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对2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12-04 12:24王桂兰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21期
关键词:安宫黄体酮子宫出血

王桂兰

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功能性子宫出血已成为影响我国广大妇女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米非司酮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新型药物,已取得较佳的临床效果,笔者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了米非司酮、安宫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共53例,均来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患者均伴有月经量过多、月经周期紊乱等典型症状,所有病例均行诊断性刮宫,排除内膜恶性病变,血尿常规、肝肾功能、B超检查均正常,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5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年龄41~55岁,平均(48.52±6.17)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7.21±1.52)个月;对照组26例,年龄42~55岁,平均(48.61±6.23)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7.23±1.54)个月。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均排除伴有严重肝肾功能及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均排除近期使用激素治疗及对米非司酮过敏患者。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和安宫黄体酮口服治疗,观察组:米非司酮12.5 mg/d,疗程3个月,于晚上睡前服用。对照组:安宫黄体酮8 mg/d,于月经第15天开始,连服10 d,疗程3个月,于晚上睡前服用。治疗期间均不服用其他治疗药物。

1.3 疗效判断标准 停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治愈:6个月无月经来潮,月经稀发或恢复正常;缓解: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经期缩短,贫血症状好转;复发:6个月内再次出现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多,贫血症状无明显好转[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暂时性闭经17例(62.96%),月经减少稀发5例(18.51%),月经正常3例(11.11%),经量较前减少1例(3.70%);对照组月经减少稀发12例(46.15%),月经正常4例(15.38%),暂时性闭经2例(7.69%),经量较前减少3例(11.54%);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轻微恶心、食欲欠佳1例(3.70%),潮热出汗症状3例(11.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食欲欠佳5例(19.23%)、潮热出汗症状2例(7.6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2%。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均未因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为出现明显异常。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524,P<0.01)。

3 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因卵巢功能衰退、内分泌机制失常而引起的一种异常子宫出血现象,以中老年妇女多发,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有关研究显示,妇女进入围绝经期时,卵巢功能衰退,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导致卵泡发育受阻,雌激素水平低下,卵巢激素的反馈不能刺激到丘脑和垂体,影响排卵及黄体形成,使孕激素分泌量极少,子宫内膜在单一雌激素作用增厚,最终导致子宫内膜血管供应增多[3-4],因此,当患者体内雌激素下降时,子宫可出现内膜出血,即功能性子宫出血[5-6]。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以往临床多采用孕激素、中药、雄激素等方法,但服用程序复杂,患者很难掌握。安宫黄体酮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药物,且已取得一定疗效,但曾麟等[7]认为,安宫黄体酮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复发率较高,且有一定药物不良反应。米非司酮是目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丘脑-垂体系统,导致促性腺激素(FSH及LH)分泌减少,最终作用于卵巢抑制卵泡发育,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变化,表现为闭经[8-10]。治疗后测定性激素FSH、LH、E2和P水平明显下降。米非司酮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面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广大医师及患者的一致认可[11-13]。对于米非司酮的应用剂量,多数学者认为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14-15]。为进一步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笔者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了12.5 mg/d米非司酮与安宫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优于安宫黄体酮治疗,有关报道指出,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可有胃肠道反应[1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仅出现轻微恶心、食欲欠佳1例,占3.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例(19.23%)(P<0.01),表明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且服用简单,可作为目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较佳治疗方案,适合临床应用。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22.

[2]肖瑞丽.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120例更年期功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91-592.

[3]万秀琳.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48例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6):729-730.

[4]朱四军.RU-486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的功能影响[J].生殖与避孕,1995,15(4):245.

[5]潘隆玉,李云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14):381.

[6]贾人秋.两种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2):2559-2560.

[7]曾麟,杨昱.米非司酮与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1):60-61.

[8]王建华.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1例疗效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14(12):182.

[9]曲凤丽.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2,20(4):65-66.

[10]王瑞萍.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68-69.

[11]肖瑞丽.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120例更年期功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91-592.

[12]邵淳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7):174-175.

[13]邸欣,赵春霞,夏丽欣.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5):564-565.

[14]王瑞萍.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68-69.

[15]张鲁霞,申国琴.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6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6,35(2):159-160.

[16]刘烨秋.米非司酮治疗女性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21-122.

猜你喜欢
安宫黄体酮子宫出血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安宫牛黄丸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安宫牛黄丸能救命
安宫牛黄丸治脑卒中
可以救命的药——神奇的安宫牛黄丸到底好在哪里?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