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物传记之解题技巧与模拟演练

2013-12-03 06:25李弗不
中学语文 2013年5期
关键词:周璇犹太人

李弗不

一、解题技巧

和文言文考人物传记一样,现代文阅读也考人物传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人物传记是一种常考文本。如何解答人物传记的设题呢?通过研究历年来高考中此类题的设题以及破解之道,我们得出以下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是通读全文,总观总览。要了解全文的内容,就必须先阅读全文,站在一个高度通览全文,把握总体内容,才能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传记写了什么,写了哪个人,写了其何种事迹、作为、言谈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要通读而全面理解。没有这种全面理解,很多具体问题是无法作答的。因此,必须先通读全文,这是答题的前提条件。

二是了解传主的事迹、思想和作者对之的评价等。人物传记,顾名思义是给人物作传的,是要记写这个人物的。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以及思想观点都必须了解,否则,无法答题。此外,有时还得了解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观点等。

三是紧抓常规的命题点。设题人最喜欢在哪些方面或地方来设计问题呢?如果平时注意总结的话,就可以发现其设题点常常在以下一些地方:标题、关键字词句、人物的经历或遭遇、人物的思想精神、品评人物以及作者的观点或评价等等。这些都是常设题点,我们循着这些方面去寻找破解之道,是行之有效的。

四是理清文章的表现手法。如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法,对比衬托法,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各种修辞法等等。

五是简洁语言,通顺作答。如果对问题理解了,答题时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回答最好,不要啰里啰唆,抓住关键答,答要点最佳。必要时还可以分点回答,不要笼在一起答,以免造成答题混淆,阅卷者难以辨认等弊端。

以上技巧仅供参考,不必奉为圭臬。条条大路通罗马,技巧、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大家也完全可以自我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模拟演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繁花瘦,怎禁秋

高 杨

比起她悲惨的后半生,我宁愿回顾她凄凉的前半生。可是掐指一算,可怜的她来到人世也只有38年,不足一位长寿者的半生。虽然她红透了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天空,又能如何?依然是无奈地离去,扔下了两个儿子和永远无法疏解的恨。

说起来,周璇(1920-1957)是出身名门的,往上追溯竟是苏东坡的后人,父亲是大学教授。可是,幸福的生活只持续到她3岁,3岁时她被抽大烟的舅舅拐卖,从此再未见过家人,直到死,她还抓着别人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命苦,一生没见过亲生父母……”

被辗转过继两家后,周璇由姓苏改了姓张、姓王,最终在北京东路一家周姓人家落了户,叫周小红。因为生活艰苦,10岁的周小红被继父卖到了妓院,幸好养母搭救,才免掉了更为苦难的一生。

12岁时,明月歌舞团的琴师章锦文偶然去周璇养母帮佣的家里做客,见一位小姑娘正站在留声机旁唱歌,歌声淳朴清脆,眉眼清秀可爱。他回去便向当时明月歌舞团的团长——素有中国流行音乐教父之称的黎锦晖推荐。黎初次见到的周璇,实在是个可怜的小女孩儿,形容枯瘦,连普通话也不会说,怯生生的,一张嘴满口的宁波上海话,问得多了甚至拖起了哭腔。虽说周璇脸形很好,眉眼很精致,但毕竟是个小女孩儿,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试试吧,黎锦晖收下了仅12岁的周璇,从此改变了这个本名叫苏璞的女孩子的命运。

周璇很刻苦,那些跟她同台演出过的师友们都记得,她努力学习普通话,琴房没人的时候,自己偷偷练琴、练唱。她一上台,那双并不大的眼睛便晶莹光亮,充满了灵气。特别是她那副金嗓子,本身便已是天成,稍加调教马上绽放出更为夺人的光彩。

周璇红了。14岁时,她便在上海歌星评选活动中,仅位居于老牌歌星白虹之后名列第二。白先勇回忆那时的上海,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人人嘴里哼唱的都是周璇的歌。那首《五月的风》,传遍了黄浦江畔,那歌声实在令人陶醉。

