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性能指标测试分析

2013-11-09 06:35周章华曹艳峰
山西建筑 2013年22期
关键词:滤纸毛细滤液

周章华 曹艳峰 袁 莉

(上海友联竹园第一污水处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 200137)

脱水性能系指污泥脱水的难易程度。不同种类的污泥,其脱水性能不同;即使同一种类的污泥,其脱水性能也因来源而异。衡量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污泥的比阻(R),另一个是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CST)。为了探寻R和CST之间的关系对它们进行了研究。

1 比阻简介

1.1 比阻的定义及原理

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污泥比阻愈大,污泥脱水性能愈差。实验中采用真空过滤法(抽真空造成介质两面压力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2 比阻的测定步骤

1)测定污泥的含水率,求出其固体浓度C0;2)配制混凝剂,将混凝剂按计算好的比例投入污泥中进行搅拌,对污泥进行调理;3)在布氏漏斗上放置滤纸,用水润湿,并使其紧贴漏斗底部,将100 mL污泥样均匀倒入漏斗内的滤纸上,静置一段时间,直至漏斗底部不再有滤液流出。该段时间一般约为2 min;4)开启真空泵至额定真空度(一般为380 mm Hg)时,开始记录滤液体积,每隔10 s记录一次,直至真空破坏为止。如果真空长时间不破坏,则过滤20 min后即可停止。该过程中应不断调节控制阀,使真空度保持恒定;5)关闭阀门,取下滤饼,并从其中取出部分泥样,测定其含固率C;6)将记录的过滤时间t除以对应的滤液体积V,以t/V为纵坐标,V为横坐标,所得曲线斜率为b;7)计算比阻。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为比阻,s2/g;P为压力,g/cm2;A为滤纸面积,cm2;μ为水的粘度,取1.005 g/(cm·s);w为过滤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固体质量,g/cm3,计算公式:

2 CST简介

2.1 CST的定义及原理

毛细吸水时间(Capillary Sunction Time,简称CST)是这样定义的:污泥在吸水滤纸上渗透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一定距离”根据使用不同的毛细吸水测定仪(CSA)而有所差异。CST越小,污泥脱水性能越好。

毛细吸水仪的构成主要由上下两块透明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板,一个圆形(圆槽式CSA)或矩形(矩形槽式CSA)套管,一张滤纸,三个安装在上面一块塑料板上的电触头和一个电算自动计时器组成(基本构造如图2所示)。当污泥进入套管后,污泥中的水分就通过滤纸向四周散开,形成一个湿圈,当湿圈扩展到第一个电触头时,电讯号产生,计时开始,直到湿圈继续扩大并至少接触到另两个电触头(这两个电触头与圆中心等距当中的一个)时,电讯号中断,计时结束。这时,计时器所显示的时间即为CST。

2.2 CST的测定步骤

1)取100 mL待测污泥按计算好的投配比投加药剂,搅拌至污泥发生絮凝,并混合均匀;2)将仪器连接好,把滤纸从一侧贴底插入,然后将有电极的盖板盖在滤纸上,使电极和滤纸接触,轻压。过大的压力可能导致滤纸磨损;3)根据污泥性质选择过滤漏斗直径。容易过滤的污泥选择1 cm的漏斗,增加渗透的时间;比较难过滤的污泥选择1.8 cm的漏斗。本研究采用直径1.8 cm的漏斗;4)将漏斗插入电极塞,旋转漏斗,缓缓轻压,让滤纸受力均匀;5)按下重启按钮,检查计数器读数为0;6)把污泥注入漏斗,污泥量以与漏斗口齐平为宜。如果CST测试结束,而漏斗中没有污泥或者只有污泥小块,则测试需要重新进行;7)记录CST。当重启系统后,CST数值将消失;8)拿起电极塞,取下漏斗,拿走滤纸,用棉纸清洁各部件,水分完全擦拭干净。重复上述步骤测试下一样品。

3 实验内容

3.1 实验仪器

比阻测定采用的是上海江科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PJK02型污泥比阻测定装置,真空压力35.5 kPa~70.9 kPa,实验过程中设定在 35.5 kPa。

