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研究

2013-11-08 00:36王占坤
浙江体育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空巢服务体系老年人

王占坤

(1.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温州医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群众体育学·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研究

王占坤1,2

(1.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温州医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空巢老人身心健康促进,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构建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体育法》、《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是构建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法律依据,“全民健身”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理论依据;系统性原则、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公益性与均衡性相结合原则是构建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原则,最后按照系统论的原理构建了由九个子系统组成的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

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

0 前 言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十二五”时期,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空巢老人大量增加,成为老年人中主要群体,超过50%,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显示,城市75.6%和农村55.6%的老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保障,但精神文化生活空虚是空巢老人面临的共同问题,伴随着空巢老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精神慰藉和社会交往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和增进社会交往的功能使体育将成为空巢老人主要的休闲方式,如何满足空巢老人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如何提供合理的体育健身服务?是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摆在老龄化社会进程中群众体育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构建科学的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对于满足空巢老人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 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1促进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

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比较低。发达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比例超过60%,而我国只有43%左右,老年多病的问题十分突出。2008年全国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表明,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了61%,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而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38.6%,2011年底陕西省65岁以上老年人总患病率为39.85%,患病率列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眼科疾病。通过运动、饮食和控制体重等综合干预可以可以预防和改善老年人慢性疾病。

空巢老人容易产生“空巢综合征”,表现为孤独、抑郁和焦虑,导致空巢老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由于社会流动加大,媒体传播方式的升级变化,许多老年人选择“足不出户”的生活方式,导致老年人传统的地缘交往方式渐渐弱化。日常生活单调乏味、步入老年阶段的失落感、家庭关怀的缺失和社会交往减少等因素都让空巢老人感觉孤独抑郁,体育锻炼可以消除或转移不良的意识和情绪,丰富空巢老人的生活,增加社会交往,改善情绪状态,疏导空巢老人的心理障碍。因此构建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可以促进空巢老人的健康管理,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为解除空巢老人的“空巢综合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2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发展老年人体育

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了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短板,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接受多家中央媒体的集体采访时说:“如果要对体育进行排序的话,首先就是发展群众体育。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方面,体育肩负着独特的作用。”2008北京和2012伦敦奥运会充分证明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体育已经摆在了重要位置,要紧跟上竞技体育的步伐,老年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主要方面。因此,在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老年人体育。2007年第3 次中国群众体育状况调查显示:年轻人“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较低,30~39 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仅为6.1% ,而中老年人“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高,60~69 岁年龄组达到11.7 %。在20~69 岁年龄段,呈现出随年龄增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逐步上升的趋势[1]。由此可见,当前老年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主力军,发展好老年人体育对群众体育有引领和带动作用。

1.3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

发展老年人体育健身事业,是实施“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战略,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系统的构建是实施此战略的具体手段或措施。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要全方位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时间十分紧迫。”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老年体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老年人离不开体育,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需求越来越高涨,体育健身已经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体育也成为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运动、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

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是老年健康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身对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减轻国家社会保障负担,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稳定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课题和难题,老年人的健康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目前老年人当中属于健康的比例只有43%,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养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浙江省城乡老年人口生活状况调查》显示,按空巢家庭的界定标准,浙江省城镇老年人家庭空巢率已达74.96%,农村老年人家庭空巢率为59.56%,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目前,由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服务需求。构建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健全空巢老人健身组织网络,发展空巢老人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大力推广和开发适合空巢老人特点的、科学、文明、健康的健身方式,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空巢老人健身有设施、有指导,健身活动组织化、系统化、规范化,提高空巢老人幸福指数、身心健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空巢老人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21世纪的中国正与国际接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健身性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现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因此研究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有助于解决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2 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的依据

2.1制度依据

《辞海》:“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包括习俗、道德、法律、戒律、规章等的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是构建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法律依据,从法律层面规定了老年人享受体育健身服务的权利、政府提供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的职责以及社会关心支持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义务,为我国老年人享受体育健身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六条规定了老年人享受体育活动的基本权利,并指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应由政府提供;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国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章第三十二条、三十三条和三十五条强调国家和社会要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体育活动服务、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活动服务设施和网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指出:“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并把提高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健全老年人体育健身组织网络、研发推广适宜老年人健身的便于进入家庭的健身设备器材作为主要目标任务之一。

2.2理论依据

“全民健身”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依据。全面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享受的机会是平等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每个公民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也是实现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空巢老人是特殊人群,有特殊的体育需求,应该平等的享受生存权和发展权,同样是全民健身计划和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对象和义不容辞的任务。