如何说得清周璇之于当时上海的意义呢?拿片酬来说吧,周璇的片酬是以黄金来计的。每部片子里,唱一首插曲便是二两黄金,而有人计算过,周璇的电影,每部至少有五首歌要唱。那么不计片酬,光是演唱电影插曲,便有至少十两黄金。再说片酬,每年光是旧片的版税,周璇能收到两千万旧币,一部新片的片酬最少也要两千块大洋,比同时代的女明星,要高出数倍。

似乎美丽的女子往往少谋略,但周璇是个特例。1941年,《上海日报》评选电影皇后,周璇当然是不二人选。但谁都没有想到,面对这巨大的荣誉,周璇表现出超凡的气量。她发表启事说:“见某报主办之1941年电影皇后选举揭晓广告内,附列贱名,璇性情淡泊,不尚荣利……对于影后名称,绝难接受,并祈勿将影后二字,涉及贱名……”由此可见周璇的低调和大气。她不做影后,影后便无人敢当,这顶桂冠从此封存。

周璇开智早,恋爱自然也早。她的三段恋情,都给香港和上海的小报记者创造了巨大的创作机会,而她自己却被这一段段的爱情消磨。1949年,周璇怀着八个月的身孕从香港回到上海。她以为可以躲避香港的恶劣环境,可没曾想回到上海,周璇被指为“太在乎片酬的旧时代的演员”被管理和调教。此时大儿子降生了,坊间又因为这个孩子的父亲是谁,开始热烈的讨论和质问。在周璇给香港友人的信中,她说:“要大哭一场才好……”

大致是1951年,有人传言:周璇疯了。在拍摄《和平鸽》的时候,因为一场验血寻亲的戏刺激到周璇,她顿时失声痛哭,言语不能自持。

生命最后的六年,她与自己的两个儿子隔离,一人住进了疗养院。亲生母亲和妹妹闻讯赶来,也只能站在铁门外痛哭不得近前。

最后一次见到周璇,音乐家陈刚回忆说:“她脸色不好,很浮肿,很憔悴。”在陈歌辛家里,她又唱起那首脍炙人口的《天涯歌女》。脸上的表情却是那么样的自卑、怯懦,那种被动的样子,似乎是不唱也不行,唱了也心碎,与那个风华绝代的周璇判若两人。

一个弱女子,尽管她天资过人、智慧超群,尽管她自强自立、不甘命运,却因为她真情真性、善良单纯,终做了世俗的牺牲者,在最美丽的时候,撒手人寰。

(摘自《文苑》)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聪明美丽的周璇一生都是不幸的,她的后半生的不幸远远超过了她的前半生的不幸。

B.周璇是一个既美丽,又有骨气的女子,在巨大的荣誉面前,她能够显示出十分的淡定和从容的姿态,不为名利所累。

C.在当时的上海,周璇的意义从其无人能敌的片酬上就可以体现出来,她是当时大上海片酬最高的影星歌星。

D.周璇是一个心气高傲的人,她不肯轻易屈服于社会、屈服于世俗,恰恰是她的这种高傲和不屈服,显示出了她的价值和意义。

E.亲生母亲和亲妹妹在得知她的遭遇后赶来,最终也未能见上她一面,母亲和妹妹只能在铁门外失声痛哭。

2.“繁花瘦,怎禁秋”这个标题有着怎样的意蕴呢?请略作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周璇虽然经历不幸,但她又是幸运的,她的幸运主要体现在何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璇短短一生经历了哪些人生打击呢?你认为究竟是什么把她彻底压垮了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义人门德斯

施 展

1940年5月10日清晨,纳粹德国向法国发起全面进攻,6月22日迫使法国投降。德法战争期间,在法国南部重镇波尔多,一位葡萄牙外交官门德斯正经历人性与政治的痛苦抉择。

