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疗法对肝癌患者化疗期疼痛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

2013-11-22 05:29徐宏团匡久树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日光户外活动机体

徐宏团 匡久树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确诊通常已在中、晚期,加之疼痛的折磨,特别是在接受化疗时心理活动更为复杂,常会继发引起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负性心理反应,成为应激源刺激机体并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轴的作用,使癌症患者免疫系统功能降低[1-2]。光照疗法是利用日光各种辐射能及其继发效应作用于人体的1种自然调护方法,促进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本研究旨在从“自然绿色”角度探明日光照射治疗对疼痛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肝癌患者。纳入标准:①诊断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订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3];②均采用肝动脉插管联合化疗方案;③无明显心、肺、肝、肾及骨髓功能障碍;④无皮肤疾病、光过敏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9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9.5±7.7)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4例,B级5例,按国际TNM分期[2]:Ⅰ期8例,Ⅱ期10例,Ⅲ期6例,ⅣA期5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0.3 ±8.4)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2例,B级7例,TNM分期:Ⅰ期9例,Ⅱ期9例,Ⅲ期7例,ⅣA期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级、分期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中医常规方法护理,对照组不要求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组经医生指导,由责任护士协助完成,随日间温度变化、时间长短加以调护,宜温暖勿燥热,从化疗后第1 d开始,上午9:00-10:00或下午4:00-5:00,1~3天照射时间为10~15 min;4~7 d、8~14 d照射时间分别为30 min、60 min。将患者用搀扶或轮椅等方法集中置于阳光充足、场地开阔处进行日光浴,促进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以恢复和保养正气。

1.3 评价指标

1.3.1 户外活动分数 户外活动总分数=户外活动时间(min)×天气记分×衣着记分。

1.3.2 五指疼痛评分 于术后不同时间测定手术部位疼痛程度,量表采用0~5分描述疼痛:大拇指代表5分,食指4分,中指3分,无名指2分,小拇指1分,详细标准参考文献[4]。

1.3.3 免疫指标测定 化疗当天、化疗后1 d、1 w、2 w取静脉血标本,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户外活动分数比较(表1)

化疗后1 w及化疗后2 w,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户外活动分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户外活动分数比较(分)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当天及化疗后1 d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 w及化疗后2 w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比较(分)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免疫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当天与化疗后1 d各免疫指标水平变化较小,CD3+水平化疗后第1 d小幅下降,化疗后1 w及化疗后2 w观察组患者 CD3+、CD4+、CD4+/CD8+值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动态变化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病情较为隐匿,故早期的手术率较低,且患者的预后较差,复发率高,而化疗作为1种辅助治疗的手段,在肝癌的治疗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严重的免疫功能低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及化疗后均存在免疫抑制现象,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或直接发挥抗肿瘤效应[5]。研究发现[6],骨肉瘤患者热疗后外周血 CD3+细胞、CD4+细胞均增加,说明热效应可以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当太阳光谱中各种射线照射机体时,能通过视觉分析器和皮肤感受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经复杂的反向作用,调整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从而促进身体健康[7]。

3.1 光照治疗对肝癌患者疼痛的影响

两组患者户外活动总分在化疗后1 w与化疗后2 w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化疗后1 w及化疗后2 w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低,表明观察组患者接受日光照射时间较长,且日光照射可有效缓解癌痛。日光中的红外线产生的热效能作用于皮肤末梢神经和血管,降低神经末梢兴奋,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缓解疼痛[8]。紫外线则能使神经反应降低,减轻疼痛。太阳光还可使人的心情变得愉快,紫外线可刺激大脑兴奋,释放出大量能产生愉快感的化学物质,使患者避免情志不和、肝郁气滞[9]。

3.2 光照治疗对肝癌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

光照进入体内后,会促进单态氧等细胞毒性因子的产生,使残留的肿瘤细胞被杀灭,并破坏肿瘤血管。目前临床上已将光动力疗法应用于皮肤癌、食管癌、头颈部癌等表浅局限性恶性肿瘤的治疗,肝脏由于其高色素沉着而影响了光的深部穿透,但随着光敏技术及光导纤维技术的发展,肝癌也逐渐进入光动力治疗的适应症之列。研究显示化疗后1 w与化疗后2 w观察组与对照组CD3+、CD4+、CD4+/CD8+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光照治疗对肝癌患者免疫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作用。恶性肿瘤患者瘤细胞分泌一些体液性或可溶性因子,诱导CD8+细胞和CD4+细胞发生异常使其比值失衡,通过日光的热能,提高机体的自然热性,加速细胞分子运动、使机体温度升高,热效应有利于CD4+/CD8+正常化,有效发挥抗肿瘤活性。日光中的红外线还可加速新陈代谢,加强组织营养,加速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组织细胞活力[10]。另外,本组结果显示化疗当天与化疗后1 d各免疫指标变化值较小,CD3+在化疗后1 d小幅下降,说明化疗对免疫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文献报道的相符。

3.3 肝癌患者癌痛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光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值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即疼痛值越低,CD3+、CD4+、CD4+/CD8+含量越高。说明癌痛作为应激源,可直接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免疫轴,引起患者体液或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及代谢失调,组织器官功能紊乱,影响肿瘤化疗的疗效、康复。

[1]李建中,吴爱勤,吴彩云.肿瘤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与免疫功能的测定〔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386.

[2]汤钊酞,主编.现代肿瘤学〔M〕.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50.

[3]杨秉辉,夏景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6):324.

[4]戴文英,於 霞,莫文梅,等.“五指疼痛评分模型”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8):11.

[5]许若才,余智渊,李建良,等,多弹头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对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4,11:115.

[6]张南征,赵 霞,张 鑫,等.不同光照剂量的光动力疗法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增殖及局部免疫细胞的影响〔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1,20(2):69.

[7]张建文,吴文知,张 兰,等.MO07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2,29(4):656.

[8]曲华伟,张阳德,陈玉祥,等.选择性近红外激光热疗对人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5):509.

[9]霍 丹,张小丽,马玉芳,等.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4):774.

[10]Lin ZY,Chuang W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cause different responses in expressions of cancer-promoting genes in different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J〕.Kaohsiung J Med Sci,2013,29(6):312.

猜你喜欢
日光户外活动机体
随日光衰老的石像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户外活动开始啦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
晒书日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