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心理诱导对儿童窝沟封闭效果的观察

2013-12-04 12:24马静娴阙荣萍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21期
关键词:牙科诱导儿童

马静娴 阙荣萍②

龋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WHO将其列为世界范围内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1983年和1985年我国城乡儿童乳牙患龋率情况及青少年龋均比较发现,12和18岁年龄的患龋水平有显著上升,城乡青少年龋均上升幅度20%~40%[1-2]。到目前为止,口腔卫生技术的普及、多种窝沟封闭材料的应用[3]、营养卫生指导等成为有效预防龋病的主要方法。然而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儿童患者时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恐惧和负面行为,其主要原因为对疼痛的预感、与家长老师分开、失去控制、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等[4]。如果一味命令、恐吓、威逼、乃至强制下的操作,不但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遗留下心理阴影。为此,在医学理疗过程中,心理学良好介入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7]。本研究主要探讨心理诱导对儿童窝沟封闭畏惧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泗泾医院、洞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方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的设备,随机抽取泗泾小学、洞泾小学、新桥小学、三新学校一年级6~7岁学生进行窝沟封闭。在众多病例中选取某一个学校的28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40名,女生140名,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每组140名。其中诱导组男生63名,女生77名;对照组男生77名,女生63名。两组同学均无其他全身疾病或行为问题。

1.2 方法

1.2.1 诱导组 在窝沟封闭过程中要进行心理学干预,这种心理诱导主要指窝沟封闭前、窝沟封闭过程中和窝沟封闭过程以后的心理学干预。治疗前的心理学干预是指由防疫保健相关医务人员对将要进行窝沟封闭的学生进行口腔生理卫生宣教,在宣教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让学生观看有关口腔解剖学知识,发生龋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窝沟封闭的过程;第二,采用放大模型,让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口腔解剖学、特别是牙齿的结构,对放大的牙齿模型指出发生龋齿的部位,为了防治龋齿发生要进行窝沟封闭的位置和操作方法,这样的让同学们减轻对窝沟封闭的恐惧感。然后再由牙防组相关人员陪护进入诊疗室。

在治疗过程中,当学生进入操作诊疗室以后,医生主动与同学打招呼,并耐心听取同学及家长的叙述;将治疗器械演示给待诊疗的同学,可以踩下脚踏让同学听机器运转声音、打开气水枪让同学用手体会;告知停止信号,当有不适的时候请举手;同时要及时鼓励与表扬。另一个最重要的手段是,对于6~7岁的同学,大部分对动画片比较情有独钟,在操作间播放一些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音乐。针对喜欢打电子游戏的同学播放一些电子游戏中的音乐。在诊疗的环境中选择柔和的光线,免得同学们紧张而造成心理负担。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适当休息,除操作过程中适时提醒儿童“张大点口、放松、舌头别动”之类的以外,做完一侧后关闭吸唾器,让儿童坐起来漱口,以缓解长时间的张口疲劳,并借机对他们说:“刚才配合的很好,再放松点,很快就好了,对配合好的同学老师会有奖励的哦。”等等。

治疗之后可以选取个别胆小懦弱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当诊疗之后,让该同学讲述诊疗过程中的感受,以便减轻待诊疗的同学恐惧感。

1.2.2 对照组 采用普通常规操作,在窝沟封闭前、窝沟封闭过程中和窝沟封闭过程以后均不采用心里诱导干预,仅操作过程中针对儿童口腔小,舌易活动,唾液分泌较多,忍耐性差等特点,尽量争取在短时间内操作完成。

1.3 设备仪器及材料 牙科治疗机、探针、口镜;镊子,登士柏QHL75光固化仪;材料: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Concise化学固化封闭剂。

1.4 评定标准 选用Veerkamp牙科畏惧症评价标准,以一个医生上午4 h的操作病例数为依据共分为6级。0级,完全配合,无畏惧,上午的治疗人数为6人次;1级,较为配合,治疗人数为5人次;2级,配合,治疗人数为4人次;3级,一般配合,治疗人数为3人次;4级,基本不配合,治疗人数为2人次;5级,完全不配合,治疗人数为1人次或完全不能操作。1~5级为有畏惧[8]。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统计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窝沟封闭畏惧症发生情况 诱导组儿童在诊疗时的畏惧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52,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儿童窝沟封闭畏惧症发生情况 例(%)

