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与家长面对面

2013-11-27 01:31俞英
实践新课程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家校班主任家长

俞英

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家校联系是必要的,班主任与家长面对面也是经常的事情。那么,班主任该如何才能更好地与家长面对面呢?

一、化被动为主动

1.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班主任要先接纳、学会倾听。接纳后你可以充分地表明你的态度,说明事实的真相。我们面对的家长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胡搅蛮缠,有的很不讲理,那就要不断改进方法,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水平,尽量把准家长的心脉,小心“地雷”、排查“炸弹”。趟过河,前面有片天。

2.对于家长的来访,更应认真、正确对待,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是带着一腔怒气来的,我们所有的解释他们也许都听不进去。这个时候,先要稳住自己的阵脚,即使是家长出言不逊也不能针锋相对。稳住之后,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全面、客观地查清事实真相。在调查过程中,不但要调查矛盾双方的当事人,还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公正对待所有的当事人。认真调查、核实情况、作出判断,根据实际做出处理。因为如何处理,关系到学校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问题,做润滑剂、出面协调,解除家长对老师或学校的误会。

3.家长兴师问罪时,往往情绪都会比较激动。这时班主任更需要热情接待,从感情上拉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使家长能够信任。对家长反映的情况,要认真倾听,多了解家长的想法,尽可能细致地弄清楚造成这种尴尬的具体原因,以利于下一步解决问题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形成方案。认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根据情况改进自己的工作。

二、主动必须先动

1.家校联系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家访越来越多地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为了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班主任不但要备自己、备学生,还要备家长,根据每位家长的素质、个性、爱好与价值观等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每次接收一个新班时,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位家长,并选择合理的方式尽可能地与各位家长取得联系,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知己知彼、变被动为主动,使主动为先动。

2.不愿与老师沟通的家长,往往表现出爱理不理、互不相干,一旦触发必然是针尖对麦芒。这也许是极小一撮“闯祸祖宗”的家长的做法,也许是家长潜意识里就有读书无用的思想。这虽然只是极个别学生,但读书好差无所谓、行为规范难落实,很容易节外生枝,如果缺乏家长的鼎力相助,那班主任就会吃不了兜着走,会牵扯班主任的很多精力,甚至弄得精疲力竭。权衡利弊,慎之又慎,必须寻求家长的支持,进行良性的家校沟通。为了改变或缓和与这些家长的关系,我就用记班级日记的方法,每天把这些学生有影响力的事情记下来,积累一些可考可查的有力证据。

3.面对乐意跟老师打交道、万事拜托班主任、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家长更应该讲究艺术,面对这类家长应如实反映学生的情况并要求家长配合时,应以激励为主,不但要肯定孩子很努力,还应表扬家长很重视,同时委婉指出他们有待改进的地方,让家长比较乐意地接受批评,比较主动地要求改进,实现家校一致、师生同心的目的。

三、先动延至后动

暑假是个非常时期,一方面家长由于自己工作原因不能很好照顾与监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班主任由于不知道下一学期是否继续带班从而出现教育的断层。因此,在每年暑假,班主任应该站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人”高度,从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认真地进行家访。

首先和家长一起查找教育孩子时产生一些困惑的原因。(1)父母对孩子的悉心呵护逐渐使学生养成过度的自我中心意识,物质上的处处满足也使学生形成了“皇帝”式的优越感,家庭对于孩子的期望不断导致他们反抗、逆反心理的产生。(2)孩子强烈的独立意识生成,生理逐渐发生变化,很大一部分进入青春期,对于身体的变化很多孩子紧张、焦虑、害怕,羞涩之中又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得以舒缓,这种似懂非懂、渴望独立又无法独立的现状让他们产生了非常矛盾的心理,也与父母碰撞出了一些不和谐之音。(3)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开始有自己意向,关上门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对父母说心里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一方面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另一方面孩子对于家长的过分热心往往会十分愤怒、伤心。

其次提出一些合理的做法及建议。(1)真心爱孩子。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同时也会使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睦、心境愉快,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充满安全、幸福的感觉,让孩子享受家庭的温暖。设法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困难,重视心理健康给予孩子自信心。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2)让孩子学会爱。很多孩子认为父母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的,很少有孩子认为爱父母更是理所应当。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要保持节制,而且要努力获得报答,使孩子在报答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使他们具有同情心、爱心、良心等优良心理品格。(3)正确指导孩子。家长除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之外,还应该让孩子走向大自然,让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人间的亲情,同时也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写作源泉;要关注孩子在玩什么、怎么玩、玩得怎样?要多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许多事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进行,培养独立人格;要学习一些心理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青春期方面的知识,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促使孩子身心健康;不要在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与隐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总之,班主任与家长面对面时一定要讲究策略,要有的放矢、进退有度,才能使家校联系更有效,才能使班级工作更顺利、更全面地开展,才能使学生更健康、更和谐地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中心小学)

责编/张晓东

猜你喜欢
家校班主任家长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我的班主任①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