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中应用问题探究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2013-11-07 07:30张京毅
河北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情境

张京毅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1)

一、前 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技发展的核心。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信息技术课是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依托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有很多,比如学习模式、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等等。本文着重研究“问题探究法”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挖掘该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深远影响。

二、问题探究法促进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适应性

问题探究法也称为探究式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法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的治学态度,以及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究法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知识接受性学习方式和简单的技艺性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思索、实验、分析、总结使其形成理性认识,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此方法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问题探究法在课堂中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现实问题有所调整。其中每个环节都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找到恰如其分的应用,这也是信息技术课中应用问题探究法的优势所在。

三、在卫生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课实施问题探究法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情境,任务引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需要有创新冲动,善于发现问题是产生创新的必要条件。探究法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抓住契机,用心营造问题情境,利用一定的“情境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唤起他们主动探究的求知欲望。

学生在探究之初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固然好。但是有时候教师也必须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和任务,供学生完成。因此,设置适当且合理的学习目标与任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说的“适当且合理”是指符合学生现状的目标及任务。太高的学习目标,太难的学习任务,会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易产生畏惧感。太简单的学习内容又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心理,同样起不到积极作用。此外,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未来的医护工作者,因此要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创新能力、提升素养。比如,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出医患纠纷的各种案例,并且进行分析。在这个任务中就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因为如何处理医患关系是每个医学生将来都将面临的问题。

(二)探询方法,研究策略

探究法的核心是探究,通过探索和研究,针对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策略。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集思广益。教师在这个阶段要给予学生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的“非常规”操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尝试、探究中有所创新。比如,在学习Photoshop软件中,要想完成一幅作品,可以通过多种操作方法达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堂讲解,探寻其他方法。再比如,在学习了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之后,要使学生打破这些软件是各自独立毫不相关的思想,让他们能充分综合应用各个软件,并进行渗透。因此,可以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收集近五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死亡者的数据及相关情况,将其制作成Excel数据表,同时绘制出相应的图表,并出具一份报告。在这个综合应用的实例中,学生要涉及网络搜索、数据表编辑、图表绘制、撰写报告等几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上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有可能包括利用何种网络搜索方法能获得准确可信的数据、如何在PPT报告中引入Excel图表等问题,学生就是要针对出现的问题研究不同的策略,最终完成任务。

通过这个例子还可以看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教师首先不能照本宣科,要以创新的方式营造学习氛围,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维度进行深度挖掘和多样化探寻,从而影响和感染学生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发散思维,激发创新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思维产生创造的火花。因此扩展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信息技术课学习的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面对同样的问题可能有多种解决办法,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完成。比如,学习了网络操作之后,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然而,让学生搜索有关H7N9病毒的知识,学生会发现,由于该知识点比较新,用常规的搜索方法查找此内容,相关信息比较少。于是,教师应鼓励学生开阔思路,除网页搜索外,从文献检索、专家访谈等角度进行探寻。最终,学生会收集到大量关于此内容的信息。由此可见,信息时代具有无限丰富的网络资源、多种媒体的强大表现力、虚拟现实和超媒体的技术手段,这些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后,可以在网络的知识海洋中畅游,方便、快捷地获得知识,扩展视野,开拓思路,激发创新。

四、结 论

从实际教学效果可以看出,通过对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式学习,能加强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意识及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培养学生永不满足以及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探究法的教学实践,努力改善学生的实践条件,开展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为信息技术课增加活力。

[1] 陈转兰.利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6-7.

[2] 陈皓.学生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培养[J].教育信息技术,2010,(10):32.

[3] 胡玉梅.浅谈探究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9):61-62.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