3 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构建原则

3.1系统性原则

“系统”是指一群有相互关联的个体组成的集合称为系统。体育是一个大系统,空巢老人体育是其中一个子系统,有其特有的规律和途径,必须把空巢老人体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一进行规划设计,才能达到最优化。

3.2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既要客观、真实地体现和反映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空巢老人体育需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也要遵循老年人体育自身的内在规律性,避免任何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必须坚持从空巢老人的实际出发,构建合法、科学、可行的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充分反映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的内在要求。

3.3公益性与均衡性相结合原则

公益性是指社会大众或社会中某些人口群体的利益,非赢利性和社会效益性是公益性的特征,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公益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差别、地域差异客观存在,在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方面也存在差异,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构建要体现均等性,公共体育服务和资源要均等公平分配,逐步消除差别,以保障和服务于全体空巢老人为基本定位,保障人人享有基本体育服务,如要对公共体育设施和活动进行均衡布局、同步开展,使得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等程度的体育公共服务。“保基本,全覆盖”,成为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

4 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

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空巢老人共同体育需求的各类体育服务的集合,包含若干子系统。该系统以空巢老人为服务对象,以提供优质的体育健身服务为宗旨,整合影响空巢老人体育健身各种要素的系统运作整体,各体系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功能互补。使资源配置最优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服务效益最大化,从而保障广大空巢老人享有基本的体育健身服务(见图1)。

4.1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政策法规具有标准和规范的作用,在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中具有号召和引领的功能,目前,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国家层面,当前我国出台的涉及老年人体育健身保障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全民健身条例》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第二、省级层面,这一层面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的旨在保障全民健身的各种体育法律法规,如:浙江省制定的《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办法》、《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和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等;第三,市县层面,各地市都会根据省级体育政策法规的实施办法,制定相应的办法落实省级体育政策法规。这三个层面的政策法规都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保障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执行过程按照从上至下层层推进,逐渐贯彻落实。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利用现有的政策法规体系,能够作为保障空巢老人平等享受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法律依据,但关键点在于政策法规的执行和监督力度,政策法规有力执行才能体现其价值。

图1 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基本构架

4.2经费投入体系

体育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经济基础决定体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充足的经费投入是满足空巢老年人体育健身需求的基础性保障。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经费投入系统的要素包括:公共财政投入、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市场运作、空巢老人自身投入,其中公共财政投入是主体,其他几项是公共财政投入的有益补充,随着我国彩票业的蓬勃发展,彩票公益金将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投入,成为空巢老人体育健身资金来源重要支持。发展老年人体育需要数额巨大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农村体育投入与城市有较大差距,体育基础设施、体育专业指导、体质监测、体育组织等还满足不了农村老人体育健身需求。当前,政府单方面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比较困难,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供给格局,提供充足资金,按规划为空巢老人提供均衡体育健身服务。

4.3体育健身咨询体系

体育健身要讲究科学性,要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和年龄、性别特征,因此建立体育健身咨询体系是提高空巢老人健身质量、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重要因素。体育健身咨询体系的功能: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积极开展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通过对空巢老人进行日常体质测试,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空巢老人健身质量和水平。此系统包括6个子系统:体育运动处方中心、体质监测中心、运动技能指导中心、运动营养中心、体育康复与保健中心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本系统的6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完成空巢老人科学健身的目标。具体运转:空巢老人在保健中心健康体检和体质监测的基础上,咨询体育专家,体育专家根据空巢老人健康和体质状况,开出运动处方,运动技能指导中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对技能不会或不熟练的空巢老人进行体育技能传授和指导,并提供健康食谱,此外对有抑郁、孤独症的空巢老人还要定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体检、监测 、咨询、运动处方、技能指导和营养再到体检、监测、咨询、运动处方、技能指导和营养定期循环进行,并不断改变运动处方、技能水平和营养,最后与社区卫生工作者一起对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使不同健康和体质水平空巢老人能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健身效果(见图2)。

图2 老年人体育健身咨询体系结构图

4.4社会文化环境支持体系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 精神条件的总和。社会文化环境是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支持要素,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行为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任何一个空巢老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其体育健身行为和意识必然受到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从文化的四个层次来构建有利于空巢老人体育参与的社会文化环境(见图3)。

图3 社会文化环境支持体系

4.5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充分有效的信息资源是空巢老人获取体育运动和健身保健知识的重要途径,提高其科学健身素养,该体系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构建,一是网络媒体,如:网络、电视、广播,在这些媒体上举办健身讲座,播发健身公益广告、宣传片;另外一种是印刷品,如:在报纸、杂志上设置一些健身专栏,印发空巢老人健身保健方面的书籍等。利用现代传媒学原理和技术,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建立起融网络、电视、广播和报刊于一体的立体式传媒体系,以信息服务为主,构建“四位一体”的空巢老人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为空巢老人提供便捷的体育服务。

