.2 儿童 应避免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也避免婴幼儿使用某些药物,如阿奇霉素、派拉西林舒巴坦、头孢美唑等。

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

6.3 孕妇、晡乳期妇女 使用下列药物,可对胎儿、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氨基糖苷类 (可致听神经功能减退)、磺胺类 (致新生儿黄疸,严重的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等)、氯霉素 (致 “灰婴”综合征、骨髓抑制等),四环素类 (使胎儿骨生成延迟及牙釉质发育不全级、肝肾的毒性反应等),喹诺酮类 (骨关节反应等)。

7 肝功能减退

肝功能受损时,对于由肝脏代谢而由肾脏排泄的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等应减量或慎用;对红霉素酯化物、氨苄西林酯化物、氯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利福平、异烟肼等应尽量避免使用。如红霉素酯化物用药后的10~12天可出现肝大、黄疸、腹痛、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转氨酶升高等胆汁淤积的表现。[3]

8 肾功能减退

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肾排泄而且对肾脏有损害的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哌拉西林、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磺胺类等。

[1]周自永,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 [M].3版.金盾出版社,2006:578.

[2]贾公孚,谢惠民.药物联用禁忌手册 [M].1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31.

[3]高仲阳,穆殿平,朱立勤.全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 [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9.

R288

A

1007-8517(2013)11-0119-02

2013.03.17)

猜你喜欢
氯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一种氯霉素高灵敏消线法检测试纸条的制备
头孢菌素给药前有必要常规皮试吗?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婴幼儿慎用氯霉素眼药水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