上司命令他不再给犹太人发放签证,任其自生自灭。如果他从命,当然能保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良知又告诉他这无异于成为纳粹帮凶。门德斯陷入了深刻的煎熬。从6月14日到16日,他整整3天躺在床上无法做任何事情,只能乞求上帝启示自己,在良知与现实、生与死的问题上该何去何从。最终他重新站了起来:“我宁愿站在上帝一边对抗人类,而绝不站在人类一边对抗上帝。”他毅然决定:“有如此之多的犹太人因希特勒而受难,那么无疑一个天主教徒也可以为这些犹太人而受难。”

此时的门德斯不再是一个以些许善行聊以自慰的小人物,3天的精神炼狱将他打造成一个肩负起人类的罪恶与悲苦,在良知信念的强大支撑下无私无畏的义人。

门德斯生于1885年,1908年于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获得法学学位。旋即进入外交部,在1940年就任驻波尔多领事馆总领事。他的外交官生涯正赶上葡萄牙和欧洲最动荡的时期。葡萄牙先后经历君主制、共和国、军政府,直到1932年,同样出身科英布拉大学的萨拉查开始其长达30多年的独裁统治。他在1933年操纵通过了新宪法,仿照11年前上台的墨索里尼,把法西斯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就在同一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3年后,佛朗哥在西班牙上台。

门德斯出身中下层贵族,面对国家内部的动荡与国际政坛的风云变幻,只是个无奈的小人物。他接受来自本国无论哪一任政府的命令,作为一个恪尽职守的政府职员完成自己的工作。但风云大势却将他推进一个哈姆雷特式的困境。

出于地缘政治的原因,萨拉查试图在英国和德国之间走一条中间路线。但是随着希特勒在欧洲的疯狂攻略,他的立场也有所松动。1939年11月11日,萨拉查发布命令,禁止葡萄牙驻外使领馆向犹太人发放签证。一直在暗中救助犹太人的门德斯,此时只能半遮半掩地继续。为了家人的安全,他把妻子和14个孩子中的12个送回葡萄牙,并尽力依照里斯本的要求来走签证程序,在此基础上打些擦边球帮助犹太人,以对得起良心。

到1940年6月中旬,法国的失败已经注定,葡萄牙对于阳奉阴违的门德斯的训令越发严厉。他感到无法再继续下去,便打算为相交有年的犹太拉比克鲁格发放一份签证,期望能帮老朋友一把。对门德斯来说,将克鲁格送走就意味着自己道德责任完结,不用再承受上司怀疑的目光,就此结束担惊受怕的日子。

未料克鲁格毅然拒绝,他说:“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份签证,却把我的人民留在身后。”门德斯十分吃惊,他的期待面对克鲁格的道德勇气显得如此渺小。他陷入内心煎熬,几乎走到精神崩溃的边缘。经过炼狱般的痛苦思索,他最终决定:“我无法做出其他选择,我将心里充满对神的爱,而甘愿承受因此到来的一切。”

门德斯的道德抉择让他在一个罪恶疯狂的年代成就伟大。用法国大革命时期保守主义者迈斯特的说法,正是义人受难,才证成了人类的道德。如果人类行善积德只是为了获得好报或良心安慰,则道德将堕落为简单的因果决定;所谓义人,就在于他明知自己的抉择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仍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这才是真正的道德良知。

门德斯很快开始了救赎之旅。他简化签证手续,从6月17日开始夜以继日地发放签证。7月8日,早已接到马上回国之训令的门德斯磨磨蹭蹭地走了,这20多天里他共发放签证3万多份。回到祖国后,门德斯受到萨拉查的严厉惩罚,失去任何种类的工作机会,过去的同事、朋友、甚至某些家庭成员都疏远了他。1945年战争结束,萨拉查政府对门德斯的封杀却在继续。他没有退休金,中风偏瘫,直到1954年死于贫病之中,仍背着叛国的罪名。

迫害门德斯的萨拉查政权,却因门德斯的义举而广受赞扬,美国一份杂志甚至将萨拉查誉为“自航海家亨利以来最伟大的葡萄牙人”。历史不会被长期嘲弄,受难的义人终将为“何为伟大”标明基准。以色列在1966年授予门德斯“国际义人”的称号。葡萄牙在结束了法西斯政权10多年后,也终于在1988年承认了门德斯的义举。

