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集聚效应:城市商业中心开设图书馆服务网点探讨

2013-11-14 09:35杨广宁柳州市图书馆
新世纪图书馆 2013年6期
关键词:商业中心书城效应

杨广宁(柳州市图书馆)

1 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通俗直观的理解即相互关联的企业“空间扎堆”或“集结成群”产生各种发展要素优化的综合效应,如规模效应、磁场效应、品牌效应、竞争效应、创新效应等,并促成企业成本降低、配套互补、分工协作、竞争合作的良性发展格局,形成强劲持久的区域竞争优势。美国的硅谷、华尔街,中国北京的中关村以及浙江义乌小商品城都是集聚效应的典型。

商业中心是城市内部商业经营比较集中的区域,也会产生集聚效应。其集聚效应具有商业服务的特点,具体体现为消费驱动效应、节约成本效应、区域品牌效应、客流汇聚效应、知识外溢效应。消费驱动效应,即商业中心能使每一个到来的人产生消费欲望,并养成趋向商业中心消费的行为习惯。节约成本效应,即商业中心服务能满足顾客多种需求,并能相互比较而选择消费,节约顾客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区域品牌效应,即商业中心具有很高地区知名度及良好声誉,成为当地居民最为熟悉的地方。客流汇聚效应,即商业中心服务周全及交通便利能吸引顾客大量光顾,聚集庞大的用户群体。知识外溢效应,即优秀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能在商业中心快速传播和交流学习,促使整体服务水平提高

2 商业中心的文化服务及阅读市场

商业中心的集聚效应,为文化产业与文化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除影剧院、歌舞厅、音乐厅、音像店外,以图书为服务媒介的新华书店、图书城、私人书屋也处处皆是。如北京的王府井图书大厦、西单图书大厦、望京图书大厦都位于商业中心最繁华地段;南京新街口和湖南路两大商业中心还因“抢夺”开办书城引起社会关注及媒体报道。在百货商店休闲区或银行服务点,不仅有电视影像让顾客观赏,还有杂志报纸供顾客浏览;甚至一些个体美容美发厅,也都自备各种读物给排队等候的顾客阅读消遣;在一些茶楼和咖啡馆里,时常可见慢品闲读的身影。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快速更新与信息迅猛发展,营造着泛在的知识环境和学习氛围,即使是喧嚣热闹的商业中心,阅读活动也无处不在。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均指公共图书馆)。然而,对于商业中心这样一处集聚效应明显、文化服务发达、阅读需求旺盛的区域,国内图书馆却很少关注。究其原因,一是受阅读环境的传统认识和思维定势所束缚,认为商业中心的喧闹与阅读环境的安静相悖,不利于开展服务;二是受“重文轻商”的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读书求知,经商逐利,两者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在国人眼里,图书馆应该是静雅的读书之地,切不可沾上商业气息。如果一个城市的图书馆与商业中心混在一起,难免受到诸如“大煞风景”、“沾上铜臭味”之类的指责。因此,商业中心成了图书馆极少开发利用的服务“荒地”。

实际上,图书馆与商业都是面向公众的服务行业,从服务对象、形式及社会意义而言,具有很大的共性,都是以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以面对面交流的服务形式,为满足市民物质或精神生活需求、让市民享受社会发展成果为共同目标,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冲突,完全能和谐结合,相依共处,相互促进。因而,商业中心集聚效应所带来的环境优势,对于图书馆而言,也是一种重要的发展资源,应当加以利用分享,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3 分享集聚效应 参与文化服务

