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预防胃肠道肿瘤术后感染效果观察

2013-11-15 10:38王伟民张华张伟于鸣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1期
关键词:内毒素胃部感染率

王伟民 张华 张伟 于鸣

胃肠道肿瘤术后的切口感染是外科临床的常见院内感染之一, 切口感染会导致切口愈合时间延长, 导致切口发生裂开、切口疝甚至全身感染等症状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术后感染的预防也是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从目前临床报道来看[1], 与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 作者就头孢噻肟在胃肠道肿瘤术后感染预防上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4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112 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 56 例及对照组 56 例, 观察组包括男性35例 , 女性 21例 , 年龄 37~86 岁 , 平均 (54.8±5.9)岁 , 包括胃部肿瘤 31 例, 结直肠肿瘤25例;对照组包括男性36 例,女性 20 例, 年龄38~83岁, 平均(55.1±6.0)岁, 包括胃部肿瘤 32例, 结直肠肿瘤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机体免疫状态、体力状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创伤范围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应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凯福隆, 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10960279 )进行术后预防, 给予患者头孢噻肟1.0 g 加入250 ml 5%GS进行静脉滴注, 2 次 /d , 连续应用3 d;观察组除了应用头孢噻肟治疗外还给予患者胸腺肽注射液(西安迪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03446 )进行治疗, 术前3 d给予80 mg 融入 250 ml 5%GS进行静脉滴注至术后3 d,1次 /d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感染状况, 记录切口压痛、红肿及化脓等症状的发生时间及程度, 切口感染划分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中指出的切口感染诊断标准来进行。患者在手术当天、术后7 d 分别进行外周血检验,统计血清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浓度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 excel 进行整理, 录入 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均值表示, 组间用t检验, (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从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来看,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感染率为 8.9% ( 5/56 ), 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感染率为 26.8% (15/5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胃部肿瘤及结直肠肿瘤患者的切口感染率统计来看, 观察组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统计结果, 见表 1 。

表1 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统计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内毒素水平及 IL-6 、 TNF-α 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 但观察组患者的 IL-2 、 IL-10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较对比组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统计, 见表 2 。

表2 两组患者的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统计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统计对比(s)

组别 内毒素( ng/L ) IL-6 ( ng/L ) TNF- α( ng/L )IL-2 ( ng/L )IL-10 ( ng/L )观察组( n=56 )治疗前 胃部肿瘤 73.4 ± 31.7 112.9 ± 88.2 117.2 ± 75.1 34.7 ± 11.0 52.9 ± 11.9结直肠肿瘤 49.7 ± 29.1 85.9 ± 43.7 86.1 ± 40.7 32.6 ± 11.2 52.7 ± 8.2治疗后 胃部肿瘤 26.9 ± 9.4 56.8 ± 37.1 62.9 ± 19.4 57.4 ± 16.1 77.5 ± 8.2结直肠肿瘤 24.0 ± 8.1 48.2 ± 17.2 51.7 ± 14.9 50.2 ± 9.4 62.5 ± 7.9对照组( n=56 )治疗前 胃部肿瘤 73.5 ± 29.7 111.6 ± 86.7 115.9 ± 74.2 35.1 ± 11.2 51.4 ± 12.0结直肠肿瘤 57.0 ± 28.6 82.7 ± 27.0 81.2 ± 31.4 35.6 ± 8.8 51.2 ± 8.1治疗后 胃部肿瘤 38.4 ± 17.9 71.4 ± 48.1 75.9 ± 42.3 40.9 ± 9.9 55.7 ± 11.2结直肠肿瘤 43.1 ± 20.2 61.0 ± 17.1 62.4 ± 11.9 34.5 ± 8.9 55.2 ± 10.1

3 讨论

外科切口感染一直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严重威胁着手术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如何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切口感染是临床上一直都在研究的一个课题。有文献指出[3]外科根治手术对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是导致切口感染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机制被抑制之后患者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切口感染菌所致。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从目前临床文献来看,单纯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头孢噻肟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和青霉素一样具有β-内酞胺环的结构, 它的抗菌谱系较广, 杀菌作用强, 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限制胞壁粘肽合成酶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的目的, 使菌体膨胀裂解死亡, 其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广泛[4]。作者采用胸腺肽注射液辅助预防的方式进行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从两组患者的对比结果来看, 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控制在 8.9% , 而对照组则为 26.8% ,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原因可能是由于胸腺肽注射液的应用有效的激活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拮抗了肿瘤根治术造成了机体免疫功能抑制, 提高了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活性水平, 结合抗生素来实现更好的清除切口致病菌的目的。因此作者认为单纯应用头孢噻肟预防胃肠道肿瘤术后感染的效果一般, 考虑原因可能是与患者机体免疫抑制相关, 因此建议结合胸腺肽注射液等其他辅助药物进行联合应用, 提高预防效果。

[1]孙光,彭勃,徐超.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两种早期营养支持的对比研究.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12, 21(9):1119-11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试行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5):314-320.

[3]虞先浚,徐近,傅德良.免疫调节剂在外科感染及大手术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4, 10(3):170-172.

[4]彭秀兰,王琴.头孢噻肟钠治疗肿瘤病人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四川医学, 2011, 25(4):498.

猜你喜欢
内毒素胃部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胃部爱情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什么原因造成男人的肠胃不好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