4.6体育设施服务体系

体育设施是空巢老人参与健身活动的最基本空间条件或物质条件,加强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建设包括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周边社会体育设施在内的体育基础设施支持网络,政府在提供体育设施时要以“亲民、便民、利民、惠民”为原则,满足广大空巢老人多元化的体育健身设施资源需求。该体系主要功能是提供优质的体育设施,专业的指导和维修、保养等服务。

4.7组织管理服务体系

该系统是为空巢老人健身活动提供组织支持与管理的系统。组织管理是空巢老人获得规范体育健身服务的重要保障因素,通过组织的协调、沟通、整合等作用促进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活动经常、规范、有序地开展。

目前,我国老年人体育管理工作主要由体育管理部门领导,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基层社区组织,相关部门或社会力量配合而开展的,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组织管理可以归入到这一组织管理体系中,我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比较健全,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井然有序,从人财物的筹集到健身活动的组织管理,表现出规范性、系统性,例如,浙江每五年举办一届全省老年运动会,至今已经举办6届,有力推动了老年体育的发展。但是在乡镇缺少专门组织管理机构和老年人体育专职管理人员,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多以自发为主,有规模、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多在县级举行。因此,将空巢老人的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机构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城市从市级开始,农村从县级开始进行(见图4)。

图4 组织管理服务体系

4.8科学研究服务体系

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此课题的研究要求体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营养学、生物化学等知识以及他们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当前,竞技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已经成功地运用了这些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群众体育的科学研究相对滞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众体育科研攻关取得的世人瞩目的效果,例如美国的健身计步器的研制,有心率、音乐、能耗、节奏、地图、游戏、手机、手表、体脂肪、时尚计步器等,这种计步器可科学地计算出行走、慢跑的距离、时间、步数、热能消耗、脂肪消耗及调整你的活动量,帮助你及时了解活动强度,调节活动量。为了适应空巢老人体育健身需求,提高空巢老人的健身质量,就需要建立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科学研究支持体系,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开发和研制适合老年人健身的器材、健身方法和健身手段;研制不同健身运动处方对不同慢性老年病的作用;了解空巢老人的体育健身需求、体育行为特征,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改进等。

4.9舆论传播服务体系

科学合理的舆论传播有助于强化意识。社会转型时期,空巢老人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强,对老年人感兴趣的闲暇活动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只占14.92%[2]。因此,有必要通过舆论传播,改变空巢老人的健康观念,形成体育健身意识,促进体育参与,倡导和带动空巢老人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健身氛围。空巢老人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和自闭等心理问题,利用舆论传播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帮助空巢老人扩大人际交往、改善不良情绪、保持和提高认知功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进而积极融入社会,达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最佳状态,而不是仅仅去寻医问药。

5 小 结

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靠政府、市场、社区、家庭和个人共同维护,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健康老龄化”的指导思想,以社区和养老机构为依托,多方参与为空巢老人提供优质的体育公共服务。同时,该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纵向上,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根据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服务需求的变化,补充新内容,淘汰旧内容;在横向上,我国幅员辽阔,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不同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存在差异,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本着因地制宜原则,从当地实情出发加以调整。

[1] 王才兴.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体育科研,2008,29(2):1-13.

[2] 汪文奇. 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中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25-1027.

[3] 范晓明,魏佳巍. 我国老年体育产业和社会条件支持系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4):2083-2085.

[4] 罗旭.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08,28(8):81-96.

[5] 余建华.日本老年人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24-25.

[6] 任海.老年体育再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96-98.

[7] 王雪峰,高力翔.南京市城区老年人体育生活现状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5):21-26.

[8] 杜磊.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26-4427.

[9] 刘青.江苏省城市空巢老人体育健身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31(22):43-45.

[10] 徐凤琴,黄彦军,周进国,等.广东省6城市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11,18(2):65-68.

AResearchonFitnessServicesSystemofEmptyNestOldMenUndertheAgingSocietyBackground

WANG Zhan-kun

(1.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2.Wenzhou Medical College,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Wenzhou 325035, China)

By using literature data and logic analysis,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of the fitness services system of empty nest old man ,and puts forward three principles for the systematic principle ,scientific nature and practical effectiveness, public welfareand balance principle, finally constructing empty nest old man fitness services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nine subsystems

aging society; empty nest old man;sports fitness; service system

1004-3624(2013)02-0028-05

G812.48

A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JCWH26YB);浙江省社科联研究性项目(2010N103);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科学研究课题(R2011A021)

2012-12-03

王占坤(1975-),男,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体育社会学和群众体育.

猜你喜欢
空巢服务体系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