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鱼

2013-11-15 14:43沈国凡
雨花 2013年6期
关键词:藏民鱼群湖水

● 沈国凡

二十多年前,甘孜藏族自治州还是一个交通闭塞的世外桃源。高耸的雪山重重叠叠,几乎隔断了与外面世界的联系,那耀眼的银光下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庙宇,以及从辽阔的高山草原上不时传来的悠长动人的牧歌,在古树和山风的唱和下,将人们心灵中的尘埃纷纷抖落,仿佛觉得步入了空蒙而高远的仙境,浑身顿时有一种飘飘欲飞的感觉。

雪山间,可以看见那些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如丝线般绕着,越过云海,伸向远方,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

人们要想到达这里,首先就必须得学会骑马。

我那时年轻体壮,心也野得很,喜欢的就是冒险,向往的就是那些常人难以到达的奇妙之地。于是在一个秋阳朗照的早晨,我与一位朋友相约,在从未练习过骑马的情况下,踏上了这危险而艰难的旅途。

两匹马一前一后在崎岖的山路上走着,显得空旷而寂寞,数里之外不见人烟,只有马脖子上的铜铃,不断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苍茫的天地间回旋——这声音犹如来自天籁。我们两个刚离开都市的人,如同走进了洪荒时代——茫茫高天之下,莽莽雪峰之间,游动着的生灵仿佛就只有我们和骑着的两匹白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绵延凸隆的山崖笔立两侧,威严地直逼眼前,生命在浩瀚的自然面前立刻显出了它的柔弱。

前面是一片原始森林,苔藓斑驳的树枝上凝聚着无数晶莹的水珠。山风轻拂,水珠轻盈地滴在厚厚的落叶上,如混沌初开的序曲,我们成了这天地间初始的精灵,一种生命融入自然的欢乐,随着林间蒸腾的雾岚飘向远方……

我们在马背上颠簸了两天之后,雪山渐渐走远,山野慢慢地泛绿,草丛中不时有野兔窜出,天空上也迎来苍鹰盘旋。这时,突听雪山后面传来了一阵吆喝声:“哦伙伙——哦伙伙——”

这声音如铜锣响起,让寂静的高原一下子充满了震荡的神力。

我们策马向着那声音传来的地方奔去。

立刻,眼前出现了一派人间仙境。

这是一块人迹罕至的净土,草绿得发青,茫茫古木环绕着一座高山湖泊,湖水清幽见底,透出一层清冽的蓝光。水中卵石光洁圆润,在粼粼波光中不断地摇荡着,变幻着,真如许多鲜活的生命在水下轻轻呼吸。雪山的倒影,在水中闪着银光,使湖水显得圣洁而神圣。蒙蒙雾岚中,有几位放牧的藏民站在湖边,将两手做成喇叭形,对着湖水“哦伙伙——哦伙伙——”地呼叫着。

雪山冰峰犹如巨大的回音壁,让这声音在回旋中不断地扩大,以一种神的力量震撼着无边的高原。

是呼唤放牧归来的羊群,还是一天辛勤劳作后的放歌?夕阳用一层浓浓的金色,将眼前的一切都涂抹成一幅浓郁的天国奇景,在这呼唤声中奇妙地微笑着。这是自然对于宗教的显现,还是宗教依傍山水所临摹的画卷?我们既觉得兴奋,又感到神秘。

藏民热情地告诉我们,他们这是在喊鱼。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藏民热情的呼唤声中,一队队鱼群从清澈的湖水中游来,在卵石上一会儿聚拢,一会儿又散开,自由而轻盈地舒展着自己诱人的身体。湖边的羊群被这样的景致惊呆了,痴痴地望着被呼唤来的鱼群,竟然忘记了饮水。

这时,藏民们从身上的袋子里取出食物,一点一点地撒向湖中。

藏民视鱼为神,因此他们从不食鱼,藏区的鱼群便得到了一种极好的生存环境。雪域高原上的伟大民族,感谢神赐给了自己生命,同时又用自己创造的食物来供奉神灵,于是这高山湖泊中的鱼群也就通了人的灵性,它们在人对于自然的感恩中自由地生活着。

一幅神奇的“喊鱼”图画,从此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我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却不见了当年“喊鱼”的藏民,不见了当年的神奇和安详,一条新辟的公路将无数都市的游人带到了这里,使这里变得喧哗和嘈杂,在导游诱人而煽情的“解说”下,一个个怀着一种兴奋,一种好奇,在湖边声嘶力竭地呼叫着,这声音是那样的刺耳,吓得林中的鸟儿扑扑地飞向天空,令我的心不由一阵的颤栗。

然而,那些藏在湖水深处的鱼儿,任他们千呼万唤,却总是不肯出来。

我看到了一张张失望的面孔。

自然与人类便失去了昔日的和谐。

我至今仍怀念二十多年前的那次奇遇。大自然永远为一切它的珍爱者敞开着大门,而又为另一种人所关闭。在这繁杂的人世间,每当疲倦了的时候,我总爱坐在临窗的椅子上,微微闭上双眼,暂时躲开窗外令人沉闷的水泥之林,让那幅神奇的画卷慢慢地走入我的脑海,耳边就会响起高原湖泊边那亲切的“喊鱼”声,如同触摸到了大自然的肤肌,抚摸着一场远去了的爱情。心灵就会得到一种净化,一种超越,疲惫的生命便在这呼唤声中渐渐地升华……

此湖名叫撒普湖,在甘孜巴塘境内。

猜你喜欢
藏民鱼群湖水
通过图像增强与改进Faster-RCNN网络的重叠鱼群尾数检测
古道散茶香
湖水和北风忆
心中有湖水
湖边
涟漪湖水
犬獒效应
鱼群漩涡
朱梦琪??《鱼群》
请菩萨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