(摘自《财经》)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门德斯经历了人性与政治的痛苦抉择,最终,政治的力量占了上风,人性的力量显得渺小而脆弱。

B.仅仅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门德斯就从一个完全的凡夫俗子彻底地转变成了一个肩负起人类罪恶与悲苦、无私无畏的义人了。

C.克鲁格的拒绝签证,一方面使得门德斯感到尴尬、难堪,一方面又极大地鼓舞了门德斯,这也促使并加速了门德斯做出了一个最终的决定:甘愿承受一切惩罚。

D.门德斯的义举最终赢得了国内国外的普遍赞誉,就连曾经迫害过他的反动政府也受益多多,最后也不得不承认门德斯的义举。

E.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佛朗哥在西班牙上台,萨拉查在葡萄牙上台……这些独裁者的统治,意味着欧洲黑暗时期的全面到来。

6.“但风云大势却将他推进一个哈姆雷特式的困境”,请你说说,何为“哈姆雷特式的困境”呢?门德斯为何会进入这样的困境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门德斯做了何种义举?他遭遇了怎样的风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门德斯是个怎样的人呢?你赞不赞同他的一些做法呢?请说说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D (选B给3分,选D给2分,选E给1分,选A、C不给分。 A前后半生都是不幸的,无所谓“更”,那只是作者的想法而已。C“片酬最高”原文无此意。)

2.“繁花”喻指周璇天资聪颖,智慧超群,在电影事业上取得的累累硕果等,“瘦”喻指她的悲凉、凄苦身世以及独特性情等等,“怎禁秋”则暗喻其个性不被世间、世俗接纳,英年早逝。这个标题既蕴藉含蓄,又不失诗意。

3.她的幸运主要体现于两点上,一是她遇见了“伯乐”——黎锦晖(明月歌舞团团长),是黎提携她,使她走上舞台,获得了成功。二是她自身的天分和努力,如她刻苦学普通话、偷偷练琴练唱等等。

4.周璇3岁被抽大烟的舅舅拐卖、10岁被继父卖到了妓院、三段不幸婚姻、被人指责为了片酬而遭遇被管理和调教……这些都是她人生当中的打击、不幸。而拍摄一场验血寻亲戏的刺激顿时使她失声痛哭、失常,这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精神稻草。

5.C D (选C给3分,选D给2分,选E给1分,选A、B不给分。 A政治和人性的力量说反了。B“仅仅”、“短短”、“彻底”这些用语过于绝对化了,“3天时间”指的是艰难的抉择,并非指一个人的彻底转化过程。)

6.“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是哈姆雷特说的话,所谓“哈姆雷特式的困境”就是遇到了两难选择的境地。门德斯也遇到了这样的两难选择:是听从上司的命令,保全自身,置犹太人生死于不顾,任其生死,还是继续帮助犹太人逃离苦海,丢掉自身利益和安全?门德斯毅然地选择了后者。

7.身为葡萄牙驻法国波尔多领事馆领事的门德斯,他违背上司的命令,给大量犹太人发放签证,让犹太人进入葡萄牙避难——躲避纳粹的迫害,这就是门德斯的义举。因为此义举,他首先遭遇的是上司的命令、警告、威胁,回国后遭撤职查办,过去的同事、朋友、甚至某些家庭成员都疏远了他,他失去了任何工作机会,没有了退休金,身体中风偏瘫,至死都背负着叛国的罪名等。

8.敢于牺牲自身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去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这样的人绝对是义人,是高尚而伟大的人。我非常赞赏门德斯,他顶住了各种各样的压力,全力帮助受难的犹太人,使得大量犹太人免遭纳粹德国的迫害和屠杀,使得不少犹太人躲过一劫。难怪后来以色列会授予门德斯“国际义人”的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周璇犹太人
敬德出山
“金嗓子”周璇:绚烂中的凄凉
自尊
自尊
自尊
民国四大美女之“金嗓子”周璇
周璇的“声请书”
一生周旋于爱与悲伤之间
金嗓子周璇,三个男人带来的一生伤害
犹太人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