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未来竞争局势

2013-11-22 09:16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鞍山114051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27期
关键词:排放量温室气体

■ 杨 娜(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鞍山 114051)

气候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气候的变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20世纪起,人类对能源的消耗数量猛增,其中主要包括:煤炭消耗2650亿吨、钢铁消耗380亿吨、铜消耗4.8亿吨,以及石油消耗1420亿吨。在19世纪中期前,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很低,但从20世纪中期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急剧增多。在20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都以每年2.7%的速度递增,而到了21世纪虽然各国已重视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但是2000-2008年,温室气体依旧出现了2.5%的增幅,上升幅度依旧较大(赵婧等,2012)。据IPCC4(2010)数据显示,第一,化石能源的损耗是温室气体产生的主要途径,燃烧化石能源产生的CO2占温室气体全部排放量的56.6%;第二,生物腐烂、破坏森林等原因产生的CO2占温室气体全部排放量19.4%;第三,CH4占温室气体全部排放量的14.3%,以上这三种气体的排放占全部排放量的90%以上。

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但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远远超过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导致自然环境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现在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仍在增多,其中CO2、CH4、NO2的增加十分明显,CO2的增长幅度最大。由于CO2、CH4、N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将直接阻挡地面和近地层向宇宙空间的热量散发,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20世纪70年代起,伴随CO2排放量的增多,全球的气温也逐年上升,科学家也均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经济发展影响着气候的变化

虽然农业活动中种植的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减少一部分大气中的CO2,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降低,但农作物燃烧后会产生更多的CO2,此外,为促使农作物生长,人们也会向土壤中加入石灰平衡土壤的酸碱性,而石灰的溶解会产生大量的CO2,所以,农业生产会产生大量CO2从而加速气候变暖(唐任伍等,2012)。虽然CO2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其含量的增加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但CO2的过度排放会导致全球气温过高,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产,对农业生产产生更为严重的负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温室气体的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将会直接导致两极和山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使原来的低洼农田地区演变为沿海,直接失去耕地;气候异常会增加洪水、干旱、台风等异常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将会造成严重自热损害;气温的升高,会为病菌的繁衍提供更适宜的环境,植物必然更容易遭受病虫害。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异常气候,不仅会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将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其他活动。据专家预估,如果全球气温按照当前的速度升高,世界每年将损失5%-10%的GDP。如果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确保到2050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可以稳定在500-550pPm,在这之后维持这一结果的花费将大大减少,并且越早采取措施,对其的投入也就越少(梁鑫,2012)。若2030年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必须把大气中的CO2浓度稳定在450pPm以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地区必须要加大低碳经济的投入,为此国际能源署对不同地区需要增加投入的资金也进行了预测分析,如表1所示。

(三)能源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世界各国的发展重心都是本国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有发展潜力,但这和能源的大量消耗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国际能源署为统计能源消耗量,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与预估,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发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但经济的发展需要能源作为基础,因此,必然会导致未来能源耗损逐年增加,所以各国都应该制定详细的能源使用制度和应对环境变化的相应措施。

依靠低碳经济来应对气候变化

(一)世界各国面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

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极端变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对这一问题也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温室效应应对措施。2009年,联合国有关人员和来自于119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大会中讨论了《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办法,并签订了新的协议(喻明月等,2012)。各国也都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且做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

(二)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欧盟一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倡导者,自身也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主动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近期欧盟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失业率较高,所以欧盟采取了大量措施促进本区的低碳经济发展,以求带动其整体经济实现转型;美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的消耗,由于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因此,美国在低碳经济中的态度对国际低碳经济趋势的走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表1 2030年气温上升控制在2℃需要的额外投资

表2 各地区经济增长分析、预估表

2009年,美国通过了《清洁能源法案》,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限定。同时美国还制定了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减少17%的目标(裴辉儒,2012);日本是一个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因此特别注重节约能源,并在其国内颁布了大量的有关节能的法令,目的是通过节能减排促使日本低碳经济的发展。2009年日本再一次启动鼓励使用太阳能的政策,并计划到2020年为70%的房屋安装太阳能电池;印度特别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在印度已建立了大型的太阳能发电站,能有效地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徐梅,2012)。

(三)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走向

1.利用率的提升。由于主要的能源生产比较集中,对于一些需要进口能源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威胁。世界各国都愿意在稳定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损耗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而且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目前,各国都通过了节能法律化措施,以促使本国企业减少能源消耗,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2.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可再生能源产业不仅可当作新型产业重点发展,为经济带来新的活力,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能源,减轻了传统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

3.低碳技术革新。低碳技术革新是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环节,因此,各国都加大了在低碳技术革新中的科技和资金投入,为低碳产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当前国际低碳经济竞争局势

(一)建立国际合作关系

温室效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和每个国家都息息相关,因此,仅依靠少数国家节能减排是远远不够的(洪涓等,2012)。只有各个国家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温室效应,构建节能减排的机制,才能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在联合国及其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下,通过分配温室气体排放量,制定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则等渠道,通过充分利用市场和制度的约束手段,才能够达到抑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二)国际低碳技术的竞争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每个国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先进的科技,希望控制低碳技术,而其他各国也都想在其中获取利益,因此各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主要竞争表现在: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在低碳技术方面的资金和科技的投入,例如:欧盟建立了一系列针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研究,并计划在未来的10年内投入530亿欧元,用于清洁能源的研发(曾鸣等,2012);各国通过财政政策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例如:美国对国内低碳研究企业进行财政补贴,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低碳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国际低碳贸易局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新经济体依靠其自身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一现象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竞争中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保障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利益,碳关税应运而生。碳关税是指对进口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产品征收的关税,因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等方面的相对落后,其出口主要依赖于能源产品;而发达国家相对具有技术优势,其出口的产品附加值高,这也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需要交纳碳关税,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使得在贸易中的竞争力降低。因此,受碳关税的影响,依赖出口能源型产品的国家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出口低碳产品的国家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所以各国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就必须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加大低碳产品的研发、出口,而这一现象必将导致国际低碳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张娟,2012)。

结论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在推动经济恢复并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低碳技术将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全球低碳经济竞争中,只有把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掌控低碳技术控制权,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取优势地位。

1.赵婧,屈艺,母得志.低碳经济与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8)

2.唐任伍,黎川,杨美琼.重庆实践:探索内陆开放型低碳经济战略路径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6)

3.梁鑫.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分析—基于系统论角度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喻明月,杜丽娟.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裴辉儒.适度管制下的市场化低碳经济模式研究[J].思想战线,2012(5)

6.徐梅.论国际竞争格局演变中的中国发展模式[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4)

7.洪涓,贾海婷.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协同性研究—基于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2012(8)

8.曾鸣,朱晓丽,薛松.碳减排政策和可再生能源促进政策的交互影响分析[J].华东电力,2012(7)

9.张娟.后危机时代低碳营销的路径创新[J].商业时代,2012(26)

猜你喜欢
排放量温室气体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二维定常Chaplygin气体绕直楔流动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吃气体,长大个
铝合金三元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