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杂蒽酮的合成和表征

2013-11-21 01:04江银枝陈震宇高小龙
化学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苯系硫代酮类

江银枝,熊 宽,陈震宇,高小龙

(浙江理工大学 化学系,浙江 杭州 310018)

硫杂蒽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大共轭体系的刚性平面,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可作为紫外光固化材料的合成中间体[1-3];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可作为引发剂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4-5];此类化合物是合成抗疟疾、抗癌症、抗细胞毒素等药物的合成中间体[6-7],在疾病诊疗方面还被用作生物荧光探针的研究[8-9]. 鉴于硫杂蒽酮类化合物在发光材料、医药、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对其合成方法和性能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献报道了许多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课题组也曾有过综述[10]. 这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包括:①从2-巯基苯甲酸出发,经强酸催化与另一苯衍生物环合制备;②2-氯苯甲酸与巯基苯为原料进行环合制备. 这些方法产率低、反应时间长、需要大量的强酸且反应底物有限,限制了这些化合物的物种拓展,所以寻找新的合成方法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作者报道了硫杂蒽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图 1),以2,2′-二硫代二苯甲酸和相应的苯衍生物为原料,以浓硫酸为溶剂和催化剂,考察了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图1 硫杂蒽酮类化合物的合成Fig.1 The synthesis rout of thioxanthone compounds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

水为二次蒸馏水;2,2′-二硫代二苯甲酸为工业纯;其余试剂均为市售商品,未经进一步纯化. Avatar 370 FT-IR(Nicolet)红外光谱仪(KBr压片);Bruker 400 UltraShieldTM (400 MHz)核磁共振仪(TMS内标);CP-3800 & Saturn 2200气质联用仪;XT-1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

1.2 化合物的合成通法

在-5~0 ℃条件下,向反应器中加入2,2′-二硫代二苯甲酸(12.24 g,40 mmol)和浓硫酸(98%,40 mL),搅拌混合均匀. 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苯系物(240 mmol)和P2O5(12 g,84.5 mmol),继续搅拌1 h. 随即缓慢加热升温到70 ℃,保温反应6 h. 结束反应,冷却,静置过夜,抽滤,水洗得黄色初产品.

2 结果与讨论

选择2-羟基-硫杂蒽酮(化合物2)的合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分子筛、Al2O3和P2O5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分子筛、Al2O3和P2O5对反应产率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Al2O3, P2O5 and molecular sieve on the yield of the product

注:表中A为2,2′-二硫代二苯甲酸,B为苯酚,A的用量为1 mmol

表1的数据表明,只使用浓硫酸来催化此反应的产率很低,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0]. 辅助试剂分子筛、Al2O3和P2O5的加入有助于反应,其中P2O5较好. 选择P2O5为反应辅助试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比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反应温度、原料比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molar ratio on the yield

注:表中A为2,2′-二硫代二苯甲酸,B为苯酚,A的用量为1 mmol

从表2数据发现,最佳反应温度70 ℃,最佳原料比n2,2′-二硫代二苯甲酸∶n苯系物=1∶6,最合理反应时间为6 h. 在此条件下,邻苯二酚与二硫代水杨酸的反应产物经色谱纯化得化合物11(a)、11(b),经波谱结构解析发现它们为同分异构体. 其可能的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化合物11(a)和11(b)的反应机理Fig.2 The reaction of the compound 11(a) and 11(b)

进一步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反应总产率及化合物11(a)、11(b)的产率比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反应温度对反应总产率及化合物11(a)和11(b)生成比例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molar ratio of compound 11(a) and 11(b)

3 结论

以硫酸为催化剂和溶剂,研究了二硫代水杨酸和苯系物制备硫杂蒽酮的反应,发现P2O5的加入有利于反应,反应最佳条件是:温度70 ℃、n2,2′-二硫代二苯甲酸∶n苯系物=1∶6和反应时间为6 h. 进而合成了13个硫杂蒽酮化合物. 对二硫代水杨酸与邻苯二酚的反应产物进行柱色谱分离和波谱表征,发现生成了化合物11(a)和11(b),进而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参考文献:

[1] 钱 蓁, 赵长阔, 王金娣,等. 新型水溶性硫杂蒽-9-酮类光引发剂的光化学性能研究[J].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1999, 17(3): 225-228.

[2] 林毅清, 钱 蓁, 王金娣,等. 新型水性硫杂蒽-9-酮类光引发剂的合成Ⅲ[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0, 26:124-126.

[3] HIRANO T, KIKUCHI K, URANO Y, et al. Novel zinc fluorescent probes excitable with visible light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J]. Angew Chem Inter Ed, 2000, 39:1052-1054.

[4] FEYZA K, NERGIS A, YUSUF Y. 2-Mercapto thioxanthone as a chain transfer agent in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A versatile route to incorporate thioxanthone moieties into polymer chain-ends [J].J Apply Poly Sci, 2007, 103: 3766-3770.

[5] FRANCISZEK S. Tetraalkylammonium salts of amino acids and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s as effective coinitiators of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romatic ketones[J]. Macromol Chem Phys, 2008, 209: 1872-1880.

[6] HORWITZ J P , MASSOVA I,WIESE T E, et al.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of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9H-thioxanthen-9-one derivatives against pancreatic ductal[J]. J Med Chem, 1994, 37: 781-786.

[7] PERES V, NAGEM T J. Trioxygenated naturally occurring xanthones[J]. Phytochemistry, 1997, 44(2): 191-214.

[8] LEHN J M. 沈兴海,译. 超分子化学概念和展望[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3.

[9] 刘 育, 尤长城, 张衡益,等. 超分子化学合成受体的分子组装[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1-5.

[10] 江银枝, 高小龙, 吴天南. 硫杂蒽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J]. 广东化工, 2011, 37:56-58.

猜你喜欢
苯系硫代酮类
蜂窝活性炭吸/脱附苯系物性能及水汽的影响
室内污染物苯系物危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中的苯系物
梵净山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JS 31-2生产的Ⅲ型聚酮类化合物
百里香精油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冬虫夏草定殖菌Aspergillus fumigatus中一个新的聚酮类化合物
N-丁氧基丙基-S-[2-(肟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浮选孔雀石的疏水机理
维药恰玛古硫代葡萄糖苷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其抗肿瘤作用
硫代硫酸盐法浸出废旧IC芯片中金的试验研究
3-芳基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