在国外和港台地区,图书馆就常常与商业中心紧密结合在一起,有的甚至就设在购物中心内。如美国纽约市公共图书馆,设在纽约最繁华的“购物天堂”第五大道,被一排排名店包围着;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图书馆更直接设在市中心的昆士兰广场购物中心,由于人气极旺并广受市民好评,政府又将这种模式普及到其它8 个购物中心;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里丁屿岛商业中心整体搬迁,新址中不忘给图书馆留出了一块最好的地段;在台北市,政府与家乐福超市合作,在超市中设置占地100 平方米的自动图书馆;而香港大澳公共图书馆就在大澳商业中心12 号铺;加拿大多伦多市图书馆名称就叫“多伦多商业中心图书馆”。可以看到,欧美及港台地区,本身就把图书馆作为商业中心服务的重要内容,将图书馆纳入商业中心,让市民购物之余可以借书、还书,参加文化活动,不仅方便了市民,还体现了都市文化精神,更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使用效率。

而在国内,因图书馆远离商业中心,出现了读者向商业中心分流的怪象。桂林图书馆即是如此。桂林图书馆新馆设施先进,藏书量大,却因地处偏僻少人问津,部分读者仍是选择去近市中心的老馆,而更多市民喜欢到位于中山中路商业中心的桂林书城去“蹭书”读,造成图书馆读者越来越少,而到书城的读者日益增多。书城俨然被市民当成了图书馆使用,并为此每年负担十几万元的图书破损损失。类似的事例也出现在深圳。羊城晚报曾报道说,“暑假以来,深圳中心书城便门庭若市,不少家长赶早就将孩子送来这里,让孩子们在此阅读嬉戏;而让有着‘图书馆之城’美誉的深圳尴尬的是,全市分散在各个社区旁的公共图书馆多达639 座,可是孩子们却并不感冒……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免费、干净、凉快、安全、增长知识,中心书城的这些特点让他和孩子都很满意,孩子也能找到玩伴,不再孤单,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中心书城里面的肯德基、味千拉面、必胜客等诸多餐饮店还可以满足孩子填饱肚子的需求。”可见,商业中心的环境不仅不会影响阅读活动,还因干净舒适、人多热闹、服务配套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吸引力。

上述图书馆对待商业中心的不同做法及结果,既证明了商业中心集聚效应对阅读活动的促进作用,也暴露了国内图书馆在商业中心的服务缺位。我们应改变这一现状,打破传统观念桎梏,开发商业中心服务网点,分享集聚效应,参与文化服务。

4 开设商业中心服务网点的模式构想

在商业中心建立图书馆服务网点,困难不在于技术手段,而在于商业中心的地域特点。商业中心地处黄金地段,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经营场地的紧缺和昂贵。图书馆是公益事业单位,没有额外的经济收益,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在商业中心谋得一席之地。因此,政府应在政策与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解决服务场地的困难。此外,图书馆还应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商业中心发展的新路。根据以往的经验,采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的合作方式,仍不失为开辟服务网点的好办法。以下为几点不成熟的模式构想:

4.1 政府财政支持模式

一是政府从商业中心国有土地或房产中无偿划拨一处给图书馆做服务场所;二是财政划拨资金购买或租赁商业中心场所供图书馆使用。两者都是最理想的方式,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图书馆服务场所难题。

4.2 商业资本赞助模式

通过商业机构出资赞助图书馆购买或租赁商业中心场所开展服务。一方面,商业机构赞助图书馆可树立品牌及公众形象,改善社区关系,促进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图书馆吸引读者到来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到商业中心购物。这种双重回报使商业资本赞助图书馆成为可能。

4.3 “文文合作”模式

即图书馆与商业中心文化产业的合作模式。因二者属相同的文化部门或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部门主管,相互间容易协商达成合作意向。

(1)与影剧院合作:影剧院一般都有宽畅明亮的前厅,利用前厅一角,可以开设图书馆服务网点,即不影响影剧院的营业,又可让观众去观赏影剧之时借阅图书,两全齐美。

(2)与图书城合作:通过图书馆定向采购书城书籍,书城免费提供相应场地供图书馆使用,开设图书馆服务网点。因两者的服务有本质不同,一个是借书,一个是售书,不存在同质化竞争的矛盾,而且互惠互利,也易达成合作。

