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拍背对脑卒中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干预观察

2013-11-02 03:44李秋宇曾科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气道肺部实验组

李秋宇 周 菲 曾科学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广东 广州 510095

翻身拍背对脑卒中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干预观察

李秋宇 周 菲 曾科学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广东 广州 510095

目的:探讨翻身拍背对脑卒中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排痰,实验组采用翻身拍背的方法协助患者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排痰后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翻身拍背对脑卒中患者痰液的排出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翻身拍背;脑卒中;肺部感染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也是脑血管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 “四高”特点。由于患者大多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极易发生各类感染,其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居首,且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1]。为了寻求防治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我科对96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定时翻身拍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6例,均经头颅CT、MR确诊,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56.3±3.2)岁;发病时间1~52天,平均发病时间为(19.7±2.2)天;脑出血28例,脑梗塞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均在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予翻身拍背。拍背时视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左或右侧卧位,在翻身过程中动作轻稳,使病人头保持中线位,头和颈呈一直线翻转。护理人员五指指腹并拢,手指关节微屈,使掌侧呈凹式杯状,掌心空虚,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由轻到重,以虚掌做节律性地迅速地叩击胸壁,震动气道,每一肺叶叩击1~3 min,120~180次/min。每隔3h翻身拍背1次,夜间适当延长间隔,间隔期可辅以仰卧位。每次叩击的时间以5~10min为宜,应安排在餐前30min或餐后2h进行,避免引起呕吐或吸入性肺炎,拍背同时鼓励和协助患者进行主动咳嗽排痰。如果有痰液不能咳出时,可辅以吸痰。力量的强弱、频率以痰液排除顺利、患者耐受为宜。操作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操作结束后,协助做好口腔护理,观察痰液的性质及量、肺部啰音情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雾化后让患者自行咳痰。两组患者的治疗用药及其他护理措施基本相同。

1.3 评价标准[2]①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包括呼吸、血压变化、血氧饱和度;②肺部症状体征:咳嗽、啰音的消退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排痰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排痰后实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咳嗽与啰音消退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咳嗽与啰音消退时间比较见表3。由表3可见,两组患者咳嗽与啰音消失时间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咳嗽与啰音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且多为老年患者,咽部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排出,阻塞小气道和肺泡,同时由于气管上皮细胞纤毛运动能力下降,易致痰液淤积,使气体交换面积减小,造成肺部感染。而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肺下部易因受到挤压而使呼吸运动减弱、扩张受限、局部循环血流减少,使循环不良,发生淤血、水肿,免疫细胞及抗生素难以充分到达局部发挥作用,然后由于气管内分泌物以及随呼吸侵入的致病微生物侵人并发坠积性肺部感染[3]。

积极翻身拍背是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因为脑卒中患者大多存在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的减弱或消失,从而致使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累积增多,形成恶性循环,时间日久,可导致呼吸道不畅,坠积性肺炎,肺部感染,严重者甚至阻塞气道,导致生命危险。通过翻身拍背使黏附于气道壁的痰液通过震荡作用脱落汇聚于气道内易于排出,减少痰液的淤积,解除气道阻塞和消除细菌的培养基,改善呼吸功能[4]。

本研究结果表明翻身拍背可有效改善呼吸系统症状,且不会影响生命指征,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均维持正常,因此合理应用翻身拍背对于脑卒中患者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有肯定的效果,脑卒中患者多同时伴有肢体偏瘫,应注意翻身的方向,同时也应注意翻身时颈部与身体的角度。

[1]曾如,钟海强,黎映静,等.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对策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652-1653.

[2]刘琼,姜佳瑜,陈春霞.翻身拍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6):16-17.

[3]熊华琴.定时翻身拍背对防治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7):96.

[4]刘加菊.颅脑术后病人翻身拍背对生命体征的影响 [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843-2844.

R563.1

A

1007-8517(2013)11-0164-02

2013.03.15)

李秋宇 (1972-),主管护师,护士长,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气道肺部实验组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