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如人生人生如梦

2013-11-21 17:11常浩
剧影月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程蝶衣张国荣陈凯歌

■常浩

闲暇时又欣赏了一遍张国荣主演的《霸王别姬》,陈凯歌导演就是凭借这部影片一举夺得1993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的。且不说这部电影成就了巅峰时期的张国荣、巩俐和张丰毅,想起其中曾反复提及的那句“这人啊,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就足够让人沉思良久。至于这部电影到底有多成功我也不必再多加赘述,只是有心的人千万不要看。若是你看懂了程蝶衣吊俏眼角的迷茫和泥足深陷,看懂了段小楼举手投足之中的懦弱或是嚣张,看懂了那一整个时代的悲伤,那么便再也不能忘怀。

1924年,小豆子被做妓女的母亲送进戏班学唱戏,吃过了非人的痛苦,尝到了数不尽的心酸。他与师兄小石头结下深厚的友情,经过学艺的挫折与艰难,10年后,成了名角儿的俩人分别为自己取艺名为段小楼与程蝶衣,他俩合演的霸王别姬红极一时,在蝶衣心里,她就是虞姬,而小楼就是他的霸王,但其后小楼娶了妓女菊仙,蝶衣决定不再与小楼合演霸王别姬,后来抗战胜利,蝶衣被抓走,小楼四处奔波劳碌,设法营救;"文化大革命"中,两人互相揭发"罪行".菊仙因承受不了打击,而上吊自尽.打倒"四人帮"后,两人在分离了22年的戏台上又重新合演了霸王别姬,蝶衣唱完最后一句,用他送给小楼的那把注满他感情的剑自刎了.就在这一瞬间,段小楼又成为了他的霸王。

记得原小说作者李碧华在题记中说:“漫漫岁月,茫茫人海,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泥足深陷的爱情。事实上,与其说这是一部刻划爱情的电影,到不如说是陈凯歌一直以来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内省和所持有的批判态度,历史的残忍与悲痛也在此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历史对人的暴力即使再怎么改头换面,都无法不使人悚然心惊!”。

其实,就仿佛应和了电影开头时戏班关师傅看着六指的小豆子说 “不是我不收他,是祖师爷不肯给他饭吃”。就像电影一开始奠定的悲悯、哀愁的基调那样,从一开始,程蝶衣被母亲割去多余的手指违背天命入了梨园,就注定是场悲剧。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可偏偏将俊俏的脸蛋生在一个男孩身上,乱世之中的美貌就注定是灾难,更何况他逃不开“下九流”的命运,更何况,他本是男儿郎。他本是男儿郎,多灾多难的他终于变成了“女娇娥”,可同时,他也成了真虞姬。之所以说成了真虞姬,是因为从他放弃男儿郎身份时就以为,他可以和他的师兄唱一辈子霸王别姬,是不会少一天少一个时辰的整整一辈子。但是时光总在,人物却在飞逝。不是谁都可以老死在最美的回忆里。人终归是趋向现实的。于是真虞姬遇上了假霸王,程蝶衣遇上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每次看到蝶衣望着娶了菊仙的段小楼时,都会特别注意他的眼睛。浓墨重彩,细细勾勒好的眼角眉梢。那里面,满满的不甘,落寞甚至是愤怒。溢满整个眼眶,似坠未坠。最让人惊叹的是,即使是这样,都是风情万种的模样。

总是在想,程蝶衣那样的人,不应该存活在这世上。至真至诚的人,都不被容于这个污浊的世界。所以最终他在霸王怀中拔剑自刎的时候,我竟没有感觉到悲剧降临,而是被一种巨大的悲悯和迷惘笼罩着。

程蝶衣最后还是成了死在霸王怀中的虞姬。霸王还是段小楼。当段小楼抱着死去的程蝶衣大声呼唤多年不曾叫过的“小豆子”时。我们是不是该想想,什么才是感情的最终,什么才是感情的升华,什么才是对自己内心最大的服从。这部电影有太多太多令人感叹之处,感叹世间之悲凉,世间之无奈,最终惟有感叹生不逢时,一段情仇,惟有随风消逝才能得以解脱。

而陈凯歌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最能体现他智慧的地方就是在他选角的方面,他选择了香港著名演员张国荣来出演虞姬这个角色,在我的印象中张国荣是一个能将刚与柔融为一体的优秀实力派演员,只有他才能演绎出程蝶衣的妩媚刚烈,流丽落寞,亦是最终拔剑自刎时的决绝与悲情。他的眼角眉梢都似极了那个活在戏中的程蝶衣。或者说,程蝶衣就是他另一个自己。他的一个梦。

人生如梦,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人往往都是在幻想与现实之中穿梭与徘徊,有时候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寄托的情感惟有在幻想中才能得以慰藉,当爱已成往事,是否还会追忆深情的你和我,使人深邃,使人沉思。

戏如人生,人生如梦。程蝶衣自刎了,张国荣也离开了这个世界。真也好,假也好;错也罢,对也罢,就仿若一场还未完结的梦一般,留下的是后人的唏嘘与追忆。

还记得袁世卿形容程蝶衣的那句话。现在想想,无比华彩艳丽,却无端的凄凉。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君莫属,此貌非君莫有。尘世间,男子阳污,女子阴秽,独观世音集二者精于一身,欢喜无量啊。

戏如人生而人生如梦。

猜你喜欢
程蝶衣张国荣陈凯歌
运用镜头解析人物心理和时代变革
——以《霸王别姬》为例
别急着将陈凯歌投诉UP主视为“玻璃心”
山水册页 《禾木印象》 张国荣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陈红、陈凯歌:他负责诗和远方,她负责米面和汤
不疯魔不成活
张国荣的异国粉丝
似与不似率性自然
——张国荣艺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