2.2 两组发生牙科畏惧症的儿童畏惧程度比较 诱导组0级77例(55.0%),1级21例(15.0%),2级22例(15.7%),3级17例(12.1%),4级2例(1.4%),5级1例(0.7%);对照组0级7例(5.0%),1级13例(9.2%),2级25例(17.9%),3级23例(16.4%),4级7例(5.0%),5级65例(46.4%)。

3 讨论

根据美国儿童牙科学会2008年给出的定义,注意力转移法是指将患者注意力从可能感受到的不舒适操作中转移出来[9]。目的是减少对不愉快事物的感知和避免拒绝及逃避性行为,该技术可用于任何患者,是临床针对短时间治疗性疼痛最常用的行为疗法之一[10],但疗效也受到患者年龄及个性爱好的影响[11]。目前临床上常用于儿童注意力转移法主要包括视觉、听觉法,如看动画片、听故事、听音乐等,而视听联合转移法则较单纯听觉法效果好[12]。对于诊疗中短时间疼痛性刺激,这些转移法可增加患者舒适性和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恐惧,但并不能有效缓解疼痛且这些转移法都不能有效隔绝外界刺激,患者对于外界光线、治疗场景及噪音等仍然可以清晰感知。在诊疗过程中外部辅助的材料不能过于激烈或者引起同学的过度兴奋,以免同学出现无意识的乱动或大笑而干预治疗。另外长时间张口会使年龄较小的同学感觉到疲劳,为此还需要在口中放置辅助开口装置等[13]。

本研究只是针对年幼同学恐惧心理克服工作的一部分,在临床应用中还有很多因素没有考虑到,但是就所做的研究内容表明,心理诱导是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行为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觉、行为、情绪等,减轻或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紧张因素、消极情绪等。心理诱导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医护人员要了解儿童心理行为特点,恰当的采用心理诱导的方式,对减少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是有效的,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1]樊明文.牙体牙髓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10.

[2]王占杰,张少云.突泉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128-129.

[3]万继龙,杨艳.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六龄齿治疗及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5(18):121.

[4]Visintainer M A, Wolfer J A.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for surgery pediatric patients:the effects on children’s stree responses and adjustment[J].Pediatrics,1975,56(2):187-202.

[5]陈永宏,金绩伟,杨洪生,等.颌面部小手术术前用药对患者的心理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0,8(34):41-42.

[6]张凤琴,郑艳秋,张丽芳,等.心理诱导在儿童牙科畏惧症防治中作用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16-17.

[7]张春华.儿童先天性无牙颌患者的修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10(5):101-102

[8]Veerkamp S J,Ireue H A.Dental treatment of fearful children using nitrous oxide part 4 anxiety after two years[J].ASDC J Dent Child,1993,60(4):372.

[9]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ry Clinical Affairs Committee-Behavior,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 tistry Council on Clinical Affairs.Guideline on behavior guidance for the pediatric dental patient[J].Pediatr Dent,2009,30(7 Suppl):125-133.

[10]Cohen L L,Blount R L,Panopoulos G.Nurse coaching and cartoon distraction: an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intervention to reduce child,parent,and nurse distress during immunizations[J].J Pediatr Psychol,1997,22(3):355-370.

[11]Rusv L M,Weisman S J.Complementary therapies for acute pediatric pain management[J].Pediatr Clin North Am,2000,47(3):589-599.

[12]Prabhakar A R,Marwah N,Raju O S.A comparison between audio and audiovisual distraction techniques in managing anxious pediatric dental patients[J].J Indian Soc Pedod Prev Dent,2007,25(4):177-182.

[13]郑文菊,靖立新.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龋病预防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8):25.

猜你喜欢
牙科诱导儿童
牙科手术
三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口腔健康宣教对洁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的影响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牙科界茅台来了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