(3)与网吧合作:文化主管部门是网吧的监管部门之一。大型正规的网吧,场地宽畅,设施齐全,是图书馆开设服务网点的理想场所。可通过文化主管部门提议,让政府对参与图书馆网点建设的网吧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来获取网吧与图书馆的合作。

4.4 “文商合作”模式

图书馆与商业中心非文化产业的合作模式。现今的商业服务,已经从单纯的营销转向注重行业文化建设,提高服务品质的方向发展。图书馆可通过嵌入式服务参与其行业文化建设,来获取商家的合作。

(1)与银行合作:可在银行服务大厅设立金融理财类及相近的经济类书籍专架,为银行员工及储户提供学习和参考咨询服务。不仅可帮助银行员工提高业务素质,也让储户了解到各方面理财知识,为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扫清客户的知识障碍。

(2)与百货商店合作:可在百货商店顾客休闲区设立图书馆服务点,提供各种生活时尚类如化妆品、珠宝、服装、家用电器、音乐美术、文化教育等书籍,供顾客借阅浏览。既丰富了百货商店的休闲服务功能,又让顾客了解了各种商品知识及生活常识,增强商品的鉴赏和使用能力。

(3)与茶室咖啡馆合作:在文雅洁净的茶室或咖啡馆一隅,摆放介绍有关中国茶文化或西方咖啡文化及历史书籍以及文学小说类大众消遣读物,供顾客餐饮消费时阅读。既满足了顾客休闲阅读的需求,又为茶室和咖啡馆营造了高格调的服务氛围。

(4)与数字产品专卖店合作:这类专卖店常集聚于某个商业大楼,有足够的空间供图书馆开设服务网点,可为其提供各种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等数字技术书籍,供顾客借阅学习。让顾客在购买产品后,还能就地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享受一站式贴心服务。

“文商合作”中图书馆要注重分析商家行业及客户特点,选择与商家行业及客户需求相关或相近的书籍开展服务。以行业知识服务为原则,以构建商业文化为切入点,嵌入其服务环节,并对商家营销业务有所助益,如此才能获得商家的赞许与持续合作。

5 结语

公共图书馆以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囿于传统观念及历史的原因,国内图书馆大多远离商业中心,也远离了市民日常消费活动的集聚场所,给市民阅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图书馆在商业中心设立服务网点,可充分利用商业中心集聚效应,接近市民,方便读者,宣传图书馆,开发用户资源,并将图书馆服务融入市民的生活轨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市民养成使用图书馆的好习惯。这对于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和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2012年6月3日,首都图书馆工作人员来到繁华热闹的“首地大峡谷”,为广大市民免费办理图书借阅“一卡通”。首图快讯以《首图服务走进商业中心》为题进行了报道,正体现了这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这样的服务不单是办证,或不止是一天,而是全方位的长期服务,岂不是更好吗?

1 百度百科. 集聚效应[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68355.htm.2012-12-24.

2 百度百科. 商业集聚[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73764.htm.2012-09-15.

3 佚名.海外公共图书馆常栖身购物中心[N].广州日报,2012-05-11(W3)

4 秦艺洲,蓝雪妮.读者变少“蹭书人”趋多 书店图书馆互换“角色”之困[EB/OL].http://www.gxnews.4 com.cn/staticpages/20060223/newgx43fd1c06-557862.shtml.2006-02-23.

5 沈婷婷.六百多座公共图书馆遇冷 深圳儿童舍近求远扎堆书城[N].羊城晚报,2012-08-29(A23)

6 侯宽其.图书馆、文化和商业: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位置说起[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6):74~77

猜你喜欢
商业中心书城效应
去逛书城吧
死海效应
中共一大在民主人士李书城家召开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电子商务冲击下城市分区中心商业中心的服务门槛人口与居住密度研究
树脂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安装的技术要点剖析
偶像效应
四大书城2009年2月销售排行榜
四大书城2008年12月销售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