CST测定采用的是英国Triton公司的CST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测试仪。该仪器有两个漏斗,一个是直径1.8 cm的漏斗,还有一个是直径1 cm的漏斗。清水渗透过直径1.8 cm的漏斗需要4 s,通过直径1 cm的漏斗耗时10 s,测试中采用了直径1.8 cm的漏斗,即污泥的CST要大于4 s才是有效数据。

3.2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选用了浓缩污泥和脱水污泥两种污泥进行。对两种污泥在不同的加药量下的R和CST进行比较分析,考察R和CST的相关性及适应性。

3.2.1 浓缩污泥测试

图3为浓缩段污泥的R和CST比较结果,可以看到随着加药比的提升R逐渐减小,表明污泥脱水性能逐渐变好;但是CST的值随着加药比提升逐渐增加,表明污泥脱水性能愈来愈差,结果与R正好相反。

3.2.2 脱水污泥测试

图4为脱水段污泥的R和CST趋势比较,可以看到随着加药比的提升,R和CST表现出一样的变化趋势。在加药比低于2‰时,随着加药比提升,污泥脱水性能略有变差,之后随着加药比提升,污泥脱水性能愈来愈好。

图5为R和CST的相关性曲线,可见R和CST显著相关(R2=0.967 9)。对于脱水污泥,R和CST均可有效衡量污泥的脱水性能。

4 结果分析

4.1 定义上对比分析两项指标

从定义上看,R和CST是衡量污泥脱水性能的两个不同的指标。R是反映污泥过滤性能的综合指标,表示污泥脱水的难易程度,R越大,脱水性能越差。CST反映了污泥中自由水的过滤性能,表示污泥脱水速度的快慢,CST越大,脱水性能越差。

4.2 测试过程上对比分析两项指标

从测试过程上看,R的装置较为复杂,测试步骤较多,测量的参数较多,计算较为复杂,测试时间长,装置移动不方便,而且排放计量管中的过滤液时,要先将计量管上方的漏斗取下后,才能将计量管中的过滤液倒掉,实验效率低,且零部件容易损坏。

相对而言CST测定简便,测定速度快,测量参数单一,无需计算,结果直观,携带方便。

此外,由于R的测定过程复杂,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测定结果的重现性较差。对比之下,CST的测定结果要稳定得多。

4.3 应用条件上对比分析两项指标

从实验结果上看,CST在指示浓缩段污泥的脱水性能的结果与R正好相反,不适合用于浓缩段污泥的脱水性能指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浓缩污泥含水率高,自由水充足,加入PAM药剂反而增加了水的粘稠度,阻碍了扩散。

但是在指示脱水污泥时,CST和R变化趋势一致,并且极显著相关。对于脱水污泥,R和CST均能有效衡量污泥的脱水性能。

因此在衡量污泥脱水性能时,对于浓缩段污泥建议还是采用R作为衡量指标。对于脱水污泥,虽然R和CST均能很好的指示污泥脱水性能的优劣,但是CST测定更加简便快捷,可以作为优先选择。

5 结语

1)R和CST在测定浓缩污泥时的变化趋势差别较大,没有很好的相关性。在考察浓缩污泥脱水性能时,建议采用R可作为参考依据。2)R和CST在测定脱水污泥时的变化趋势一致,且结果极显著相关,在考察脱水污泥脱水性能时,R和CST均可作为参考依据。3)相比较而言,CST的测定简便,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结果重现性较好,因此CST是较好的衡量脱水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

[1]刘敏之.毛细吸水时间测定仪的试制和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1989,5(5):50-53.

[2]黄廷林,聂小保,张 刚.水厂生产废水污泥比阻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方法改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37(3):297-300.

[3]单立志,王 锐.污泥比阻实验设备的改造[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8):62-64.

[4]谢 敏,施 周,李淑展.污水脱水性能参数——比阻检测的若干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3):15-16.

猜你喜欢
滤纸毛细滤液
长填龄渗滤液MBR+NF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的DOM化学多样性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进水pH对MBR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的影响
出现憋喘 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
浅析滤纸的匀度对滤芯过滤性能的影响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DT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高抗水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工业滤纸中的应用
浅析滤纸透气度与初始压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