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状况调查及其对策分析

2013-11-20 11:33
关键词:支部书记党性胜任

曹 宇 嫦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是发展党员、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领导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者。其胜任力如何,是事关能否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能否顺利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问题。

1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指标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在2010年通过对25位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现场访谈和281位党员的问卷调查,编制出“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模型图”。模型图共有三环,内核为党性坚定,中环为六项重要胜任力,外环则为支部书记的主要工作,不同的工作模块对应于不同的胜任力要求[1]。党支部书记七大胜任力包括领导力、专业技能、进取心、责任感及奉献意识、知识储备、善解人意、党性坚定。它们与当前学生党支部书记主要工作的能力要求是相对应和吻合的:支部书记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以及责任感和奉献意识,才能完成支部书记的“常规工作”;支部书记具有较强的领导力和进取心以及一定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创新工作”;支部书记具有奉献精神和善解人意的品质,才有可能做好“生活关怀”;而拥有坚定的党性则是取得好的绩效的根本和基础。

本调查研究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成果“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模型图”的基础上,设计并编制了“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状况调查问卷”。来自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机电职业学院、广东建设职业学院等院校共51名担任过或正在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辅导员教师接受了本次调查。本文所引用数据均来自本次调查。

2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70.59%的学生党支部书记由女教师担任,82.35%的支部书记年龄在35岁以下,本科至硕士学历占94.12%,70%的教师担任书记的时间在1年以上。

2.1 党性坚定

对党性的要求是支部书记区别于其他工作岗位的最大的特征。党性的“核心和实质就是理想和信念的坚定性问题,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因此,所谓党性锻炼或党性修养,就是要不断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不断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不断地增强和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及其能力和水平。”[2]

被调查的学生支部书记中有78.53%(40人)认为当前社会存在共产主义信仰危机;有82.35%(42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中国富强的必由之路”;当问及“你不肯定的一个学生被列为发展对象如何处理”时,100%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按程序考察发展,而没有人选择想办法否决。可见,支部书记大部分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普遍能遵守纪律,不徇私。

2.2 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开展党支部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才能完成诸如传达上级党组织的精神、发展党员、教育党员以及协助完成党员统计等常规工作。完成常规工作,需要支部书记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并且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及奉献意识作为价值支撑[3]。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21人有文科背景,15人有理科背景,15人来自于医学、体育、艺术等其他专业;12人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对学生党支部工作帮助很大,33人认为有一定帮助,各有3人认为帮助不大和没有帮助。对于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最主要途径,27人选择了网络,21人选择了看书和阅读报纸杂志,而党课学习和培训只有1人选择。当问及对党支部书记工作的职责、内容和程序的熟悉程度,回答非常了解的有11.76%,比较了解的有64.77%,不了解的有23.53%。当问及党支部书记队伍最需要开展的培训,有33人次选择了政策理论和党务知识,30人次选择了实务操作、工作方法。可见,从专业背景和之后的再教育情况看,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知识储备并非想当然丰富,他们亟需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培训。

2.3 领导力和进取心

除常规工作外,支部书记还要组织各类支部活动,凝聚人心、提升支部成员思想境界,这就要求他们应具有较强的领导力和进取心。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党支部书记组织活动的方式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分别为:上党课(76.47%)、专题学习(76.47%)、学习会议精神(58.82%)、社会公益活动(58.82%)、文体活动(41.18%)、社会调查(41.18%)、知识竞赛(35.29%)、形势报告(23.53%)。76.47%的支部书记认为自己最突出的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而检测领导力的选项(按制度办事的决心和魄力、工作有计划并善于总结以及能赢得学生及周围人的信任和尊重等)总共为23.53%。问及自己最受学生认可的地方,70.59%的书记选择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而学识、决心和魄力、做事的计划性等较具创新力的选项则分别只有5.88%、17.65%、5.88%。由此可见,大多数支部书记的工作停留在传统模式中,而主动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质量的能力较弱。

2.4 生活关怀

生活关怀指的是支部书记对学生党员的关心、关怀、了解、融洽程度。一般说来,关爱学生、有奉献精神是支部书记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并取得很好业绩的前提。从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来看,52.94%的支部书记表示每次活动都参加,回答经常参加的有41.18%;对学生党员遭遇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11.76%的书记表示很了解,其余88.24%的人选择了比较了解,没有人选不了解。这表明学生党支部书记普遍具有公仆意识,与70.59%认为自己最受学生认可的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这一回答相当吻合。

3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的对策研究

以上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胜任力状况可以概括如下:队伍年轻但党务知识欠缺;常规工作基本胜任但创新不足;有奉献精神但能力不够。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现状。

3.1 抓好源头,保证质量

党性修养是学生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而党务工作知识是学生党支部书记开展岗位工作的前提性条件。在选拔和确定人选时要按照“精选、严管、强训、优出”的思路,选出在政治上过硬、理论素养高、知识广博、有人格魅力的人选,确实发挥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党建工作中的核心和领头人的作用。

有学者提出,在现有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前提下,要改善党务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可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学生党建工作的机制,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学生党建工作[4]。一般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质较高、党性原则较强、业务能力较硬,能协助解决学生入党引导教育、党校教育培养、党建理论研究等问题。在笔者看来,此提议为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的党性修养不够、党务知识缺乏等问题之良策。

3.2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存在的理论功底较浅,能力不强,需要上级党组织定期对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指导。通过培训,使其系统学习党务专业知识,熟悉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程序、方法和要求,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党务工作的执行力以及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发挥党支部书记的作用,促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开展。

可通过有计划地分批选送支部书记到党校以及其他高一级的培训机构去委培、进修、深造,提高理论和专业水平;也聘请专家进行辅导、举办讲座、答疑解惑等,拓宽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综合素质。

3.3 创新模式,增强效果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支部书记接受党的知识的教育途径几乎都跟课堂教学、理论学习有关。这种教育模式和方式过于简单,教育的有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大大削弱。因此,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党课教育必须改善模式,运用多种有效方式以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模式和方式的创新,可以采取课堂讲授、影像教学、案例教学、社会调研等内容鲜活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增强生动性、实效性,提高感染力。也可以“要求从单方面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互动;从主要是个体学习转变为共享式学习;从主要依靠讲课、自学转变为综合运用读书、授课、研讨、辩论、体验、情景模拟、主题辩论、知识竞赛、网络交流、手机党课等方法”。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上海市委党校“点评式”教育模式。此外,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采用的“体验式”教育模式,都是改善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与创新,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

3.4 网络党建,促进成长

网络已成为广大教师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和互联共享的特性,可以有效整合党的理论、政策法规、党建制度等丰富的党建教育资源,建设旗帜鲜明、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党建工作网站,方便学生党支部书记及时地阅读和检索,使网络党建成为理想的学习平台。

此外,网络党建可通过个性化互动模式的设计,建立网上党支部,构建网络化党建工作管理平台,保证党员、积极分子与学生党支部书记的交流、沟通,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模型研究[EB/OL].http://zzb.ruc.edu.cn/103910/103921/72059.html.

[2]韩光宇.关于新时期加强中青年领导干部党性修养问题的若干思考[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467024.html.

[3]周石,刘慧卓,张志诚.大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研究[J].北京教育,2012,(12).

[4]孔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

[5]程凯.高职院校党建中的党性教育科学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猜你喜欢
支部书记党性胜任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高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提升研究*
党支部书记能否实行招聘?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构建新形势下党支部书记培训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